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生物课堂刍议

时间:2022-08-06 03:41:56

有趣的生物课堂刍议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多方面着手,在努力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同时,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去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把过去单纯教学的课堂作为一个培养能力的实践场所,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有趣的新型生物课堂。

生物课堂高效自主创新有趣在生物知识愈加显得重要的今天,中学生物教学常常因为学生认为生物是副科在高考中占的分值不高而把它放到次要的位置,又由于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所以在努力提高生物学科地位的同时,作为生物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进行快乐的生物教学,激励学生乐而愿学、乐而好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达到好的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所以如何进行快乐的教学成为我们生物教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我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同时,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去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把过去单纯教学的课堂作为一个培养能力的实践场所,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有趣的新型生物课堂。

一、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听说过“多利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人能患禽流感吗?“原鸡的祖先是什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些问题书本上找不到答案,但是大多数同学心中从小都有这样的疑问,这样就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是刚从初中毕业,他们的知识储备水平有限,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应该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课上用简单的图例和动画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比如,我会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提升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而到了高二高三,我们就要以拓展学生知识为主要目标,可以在讲解完课本内容之后,额外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比如,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可以与化学的物质结构相结合,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与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或者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给他们看类似《探索时代》等科学性的短片,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和兴趣的提高。

三、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形象性和直观性是教学中的基本原则,而生物实验则是生物学的基础,标本是生物的重要手段。形象鲜明的实验以及多姿多彩的标本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生物教育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展示生物的丰富多彩,生物体结构的完美性,同时在不违背科学的前提下,教师可对课本实验作一些改进,增加一些趣味性或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这样一来寓知于奇,以奇激趣,以趣促学。如高中生物讲酶的作用特点时,可补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分解作用实验。让学生在一试管内唾入自己的唾液,稀释后分成四份备用:其中两份加入淀粉溶液振荡,分别放在40℃水浴和0℃水浴各五分钟;另两份再加水进一步稀释后跟上两份相同处理,以后分别滴加碘水:可见在温水浴加热的颜色不变,稀释后的唾液同样颜色不变,而在冷水中的则变成蓝色,实验现象鲜明教师抓住机会解释原因,学生知根知底,喜上眉梢。如果在本实验中增加淀粉和唾液一组则还可以说明酶的专一性。

四、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形象、直观的手段的运用需要老师对上课有充分的准备,但往往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老师不大可能每节课都采用这些手段,这时候教师的语言特征也就成了学生是否接受知识的一种重要因素。

“幽默是教育家最重要也是第一位助手”,有些教师上课时经常出现学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场面这得益于老师语言的风趣与幽默,这种以诙谐幽默为特征的趣味性便是谐趣,寓谐趣于纠错和记忆教育之中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教师都看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再如自然选择中,环境对生物选择作用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常出现农药会引起昆虫产生抗药性变异等错误。如果老师提出问题:如果人误服了农药怎么办?是上医院还是等自己产生抗药性变异?学生一愣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产生变异在先,自然选择在后。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再由环境来决定这种变异个体能否生存。这样学生就对自然选择有了较深刻的印象。

五、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们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尤其是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他们独立从事一些操作性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采集标本、制作模型等。随着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由于课堂内教师要面对全体,对有些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关注得太少,而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我组织学生制作叶脉书签,把校园中的花草树木进行分类并制作标牌,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培养生物学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善做有心人,善于挖掘教材和教法中的趣味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其积极性,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其感受能力与感受欲望,让学生在情感与意境的最佳组合中,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情感与审美体验,创造我们快乐有趣的生物课堂。

上一篇: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新进展及影响 下一篇:熊锡山:我与肾脏病学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