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心飞翔

时间:2022-08-06 03:14:06

让学生的心飞翔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索溪峪的“野”》是一篇阅读课文,语言优美,表达特点鲜明,很适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得。

一、激情导入,吸引学生的心

开课伊始,我这样设计了导入语:我们随着作家陈淼观赏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跟着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走进过美丽的大兴安岭;也游览过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迷人的张家界。今天,我们又要跟着作家曹敬庄先生去欣赏张家界的另一个主要景点——索溪峪。想去吗?

评:用已学过的写景的文章勾起学生对美景的一种渴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当同学们听到这富有激情的导语,想走进文本的心已经按捺不住了。

二、巧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

老师今天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导游了。装扮成导游的模样,戴上一顶旅游帽,一手挥动着小旗,一手握着喇叭。

播放课件,老师解说:

索溪峪因索溪而得名。这里以奇峰秀水、钟乳洞和深壑著名。主要景点有黄龙洞、宝峰湖、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百丈峡、索溪、一线天等。

看,这就是索溪峪的十里画廊,长达6公里多。这条峡谷奇峰叠耸,怪石林立,路上风景相连,宛如一幅秀美的画卷。

这就是一线天,真是让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心惊!

……

评:小学生经验不足,课件的展示,让抽象的文本变成了鲜活的画面,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油然而生的必然是情感的共鸣。

三、合作学习,放开孩子的心

索溪峪的景美,作家的语言更美。现在我们来分组学习。

阅读导航:

1.在课文写的山、水、物、游人这四个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个,你想选择哪个内容来进行研究?

2.选好内容后研究:课文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你想选择哪种方式来展示你的学习收获?(特别提示:朗读你觉得美的句子;抓住文中的语句、词语来谈谈你感悟到的野性的美;谈一谈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

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研究学习、感悟,真正地放开了孩子的手脚,孩子们学得愉快,充分地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体。

四、精彩朗读,灵动孩子的心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完毕,进入交流阶段。同学们愉快地和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收获。老师适时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索溪峪的美。

以交流“山野”这一段落为例:

1.学生先自由交流自己的感悟与发现。(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山野这一特点的?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发现了哪些表达方法?)

2.赏析句子。

学生交流时,老师相机出示句子进行品读。

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心惊胆战。

3.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

请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

学生读,师生配合读,教师引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评:朗读是阅读的一种方式,是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要想读得好,只有让学生静心会文,将情感融入其中,才能读得有滋有味。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到索溪峪山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的美。

教学反思:

1.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去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读出自己的感受,读懂自己的理解,读出文本的韵味。每一遍读都要有要求,要读出层次,读出提高。

2.语文学习要有大语文观。要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中的语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学会语文。

3.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只要教师给他们空间,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一定能做好。

(作者单位 湖北省松滋市八宝小学)

上一篇: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论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导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