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6-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时间:2022-08-06 02:31:05

【前言】基于2006-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因此,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不仅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理论指导,也可以为旅游业的研究增添新的研究方向,促进旅游业相关研究的进步。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定...

基于2006-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摘 要:该文对国内旅游产业集群2006-201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首先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进行探讨,接着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识别(类型、识别方法)和形成因素来进行讨论,最后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特征;类型;综述

一、前言

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是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的一种研究。1998年Porter第一次将产业集群理论应用在旅游业上,随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内较早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的是2000年秦立公对桂林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当时他提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概念 ,而国内学术界公认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的第一篇文章是尹贻梅等2004年发表的《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文章首次从区域集群的角度给旅游集群以定义。2005年,王兆峰教授以“旅游产业集群实现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为内容,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并成功获得立项,这是国家级基金首次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研究资助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集群也慢慢渗入到其他行业。在我国的环渤海旅游圈,在珠三角、长三角旅游圈,在大武陵源区,在中部古都区域和古丝绸之路旅游带,在广西和云贵高原旅游区,都很容易找到这种旅游企业聚集,此外这些旅游企业簇群或者说旅游产业集群的现象出现,产生了很大的聚集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关于打造旅游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政府决策经常见于报端,例如,福建省“十一五”将打造四大旅游产业集群;河北省建设环京津“旅游休闲产业集群”;贵州省将打造五大旅游产业集群;宝鸡市扶风打造百亿产值旅游产业集群等。此外,河南省、山西省、呼伦贝尔市等也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旅游产业集群。

因此,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不仅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理论指导,也可以为旅游业的研究增添新的研究方向,促进旅游业相关研究的进步。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应注重旅游产业集群的两个基本特征,即地理接近性和产业内部的连接度。

张建春旅游产业集群可定义为:由旅游吸引物、相关要素和市场通过网络、产品链或战略规划连接起来的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麻学峰等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他不仅抓组了产业集群的特征也从旅游业的特征进行定义。

毛剑梅把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以一个特定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他从旅游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概念的比较上进行定义。

冯卫红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形成的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较长旅游产业链条,并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旅游产业集聚体。集聚体内企业合作性竞争明显,并形成了有利于提高整体竞争力的企业共享行为规范和目标。

大部分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中的创新性没有给与关注,只有鲁明勇、夏正超和冯卫红提到了;另外很多学者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目的和作用来给出定义,如余晓龙、毛剑敏、常叔杰、边柳、夏正超、冯卫红、甘益凤、古屹和赵文熠。有一部分学者从旅游企业角度来考虑定义,如毛剑敏、常叔杰、边柳、李娜、甘益凤和古屹;也有一小部分学者强调集群内各成员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如毛剑敏、李娜、甘益凤和赵文熠。

综上可知,目前学术界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基本是从产业集群的概念过渡来的,但是对旅游产业的内容还没有更明确的界定。基本认同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相关企业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今后我们将强调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关系和创新性。

三、研究现状

国内最近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有:杨正华对湘西州、郁广健对陕西、杨诗琪等分对辽宁省、张金霞对武汉城市圈戴春芳等对张家界、赵文熠对洛阳、邱剑对首义文化园、崔文凤对江苏省、王兆峰对湘鄂渝黔边区域、甘益凤对桂林 、孙金龙等对上海 、边柳对河南省、刘艳等对甘肃省、方世敏等对长株潭、耿巍娜等对河北省、高雪娇对长白山、宁奉菊等对泰安市、秦晋对新疆,他们基本上是先认为当地的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然后有的进行定量计算来识别,有的进行定性分析,最后给出发展当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其中,方世敏等以长株潭为例,探讨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因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量化各因子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关联度,从而为旅游产业集群指明方向。

温兴琦认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是发展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作用都不可或缺,各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之是互补的关系,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的发挥在成本约束线下主要取决于市场运行成本和政府作用成本的比较。

饶品样在吸收基于资源观及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与其来源之间的互动和转换关系的讨论,提出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的划分维度、动态演化过程、动态演化的动力及运行机制等问题,展开对旅游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机制的研究。

赵书虹从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入手,接着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分为萌芽期、形成和规模扩张期、成熟期以及创新期,之后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演化趋势,最后分析了旅游产业群集的发展规律。

