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再续故宫情事

时间:2022-08-06 12:38:02

安意如:再续故宫情事

安意如觉得雪后故宫最美,清寒之中有着萧杀与岑寂。她的新书《再见故宫》的封面正是这一派景象,故宫的红墙和黄瓦上都盖满了白色的雪,更显威严和沧桑。《再见故宫》是一本跨界图文书,先有被称为“故宫摄影第一人”李少白的图片,再有安意如的文字。

李少白曾于2008年出版中英文双语画册《看不见的故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故宫迷”,在看过安意如的诗词鉴赏书后,他提出了合作的想法。安意如也很有“故宫情结”,“我生活在北京,每次走到离故宫近的地方,心里就会有莫名的触动,感觉它离我很近,又离我很遥远。我一直想为它写些什么,或者说对它进行一次完整的倾诉,这次写这本书,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关于故宫的书并不少,宫廷戏这些年的热播也让人们加深了对故宫的想象。安意如觉得自己写的是历史,没有或想象,但这本有着“唯美故事”和“诗一般的语言”的书,自然是和严肃的史书有所区别的。

最初,安意如和李少白打算把新书命名为“故宫”—安意如写的是情感,李少白拍的是颜色,但最终因为担心被误解而换成了比较中庸的《再见故宫》。

安意如花了三年时间来写这本书,从朱棣夺位、靖难之变后迁都北京,肇建紫禁城开始,以全景式的写法贯穿整个明清的历史。“我想以故宫为线索,沉下心来写一段历史,看看我们从中能获得什么启示。”她告诫那些玻璃心的少女读者,“许多穿越剧、宫廷剧都把故宫里描写得锦衣玉食,宫女太监为所欲为,其实在明朝,宫女的地位极其低微,待遇非常差,因膳食分配不均而饿死宫女的事件时有发生,但这些都被埋藏在紫禁城的繁华之中。还有什么宫女与阿哥聊天作乐,这些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是想都不要想的。穿越可以,但别一本正经地‘穿’错了,得对历史有最基本的尊重。”安意如觉得故宫的底色是悲凉的,很多人的一生都被搁置在里面,没有选择的自由,更多的是无奈的悲剧。“皇帝和妃子也是如此,明武宗正德皇帝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逃离紫禁城。”

书中并没有一个姑娘泡康熙所有儿子的狗血故事,有的是小皇子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读书的艰辛,以及不为大众所知的细节。“紫禁城,就像是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的世间变化和无常。”

当然,依然也少不了爱情故事,甚至可以说是主体内容。相比于外朝,安意如更流连于内廷,宫斗戏码数不胜数,这恐怕是来自于女人天性中对八卦的探究。

在第二品“涟漪”中,安意如就写到一个皇子和宫女相爱的故事,奇情要素俱在,不输于任何电视剧或者电影。21岁的宫女万贞儿照顾被冷落的皇子,只有2岁的朱见深。十余年朝夕相处,朱见深一朝即位,成为明宪宗,提出册立万贞儿为皇后。虽遭反对,明宪宗被迫退让,但仍立万贞儿为贵妃。本是相识于微时的忠贞爱情故事,但此后万贞儿虽独霸后宫,长宠不衰,但唯一的孩子却未满月便夭折。此后其他嫔妃要么无法怀孕,要么生下的皇子莫名死亡。多年来,明宪宗竟然不闻不问,直到有一天他照镜子时突发感慨,“老将至矣,无子”,才从太监口中得知皇城内藏着自己的一个儿子,已经6岁。

这样的故事,是历史也是传说。写了这么多爱情,安意如仍然认为故事的收梢是悲的,“历史传奇中的人,通常不会觉得自己是传奇,我相信当年生活在紫禁城的人,多半很自苦。”

上一篇:朱时茂出走春晚前后 下一篇:印度 永远看不明白的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