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丁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07 07:25:15

【摘要】 目的 对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丁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方法 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给予阿德福韦治疗,B组17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迅速恢复,大多数患者的病毒指标也得到有效控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都是较为理想的备选药物,而恩替卡韦对变异株和野生株同样有效,阿德福韦则在费用方面具有优势。 【关键词】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拉米夫丁耐药; 慢性乙型肝炎 在拉米夫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YMDD变异发生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常导致耐药的发生和病情的反复。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对YMDD变异株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发生拉米夫丁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本文分别对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39例,男28例,女11例,平均年龄(35.82±6.46)岁。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39例患者均服用拉米夫丁>12个月,入选时仍在服用,均检测出YMDD变异阳性。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其中HBeAg阳性14例,给予阿德福韦治疗;B组17例,其中HBeAg阳性11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 1.2 方法 A组服用阿德福韦10 mg/d,B组服用恩替卡韦1 mg/d,疗程均观察至1年。治疗期间每1~3个月采集血清检测HBV-M、HBV DNA定量、肝功能,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对肾功能、血常规、AFP、腹部B超也做定期检查。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TBil明显下降,肝功能迅速恢复,见表1。 2.2 大多数患者的病毒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控制,见表2。 表1 两组肝功能治疗前后变化情况(x±s)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 2.3 在整个治疗观察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异常表现,也未发现用药后相关的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拉米夫丁、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同属核苷类药物,常用于抗HBV的治疗,但它们的临床应用并不完全相同[1,2]。拉米夫丁对HBV野生株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但长期应用容易导致病毒变异,其耐药发生率逐年增高,少数患者还可出现病情恶化[3,4]。而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对HBV变异株则更为敏感,并且起效快,能迅速控制病情,因此临床上常选择它们用于拉米夫丁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虽然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作用相似,但它们的抗病毒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在病毒核酸上的作用位点也不一样[5],因此是否会影响疗效,各自又有什么特点,这是本文所关注的。 通过对A、B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和分析,发现它们在肝功能的恢复上疗效明显,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毒学指标方面,A、B两组在分别治疗12个月时,HBeAg阴转率达到35.7%和36.4%,HBV DNA阴转率则分别为68.2%和70.6%,疗效满意,而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服用阿德福韦的A组患者中,有2例在HBV DNA分别阴转3个月、5个月后,出现HBV DNA复转阳性,加用拉米夫丁联合治疗后,2例患者的HBV DNA再次阴转,病情得到控制。说明阿德福韦虽然对变异株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野生株的抑制作用可能不如拉米夫丁。所以当变异株受到抑制,野生株重新占优势时,会出现HBV DNA复转阳性和病情反复[6]。而服用恩替卡韦的B组患者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恩替卡韦不仅对变异株有效,对野生株也同样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恩替卡韦在这方面要优于阿德福韦。但是使用恩替卡韦的费用要明显高于阿德福韦,使恩替卡韦的临床推广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选择使用阿德福韦,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和拉米夫丁联合应用,这样可以使变异株和野生株同时处于较长时间的抑制状态,有利于避免出现此消彼长的病毒“跷跷板”现象。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在治疗拉米夫丁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都是较为理想的备选药物。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建议选用恩替卡韦。经济条件一般者,建议选用阿德福韦,或者阿德福韦和拉米夫丁联合应用[7]。 参 考 文 献 [1] 姚光弼,任红,王宝恩,等.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丁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肝脏,2005,1:2. [2] 高海兵,潘成,林明华,等.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应答的预测因素分析.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6:330. [3] 曾明德,茅益民,姚光弼,等.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387. [4] 陈子新.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丁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09,25:96. [5] 侯金林.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选择.肝脏,2005,2:164. [6] 杨向东,杨冬爱.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丁失效慢性乙型肝炎的42例.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3:39. [7] 张红旭,许红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07-108. (收稿日期:2011-05-23) (本文编辑:车艳)

上一篇:预测潜在的重磅炸弹药物 下一篇:二甲双胍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