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滑雪场经营现状与发展建议

时间:2022-08-06 09:13:30

黑龙江省滑雪场经营现状与发展建议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滑雪场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黑龙江省滑雪场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从而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为我省滑雪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黑龙江 滑雪场 滑雪旅游

中图分类号:G818

Abstract: Based on the ski resor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means of data analysis, interviews, field survey, carried out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the ski resor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itu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ski tourism industry.

Keywords: Heilongjiang ski tourism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项目编号:12522166)

黑龙江省是中国滑雪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与欧洲的法国、瑞士等几个拥有世界级滑雪胜地称号的国家基本处于同一纬度,属北半球中纬地带,四季分明。[1]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海拔1000米左右,且坡度坡向和雪量雪质适于大型滑雪场的选址100多处。目前,黑龙江已建成了以亚布力、龙珠二龙山、吉华长寿山、哈体院帽儿山、华天乌吉密、日月峡为代表的高、中、初级滑雪场102家,其总数占全国雪场的60%以上。

1.黑龙江滑雪场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滑雪场主要分布于全省的13个地(市)级省森工总局所辖区域内,全省已形成环哈尔滨黄金滑雪旅游集合区、哈尔滨―牡丹江黄金滑雪带、哈尔滨―伊春小兴安岭黄金滑雪带、哈尔滨―黑河黄金滑雪带、哈尔滨―佳木斯黄金滑雪带、哈尔滨―大兴安岭黄金滑雪带的滑雪旅游黄金发展格局,开发了高山滑雪、旅游滑雪、越野滑雪三大系列产品。其中S级滑雪场30家,雪道总数191条,雪道总长度183.5千米,雪板4.5万余副,吊箱、吊椅、拖牵等各类索道170余条。从实地考察看,我省只有亚布力滑雪场,龙珠二龙山滑雪场、吉华长寿山滑雪场、哈尔滨体育学院帽儿山滑雪场等十几家雪场有等级公路直达,其余大多数雪场交通条件较差,以乡村砂石、泥土路居多。行车较为不方便。从滑雪场高级管理人员现状来看,都不是专业出身,学历水平较低,近60%是专科以下学历[2]。各滑雪场教练严重匮乏,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尤其在滑雪旅游旺季,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持证上岗的教练比例不足10%,有的雪场甚至没有持证上岗的滑雪教练。从雪场所有制形式看,国家投资、以国有事业或企业形式经营的雪场占20%左右,以股份制投资经营的占30%左右,个体私营投资或承包经营的占50%左右。

2.制约雪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2.1缺少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目前我省拥有各种档次的雪场集中于雪质和环境条件较好的林区和山地,这些雪场除了亚布力滑雪场外,其余都是90年代后集中开发的,一些商家和企业受利益的驱动盲目投资,集中兴建,缺少科学的规划和必要的论证,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环境的浪费,也直接导致雪场之间的无序和恶性竞争,很多中小型雪场缺乏经营特色,基础设施不完备,安全设施不到位,仅凭低价促销打价格战赢得客户,严重扰乱了滑雪市场的经营秩序,损害了整个产业的整体形象,束缚了正规雪场的提档升级。

2001年黑龙江省出台了《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30家雪场达到S级以上标准,但更多未达到质量等级要求的设施简陋的小雪场仍在坚持经营,并利用非正规手段抢拉顾客,抢占市场份额,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

2.2管理体制落后,缺少专门从业人员。

目前,黑龙江滑雪场的整体服务质量较低,属于粗犷、初级阶段,服务的配套性、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一个合格的雪场高级管理人员应该懂得经济管理同时熟悉滑雪运动知识。据调查,在我省的各级滑雪场管理人员中,符合上述条件的几乎没有,这势必给滑雪场带来经营不善和管理低下的问题。调查中还发现,很多雪场甚至雇佣农民工作为服务人员,这种临时的、不正规的、未经训练的服务队伍很难提供出优质服务。很多雪场的从业人员外语水平相当低,不具备接待国外滑雪爱好者的能力。

