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注重自己的仪表美

时间:2022-08-06 11:30:41

教师,请注重自己的仪表美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教师应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双手清洁,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

教师的仪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示范作用。教师的天职是通过自身德、智、体、美、劳的素质影响教育下一代,每时每刻通过自己的情态、语言、服饰、行为精雕细刻一件件社会需要的艺术品,同时自己又是一件由上一代人塑造而成的传播美的艺术媒体。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展现自己的美,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力。

教师的仪表对教师获得威信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师生关系也有密切的联系。教师注重自身的仪表美,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是自爱、爱人、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

广义上说,教师的仪表包括三个方面:精神面貌、仪容和言行举止。

精神面貌是教师形象的灵魂,也是教师言行规范的心理基础。没有它,就算有再端庄的仪容,再斯文和谐的举止也不可能成为仪表优秀的教师。新世纪的人民教师,其精神面貌应同改革开放的进取、竞争、开拓和挑战的时代精神相合拍,给人以朝气蓬勃、振奋昂扬的形象。

仪容,指人的仪态风貌,即人的外貌和服饰方面的修饰。教师形象的美在于充内形外,既有内在美,又有外在美。对外貌的基本要求是整洁。教师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面要净,发要理,牙要洁,衣要洁,不贵华。教师服装不必要求追求质料华贵,款式时髦,有时旧而整洁,反而更是显其风度和涵养,给人以于干净利索,精明能干的印象。

一个教师的形象,不仅表现在他的容貌、衣着上,还表现在他的举止、谈吐、表情、态度上。这些仪表风度反映的是一个教师的思想情操、意志、品德、人格、学识水平等,也是教师心灵美的主要标志。为留给学生良好的仪表印象,一个教师,还应注意自己的举止风度,应使自己的举止庄重大方、谈吐文雅、富有表情、神态自然、待人亲切和蔼。

中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审美观正处于形成期,教师仪表的好坏会使他们直接产生好感和反感,从而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乃至他们上课时的效果。教师一走进课堂,自然成为学生注目的中心,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齐的衣着、端庄的外表、工整的板书等等,都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强调培养人文精神的今天,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仪表负责。在检查仪表时,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呢?

首先,教师的仪表要与教育教学的情调相适应,以便更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因素传情达意、相互辉映,使其能更好地与教学内容保持审美情趣上的协调一致。

其次,教师的仪表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慎重地把自己的仪表行为调整到符合教育者的欣赏水平上,必须在为人师表的宗旨上,服饰打扮整洁朴实、美观大方,充分地把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风貌呈现给学生;言行举止,应谨慎谦和、文明礼貌;为人热情真诚、落落大方,给学生树立一个即值得尊敬,又和蔼可亲的形象。

再次,教师的仪表还应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符,与年龄特点相符。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对服饰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着装要同职业相适应,服饰灌注精神,重在协调。如果将人与服饰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首先就应该考虑与背景协调。在不同的场合着不同的服装,早已是很多人的共识,视具体情况,即可作“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对比,也可作“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烘托,但无论怎样,所选服装的款式、色彩。都应与所处环境的整体气氛相协调。人的仪态千差万别、各具特点,很难用某种模式框定出来。只要自己多一些自信,多一些协调,便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装束,穿出个性、穿出风格,真正做到“衣如其人”。

上一篇:浅谈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下一篇: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