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开“无糖”食品的温柔陷阱

时间:2022-08-06 09:56:46

躲开“无糖”食品的温柔陷阱

揭开“无糖”的面纱

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正常人每天的能量来源分三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百质。糖实际上是碳水化合物的代名词。所以,在商品的营养成分列表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一般就代表商品的含糖量。我们日常所吃的糖,其实仅仅是一种带有甜味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单糖和双糖的统称。葡萄糖是最常见的单糖,而蔗糖则是双糖最常见的代表。

无糖 国际惯例上所说的无糖就是没有添加单糖或双糖的食品,它不能含有蔗糖,通常那些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也不能添加,例如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之类的。

无糖食品必须要有甜味,所以要加甜味剂,但添加安全性较高的糖醇和低聚糖成本较高,所以高效甜味剂特别是合成甜味剂,如安赛蜜,糖精,阿斯巴甜等就大行其道,这些东西的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一个产品原来的配方中,100克产品要加40克蔗糖,现在只需加零点几克甜味剂就够了。需要注意的是,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等甜味剂,在某些国家是被禁止使用的。

伪无糖 “聪明”的商家在外包装上标明的只是不含蔗糖,算是打了个球,很多没有添加蔗糖的食品有时候也会标注“无糖”,但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等添加剂,升高血糖的速度未必会比蔗糖慢多少,甚至有可能高于蔗糖。

专家带你“看懂”甜味剂

当然,甜味剂也不需要一棒子打死+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制作方法,合理地选择使用,仍然可以健康安全的享受甜蜜的味道。

糖醇类

糖醇类具有不升高血糖,不引起龋齿,热量低的优点,高温处理也不会引起食品的褐变。食用含有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和甘露糖醇的食品是无害的,但应控制在每天20克以下,儿童在10克以下,因为吃得过多会引起轻度腹泻。

代表食物:木糖醇口香糖,木糖醇糕点

不宜人群,易腹泻的人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也叫做蛋白糖,是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氨基酸结合并酯化的产物。它和糖一点关系也没有,但甜度是蔗糖的50~200倍。蛋白糖在体内可以作为氯基酸参加代谢,对人体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因为它甜度很高,所以使用量很小,不会像蔗糖那样引起肥胖或营养不良。由于蛋白糖常常与其它甜味剂混配后作为“无热量甜味剂”使用,所以要认真阅读包装上的成分说明。

代表食物:标注含阿斯巴甜的低糖,无糖甜味食品

不宜人群: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宝宝,2岁以内的宝宝(因为分解后属于氨基酸类物质,可能会影响到婴幼儿体内的氨基酸平衡)

甜蜜素、安赛蜜,糖精等合成甜味剂

它们是标明或宣传“低糖”,“无糖”,“低热量”,“减肥”的甜味食品和饮料当中最常见的甜味来源,既便宜又稳定。不含热量,不升高血糖,也不会引起龋齿。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们对于控制体重和糖尿病有额外好处。目前我国使用的合成甜味剂在食品中的添加数量和范围都有国家标准把关,不超标不会对人体造成可察觉的危害。但仍有部分健康专家担心儿童食用含有合成甜味剂的食物对心理,行为发育可能造成潜在不良影响。

代表食物:多数标明“低糖”,“无糖”、“低热量”、“减肥”的甜味食品和饮料

不宜人群:2岁以下的宝宝

“甜蜜”误解有多深

1 糖尿病人可随意吃无糖食品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不等于无其他单糖或双糖。而且,食品中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也可以转化为糖。因此,无糖食品并非绝对安全,如果食用不当,也会使血糖升高。还有,无糖食品往往含有甜味剂,如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等。这些甜味剂虽然不会使血糖升高,但过量服用也会对人体有害。无糖食品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可以使用,但绝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食用无糖食品。

2 “无糖”就可以减肥无糖食品的主要卖点是低热量升血糖慢。然而,只要有糊精或来自大米白面的精制淀粉,就会有热量,它们和蔗糖一样会快速升高血糖、令人发胖,对于减肥者来说,一样是大麻烦,所谓“无糖”并不意味着能减肥。更严重的是,很多人因为某种食品标记“无糖”就放纵自己吃掉这些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和饮料,“这才是无糖食品所带来的最大麻烦!”

3 木糖醇是一种保健糖木糖醇被广泛用于各种口香糖和减肥食品中。木糖醇是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它进入人体后只有部分能被利用,热量比其他碳水化合物少了40%。但喜爱甜食的朋友切不可高枕无忧,木糖醇吃多了一样会发胖,而且木糖醇不被胃酶分解,直接进入肠道,易造成渗透性腹泻。在欧美国家,含有木糖醇的食品都会在标签上注明“过量摄取可能会导致腹泻”,但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却鲜见这种标识。另外,木糖醇吃得过多会导致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 蜜饯都是纯天然

酸甜的话梅是很多人的开胃零食,很多人以为酸甜是话梅的天然味道,其实话梅肉这类蜜饯食品几乎集合了各种甜味剂。仔细看看蜜饯类食品的配料表鲜果肉,白砂糖、食盐,奶油,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香兰素,乙基麦芽酚等。其中阿斯巴甜,甜蜜素都是合成甜味剂,它们的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到几百倍,这么多的甜味物质会令人发腻,于是需要添加柠檬酸和食盐,用酸味和咸味帮助味道变得生动。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都是增香用的添加剂,而乙基麦芽酚本是面包香气中的成分。

所以,不应让孩子过多食用话梅之类的零食,因为他们解毒功能较弱,过多食用肯定会带来不良副作用。

5 只要不过量,“无糖”好过“有糖”

人体在食用了甜味剂后,要通过新陈代谢排泄出去,而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肝脏的解毒能力较弱,食用这些化学合成机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另外,孕妇和一些特殊病患,老年人最好也避开这类食品。

上一篇:让你的健康“红”到底 下一篇:保护血管=降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