2.3设施不完善,项目单一,针对性不强

各大雪场主要经营滑雪项目,也有少量的戏雪产品,但数量和种类还远远不够,其他季节旅游项目几乎没有,导致非雪季资源闲置,造成大量浪费。雪场周边缺少可供娱乐、休闲、购物、度假的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而这些设施是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和提高再访率的重要元素,也是形成滑雪度假胜地的重要因素。另外,没有针对不同档次、级别、爱好的滑雪消费群体进行细致的市场分析,产品未能分开别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3.对策与建议

3.1.加强政府的管理、支持、导向功能是做好滑雪产业的基础

我省的滑雪旅游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能否形成滑雪度假胜地,带动一方经济尚需要政府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议由各级政府主持相应层次的滑雪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综合统筹,合理开发,引导投资。严格雪场兴建的市场准入,严格各级雪场的评定标准,从根本上杜绝盲目兴建和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对现有雪场进行调研论证,按照每个雪场的经营现状和特点进行适时引导,扶持帮建,对一些基础设施严重落后、配套设施严重不全的小型雪场,关键时刻可以考虑关停并转。

由政府主导当地滑雪产业的宣传和营销。促销途径要多样化,尤其要注重互联网的使用,很多滑雪爱好者都会使用互联网为自己挑选适合的滑雪目的地并了解雪场的详细信息。不定期地组织当地滑雪企业和有关滑雪机构到省内外甚至国外召开滑雪产业推介会。

3.2加强专业滑雪产业人才的培育是滑雪产业发展的关键

当今时代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我省能否成为滑雪旅游胜地关键还在于有没有一批精通滑雪产业的专业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时下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滑雪企业要坚持把培训工作摆在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内容和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在体育院校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训专门的经营管理人员、滑雪指导员以及与滑雪制造业、滑雪设施、设备、器材使用与维护等相关的专业人才,可将MBA课程和体育学课程结合起来,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合,加快市场衔接。还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到滑雪业发达的国家考察学习,吸取国外的开发、管理、运营理念和经验,借鉴世界滑雪产业通用标准和机制,以此来提升我省滑雪产业人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3.3注重市场细分,建特色滑雪场和开发特色产品是有效途径

市场细分又叫做市场分割,指经营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地理因素、行为因素、人口统计因素、心理因素等标准,依据消费需求的“异质性”,选用特定的“细分变数”,把某种商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有需求相似的消费者群体组成的子市场,从而结合自身条件确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过程,即用“个性化商品”去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进而发掘和开发具有巨大市场潜力而受到忽视的目标群体。目前我省滑雪场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在节假日里雪场人满为患,其他时间游客稀少,这造成了雪场资源的浪费,也给经营带来一定负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老人和儿童的消费群体开发不足。我省滑雪消费群体年龄分布上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状态,主要集中在20岁至50岁之间。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培育开发老年和儿童消费群体上是势在必行的。雪场建设方面要秉承“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理念,增加独特性。例如定期为儿童开办免费的滑雪培训课,开设冬令营,在景区增加儿童戏雪产品项目和数量等。针对老年人,则适宜开发集赏雪、健身为一体的旅游套装产品,并规划适合老人和儿童使用的安全平缓的雪道,提供专业的教练进行科学指导。

近两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省滑雪旅游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重要内容,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但是从长远来看,黑龙江省的滑雪旅游资源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更丰富的赏雪项目、更广阔的旅游项目、更具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的滑雪旅游产品与服务还需进一步开发。[3]如何建立顺应潮流的可持续发展的滑雪旅游产业,永久确立黑龙江滑雪旅游业的优势地位,这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仅仅需要旅游企业的积极宣传与配合,还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黑龙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3):7-9.

[2]阚军常。黑龙江省滑雪场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培养[J].冰雪运动,2009(1):88

[3]郑来发,唐宝盛。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J]。冰雪运动,2010(3):84

[4]张凌云,杨晶晶.滑雪旅游开发与经营[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下一篇: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建筑CAD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