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北京矮半截的华盛顿

时间:2022-08-06 01:14:01

我属于足不出户的人,在美国住了15年,去过的地方恐怕还没有短期访美的人多。所以,每当朋友们咨询到美国来应该访问哪些城市时,我都不免尴尬。不过,只要大家有到美国旅游的计划,我总会斩钉截铁地建议说:华盛顿不可不去。

华盛顿是我去过的为数不多的美国城市之一,大概也就是圣诞节在友人家住了3天。当时冰天雪地,孩子才一岁半,很难尽兴地玩儿。不过,即使这样过往匆匆,我还是被华盛顿给迷住了。

这座城市安静得出奇,街道宽广空阔,国会山、白宫、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以及各种纪念性建筑,把整个城市变成了一座博物馆,不像其他城市那样充满铜臭气。

最近读《纽约时报》,才知道这样迷人的城市并非得来全不费工夫。华盛顿的大部分街道被绿荫掩映,而不是被高层建筑的阴影遮盖。这一点,我冬天访问时体会不到。不过,有一点是任何季节都一样的,就是你在市内大部分家庭房顶的晒台上,都能看到国会山威严的穹顶。这一切,要归结于1910年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限制华盛顿的建筑高度。

这一法案的起因主要是当时华盛顿盖了一栋高层建筑,超过消防队云梯所能及的高度,闹得大家坐立不安,赶紧立法限高。后来技术更新,云梯对这种高度的作业早就不在话下了,但限高的法案却依然没有改变。

目前,华盛顿的高建筑依然屈指可数。最高的也许是19世纪末修建的将近170米高的华盛顿纪念碑,还有1899年兴建的96米多的钟楼,1863年建成的国会山不足88米。1910年后的建筑,也有几个破例。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哥特式的中心塔楼高99米以上。另一所教堂的塔高超过百米。不过,这些建筑都属于地标式的文化性建筑,在美国这么个年轻国家,显得古气十足。

一般性的建筑,限高大致在40米以内,这也是个大概的数字。因为具体建筑的高度限制,要根据建筑所在街道的宽度按一定比例换算。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个限制是非常严格的。

最近恰值国会的限高法案通过100周年,有些开发商和学者开始重新审视限高法案,认为华盛顿应该与时俱进,修正过去的限高。比如,突破过去的限高,有利于节能型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有人还换算出:如果限高再宽几层,在未来20年内,就可以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商业税收。如今,华盛顿市的财政有1.75亿美元的大窟窿要补,市内商业不发达,经常如同空城一般。

然而,如同《纽约时报》所指出的,这些议论尚处于玄想阶段,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限高政策在当地早已深入人心。如今的华盛顿,每年接待着几百万的游客,取消限高对城市的独特性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由此,我想起住过将近33年的北京。过去十几年,每次打电话回家问安,老母亲总是一个劲儿地说:“周围又盖了好几栋高楼,变化太大了,你回来肯定不认得了!”我则满腹狐疑:为什么我会喜欢一个不认得的故乡呢?

华盛顿是比北京矮半截的城市。不过,如果你去过华盛顿,就会永难忘记那种博物馆式的气派。

(摘自《新京报》)

上一篇:假如我有两块面包 下一篇:通胀时代,拿什么撑起你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