以上都是近几年研究成果的初步介绍,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以案例研究为主,结合实际情况来阐述对旅游产业集群的见解。接下来是从几个具体的方面来进行综述。

四、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

由于不同类型的旅游吸引物处于不同的区位和环境,并且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和发展动力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把旅游产业集群进行分类。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有助于辨识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发展条件和发展道路。

张建春提出旅游集群有国家旅游集群、主题旅游集群和地方旅游集群3个不同的层次。

石建中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模式,形式多种多样。就我国旅游产业现状,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应在发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从横向和纵向层次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旅游行业内部集群、产业内部集群、区域内部集群和区域间的集群。

常叔杰从实现形式上看,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可分为市场驱动型和政府推动型两种。

刘敏、冯卫红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可以分为:根据推动发展的主导因素划分为自我累积型、协会助推型和项目或战略推动型,根据集群内部企业联系和组织结构划分:意大利式旅游产业集群和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根据集群所依托环境划分为:依托城市型旅游产业集群、景区型旅游产业集群和社区型旅游产业集群。

赵文熠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为:按照按照主导因素,可以分为自我发展型旅游产业集群和政府扶持型旅游产业集群;按照集群组织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轮轴式、多核心式、龙头式旅游产业集群。

由上可知目前学者们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的研究不多也不完整,主要是从某一种比较宽的维度来进行划分的,如是否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集群是怎样形成的,还没有一个分类能让大家一致认同。由于对旅游产业的边界难以把握,使得难以深入地进行分类的研究。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

可以借鉴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来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识别。

冯卫红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可以结合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判定和识别,前者可根据对旅游地调查和访问判断其是否具备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后者可根据区位商法、旅游业产值专业化指数和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识别。

王兆峰根据“产业集聚” 和“ 产业联系” 两个识别旅游集群存在的标准,结合旅游业的特点,从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条件、旅游要素集中度和集聚效果3个方面构造区位熵指数,再根据投入产出表,用主成份分析法,确定旅游产业联系,计算产业联系密度,最后将区位熵指数和产业联系密度进行平均,得出旅游产业集群识别的核心指标-旅游产业集群度,这就解决了旅游产业集群量化识别的关键问题。

耿巍娜等通过计算区位熵、景区分布集中度、景区分别均匀程度和景区不平衡指数来分析河北省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测度。

孙金龙等首先运用贡献区位商判定验证上海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产业集聚,之后借用CAD模型计算了上海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结果显示上海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形成而且初具规模。

目前对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研究不多,国内学者基本上采用了区位商法来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和量化,今后我们应该结合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来识别旅游产业集群。

五、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有较大区别,其中旅游资源禀赋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也是集群内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毛剑梅认为集聚的规模经济与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观点进行整合为几类:第一类,主张从产业分工角度来分析,认为旅游业的专业化分工是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代表人有孙飞、孙金龙等;第二类,主张产业条件和空间条件的结合才能促使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代表人有赵文熠;第三类,认为旅游要素是主要形成因素,代表人物有张建春、常叔杰、李娜、陈梦颖等;第四类,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导致的,主要有旅游要素各大因子、市场因子、创新因子、制度因子等,这类的代表人物有叶红、夏正超等、宋涛、高洪涛、高雪娇、方世敏等。

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这也使得该研究具有多样性,目前学者们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机制主要有客源市场、资源禀赋等因素,从内外部驱动力进行研究,但是没有从旅游产品类型和组合情况等方面来分析。

六、总结

国内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的研究相比,特别是在研究深度上缺乏深入和创新,可操作性欠缺,并且典型性的案例研究也比较少,不够系统。今后国内的研究重点有旅游产业集群的经济指标测定、空间集聚的结构特征、价值链上不同产业的集群形态和结构解析,此外,对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研究和空间布局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从定性研究逐步转向定量分析,方法从单一演变为多种糅合,随着研究的逐渐系统化,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将会成为旅游产业研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苏,国内外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进展综述[J].经济师,2010(10):275-276.

[2]李娜.旅游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以陕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3]赵文熠,洛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4]高雪娇.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5]饶品样,李树民.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及其动态演化机制分析[J].旅游科学,2009,23(3):11-16.

[6]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7]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条件与识别方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3):63-67.

[8]叶红,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与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8):24-29.

作者简介:危曼华(1986-),女,江西东乡人,区域经济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上一篇: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 下一篇: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研究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