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千年极寒”吗

时间:2022-08-13 05:59:01

2010年的冬天,英国早早地就迎来了第一场降雪,并遭遇了25年来的最低温。这个冬天,欧洲部分地区迎来了罕见的低温降雪。相比之下,中国及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还未见明显异常。

有关气候问题的推测总能吸引众多关注,一家俄罗斯媒体日前引用波兰科学家的推测称:2010年,亚欧大陆将会出现“千年极寒”的天气。尽管只是空穴来风,但此消息一出,煤炭、燃气等诸多相关的股票价格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已经一路飙升。“千年极寒”真的会出现吗?

两个“圣婴”

南美的一些渔民早在19世纪初就首先觉察到了海水温度每3年~7年便会异常升高,当地渔民用“圣婴”来形容这股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就是人们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

整个太平洋地区都处在它的作用之下,异常的洋流运动使得原本属于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沿岸变成了暖水域。洋流可以起到调节陆地温度的作用,“厄尔尼诺”现象打破了这种平衡。从理论上来说,这意味着大陆气温将会不可避免地保持增高趋势。

不过,决定气温的因素极其复杂,“厄尔尼诺”作为一种单一的现象,已经被证实不是改变温度的唯一主角。上个世纪,科学家们发现了它的孪生姐妹――“拉尼娜”。

“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也有“圣婴”之意,但它表现出了恰恰相反的个性。在这种现象的作用下,大陆会出现飓风、暴雨和严寒天气。巧合的是,它通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因此,“拉尼娜”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原本科学家们认为,“拉尼娜”现象正在逐渐消失。因为从1950年以来,“厄尔尼诺”的发生频率要远高于“拉尼娜”。就在人们认为“拉尼娜”即将被“厄尔尼诺”完全取代时,许多反常的气候灾害却又频发起来。正是据此,有了“千年极寒”的说法。

“千年极寒”没有科学依据

尽管包括英国、俄罗斯、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都预测,2010年冬天将会异常寒冷。但“千年极寒”的说法,还是遭到了科学界的一致否认。

在支持“千年极寒”的原始报道中,提出这个推论的主要依据是,在“拉尼娜”的影响下,过去两年里,负责向北大西洋输送热量的墨西哥湾流减弱到了原强度的一半,因此,濒临北大西洋的欧洲大陆获得的热量调节也将急剧减少,从而出现千年难遇的严寒天气。这个消息没有被主流媒体所采用,但还是在公众当中引起了恐慌和猜测。

“千年极寒”观点的影响逐渐扩大,引发了主流科学界的澄清。反对者的最大质疑来自“墨西哥湾流减弱一半”的数据。几十年来观测的数据确实表明墨西哥湾流在减弱,但并没有达到一半的程度,而是以非常微弱的速度缓慢降低,有些观点甚至认为这仅仅是误差导致的数据结果。而即使墨西哥湾流真的影响到了气候,也不是短短几年、几十年就可以体现出来的。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就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还没有“气候预测”的技术能力,最多只能进行中短期的“天气预报”,权威的气象机构根本不会做出这样的预测。

对于“千年极寒”在时间上的确切程度,也有人质疑,人类记录气候变化的历史仅有150年,“千年极寒”的概念究竟意味着冷到什么程度,在时间上没有可比的参照物,其中明显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除了直接的反对声外,有些机构还给出了与“千年极寒”完全相反的结论。哥伦比亚大学季节气候预报结果显示,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包括欧洲及中国)2010年冬季温度很有可能高于近年来的平均数值。

在历史上,最接近“千年极寒”说法的是发生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小冰期”,这个时期北半球的平均温度大概比20世纪低了1度左右,并持续了300年之久,是一个绝对的气候概念,并不是仅仅针对一个年份,它的成因也并非更多源于洋流的变化。看来,“千年极寒”的推论确实是被人为夸大了。但是,由于“拉尼娜”的活跃以及冷冬频现的事实,即使是反对者,也不敢否认2010年冬天的气温将会比以往更低,只是没有达到“千年”和“极寒”的程度而已。

什么在改变气候

决定天气的因素有很多,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虽然气候变化的因素也有其复杂性,但它是一个周期较长的指标,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影响气候系统的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海洋、冰川和陆地等。同时,太阳辐射、地球轨道的变化、板块运动等都会使气候产生变化。欧洲历史上的“小冰期”便曾经被归因为太阳辐射造成的结果,太阳辐射是地球热量的最终来源,它的变化将会直接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

而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主的人为因素被越来越多地列入到了影响气候的范畴,这其中还包括了特殊气体排放所造成的“臭氧层空洞”和影响大气吸收与传播太阳辐射的气溶胶。

目前,主流科学家基本上都认为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虽然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推断还没有完全的证据,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认为这个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已经达到了90%以上。

无论“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最终谁占据了上风,都属于一种正常的气候现象,并不意味着气候灾难的降临。而无论是暖冬还是冷冬,都不能改变人类干预气候变化的事实。人类对自身活动的控制已经迫在眉睫。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上一篇:“七棵椴树”的低碳生活 下一篇:假如我有两块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