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承农合破题贫困带

时间:2022-08-06 03:17:23

京承农合破题贫困带

京承农业合作已经成为破解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日前,2007京承农业战略合作研讨暨“承德农业”品牌新闻会结束,由顺鑫农业鹏程食品分公司、千禧鹤食品有限公司等北京农业龙头企业和承德的企业签署了共17个农业项目、30多亿元大单,同时京承双方还签署了《北京市农业企业到承德发展相关政策合作备忘录》。

形成模式

京承农业合作模式是在处理复杂关系的全国区域合作中探索出来的,它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结合点,即通过核心城市实施差异化发展,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市场合作、要素流动和产业融合,发挥欠发达地区的资源、成本等优势,转变欠发达地区生产方式,缩小两地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已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农民深度参与”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京承农业合作与发展课题研究组组长马同斌向记者介绍说,“京承双方合作的战略定位是把承德建设成服务北京的‘五大基地’,即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产业转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目前,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北京已在承德建立62个农副产品基地,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占承德农业耕地总面积的1/5。承德已经成为北京老百姓的“大菜园”。当前,双方合作内容除农产品加工外,已涉及科技、信息、生态、水资源保护等多个领域。

从输血到造血

与“长三角”、“珠三角”明显不同,与京津接壤的河北省6个设区、市的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其未来将是决定整个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成败的关键。“这是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历史上最大的难题。承德和张家口问题类似,生态环境同属一个类型,承德问题若解决,环京津贫困带剩下的1/2问题就容易解决了。”马同斌说, 而北京最为关注的生态保护和水源来源有赖于这两个地区。京承农业合作增强了承德保护京承两地生态环境的动力,初步实现了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北京密云水库上游潮河流域坡面天然草地植被率由2000年的不足45%提高到2006年70%以上,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8%,年均递增1个百分点,长期年均向密云水库提供水量4.75亿立方米,使密云水库入库水体长期保持二类水质。

据介绍,京承双方各类合作项目达80多个,总投资额达到74亿元,相当于承德全市2003年的固定投资总额的62%和2004年前农业固定投资近30年的总和,使承德农业产生了质的飞跃。2004年以来,已竣工投入生产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26亿元,带动农户17万户以上,户均增收1000元。从2007年起,续建和新开工的总计48亿元的项目相继投产后,保守估计能带动农户40万户以上,占承德农业总人口的17.5%,接近1/5。

当前,京承农业合作的一些产业化项目已经开始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如承德三元集团、北京天惠药业等。

奥运新舞台

单纯的设想把张承地区作为生态经济示范区,由国家养起来,实践证明这是不现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市场合作的方式为环京津贫困带农业注入新要素、新技术,改变传统生产组织方式,适应市场的变化,是解决贫困带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破解贫困带问题的最有效的切入点。”马同斌说,京承农业合作证明贫困带也是具有后发优势的待发达地带。京承农业合作克服了长期难以见实效的输血式扶贫的弊端,是一种从根本上、大面积扶贫的好方法。开展农业战略型合作是解决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的突破口。京承合作模式一经启动,便具有长效的机制,会越来越有生命力。

“长三角”和“珠三角”凭区域合作而成功崛起,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也正在成为中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加强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绿色奥运”的筹办,为京承农业合作搭建了新的舞台。

据专家测算,奥运会的举办所形成的投资市场和新增社会消费总额分别在1500亿元左右,它至少可以拉动北京GDP增长2―3个百分点,会对周边地区形成强辐射。奥运市场的拉动,奥运会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对生态环境的治理,都为京承农业合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上一篇:视窗 第30期 下一篇:4500万股权转让遭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