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时间:2022-08-06 12:12:06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摘 要:实际上,我国许多小学数学老师对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存在严重的教条化情绪,使得教学设计理论在我国没有得到较好的实现。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重点结合小学数学教与学特点,来剖析各教学设计技能的要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构成

教学设计是转化教学材料与教学过程过程的计划方案,在学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促进教学理论的更好实践,使得学科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较为有效的教学设计的知识能力、教学能力的总称。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包含了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方法以及教学设计技能的明确认识和良好应用。然而实际上,我国许多小学数学老师对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存在严重的教条化情绪,使得教学设计理论在我国没有得到较好的实现。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重点结合小学数学教与学特点,来剖析各教学设计技能的要点。

一、分析技能

分析技能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科、教材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不具有绝对的关联性,没有固定的分析路线,但各部分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性。教师的分析技能则是将无序的各种流程通过逻辑思维制定出可操作的、切实的、符合学生学习教育的课堂目标。主要包含数学课程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问题分析、教学目标分析。

(1)数学课程分析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数学学科的教育理念也顺应时生了一些变化,这些深层次的教学理念就需要数学教师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并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心理,合理的落实到教材的编排中去。因此,数学课程分析能力需要教师更加精心钻研和思考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材。

(2)学生情况分析能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以基础运算知识为主,正处于从抽象思考到具体形象思维形式转换过程。教师对于学生情况能力的分析主要体现在正确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既要考虑到一般条件下的数学教学情况,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学。

(3)教学问题、目标分析能力:教学问题及目标的分析能力主要包括了对小学数学学科内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分析以及扩展教学内容的分析。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材针对教学任务进行深入的分析,整合知识与学习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并不只是包含知识目标,根据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应该合理设定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例如小学数学中《体积单位》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确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以及情感目标(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设计技能

分析能力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认知能力,而设计技能则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能力。设计能力需要建立在分析能力之上,根据对数学学科的正确认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进行设计。而最终的设计目的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设计及能力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1)教学过程设计:数学学科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数学知识存在严谨的结构体系,数学学习则需要循序渐进的遵守螺旋上升学习规则,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务必要有较为明确的整体优化意识。一方面,应该有整体的前期规划,同时也需要针对每个单元每个课时有针对性的设计。另一方面,课堂设计需要富有创造性和互动性,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

(2)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设计主要是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顺序的能力。教师需要谙熟各种适合小学学情的教学方法,并且在了解各种教学策略的目标指向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组合教学方案。

如上述《体积单位》的教学策略设计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分别设置了新课导入(多媒体教学)、新课教学(教具教学)、课堂练习(合作交流)、课堂小结(自我评价)等教学策略展开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课堂练习: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增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3)教学媒体设计: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媒体,要注重各种教学媒体的优势,如多媒体具有一定的形象画面感,教具以及学具则可以展开一定的课堂探究活动等等。教师通过选择教学的媒体精心设计好呈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

(4)教育评价方式设计:根据小学生和数学学习的特点选择教学评价方式(如自评和他评)和方法(如作业、测验、概念图、档案袋、数学日记等),以及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时机等的设计。例如以“等级+评语”这种辅以评语的批阅方式,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注重了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

三、课后调整教学研究技能

调整技能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大前提下实施课堂教学,但是针对课堂学生的反馈情况,以及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产生的设计之外的问题和需求的调整能力。尤其是针对数学课堂,小学生大多思维比较宽泛,因此很容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教师难以预料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课堂调整能力,既要能够及时的解决学生的疑问,同时也要注重到教学设计的整体进度。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课后调整能力,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疑惑,以及上堂课没有达成的课堂目标,及时合理的调整到下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并且针对教学目标没有实行进行自我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改正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不断设计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一个逐渐形成并且内化的动态过程。它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一直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高全,李学全.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7,(2):93-95.

[2] R.A.瑞泽,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和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沛忠,李卫东,晋萍.丰满教育腾飞的双翼――济南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研究”课题实验纪实之一[J].山东教育.2005(25)

[4] 梁林梅,李晓华.美国教学设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访“第二代教学设计之父”戴维・梅瑞尔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09(08)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实现初中音乐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