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06 08:54:26

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环境的巨变推动着企业在成本管理的领域不断探索革新。提高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增加其竞争力,寻求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描述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寻求实现企业可持续成本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 成本管理 经济效益

企业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盈利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在新的商业竞争时代共同面临的难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1.企业成本概念及分类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物化劳动、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

成本的构成内容要服从管理的需要,并且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国家规定成本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原料、材料、燃料等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二是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三是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企业厉行节约,减少损失,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对于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工业企业里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也列入产品成本之中。此外,对某些应从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中进行分配的部分(如财产的保险费用等)也列入产品成本。

2.企业成本管理的内涵

企业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

二、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成本管理过分侧重于宏观需要

成本产生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中,因此成本管理应是企业的一项日常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成本管理的主体,通过成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成本管理应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有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关于成本的有关条例方面的遵守与执行上,成本管理只是侧重于宏观需要,却忽略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2.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短期行为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以传统成本观念为基础,以产品成本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体系还相距甚远。在国有企业中,管理者对企业的承包期短,流动性较强,导致企业行为出现明显的阶段性。由于这些管理者在任职期间为了突出工作业绩,因此他们对企业的发展后劲关心很少,对于企业成本费用的划分、成本差异的调整、计提折旧、大修以及存货的盘盈、盘亏、坏账损失和摊或计提等方面,常常出现该提的不提或是该摊的不摊,人为地调整成本等问题,这些现象会给后任的管理者在成本管理改进方面造成很大的困难,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后任的管理者为了完成指标或是达到其他目标,只得继续通过伪造成本管理数据来制作虚伪的财务报表。

3.没有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联系起来

在我国许多企业中,对于成本管理只是一味地追求降低成本,将成本最低化做为企业的目标,却忽略了企业产品提质、技术革新等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忽视了企业成本效益分析环节,导致企业成本管理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脱节。企业只是片面地追求降低成本,在短期内效益有所改观,但是这种短视行为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却是不利的。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必须同时兼顾企业产品的创新、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造,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方面,以企业战略为引导进行成本管理,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企业的其他环节,更不能由于片面追求眼前的利益,而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否则其结果不仅坑害了消费者,而且也会导致企业丧失信誉,危害企业的生存发展。

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挫伤了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监管机制的缺失,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受到利益地驱动,不追求成本管理创新或是对企业出台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文件,而是大搞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或是搞些假冒伪劣行为以获取利润,这种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削弱了企业本身对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会挫伤整个市场环境中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2.成本管理缺乏市场意识

成本反映了企业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低成本则意味着企业投入了较少的资源而获得了较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了企业的高效率,但是高效率并不等同于高效益。我国许多企业都采取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的办法,认为通过提高产量或是生产率便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进而增加企业的利润。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许多企业不顾及产品市场的需求,一味地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来达到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的目的,结果却导致积压了大量产品,仓储成本骤升,反而成本上升。正是由于企业缺乏成本管理的市场意识才造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3.缺乏成本约束激励机制

在成本管理中有些企业存在着不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管理者任意接触、修改成本资料,粉饰会计报表等不良现象。由于企业内部缺乏应有的成本管理的牵制制度,导致企业不仅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来进行企业管理,而且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在成本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企业中难以调动管理者与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未能提升有关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企业细化管理压缩成本的对策

1.加强成本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由于成本管理、控制所涉及的范围广,需要的信息量大,并且须要不断进行分析与处理,但是传统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难以对企业开展战略成本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所以,通过对传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革,按照企业成本项目与成本要素所提供的现行的成本信息的要求进行重新整合,从而使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相匹配,同时不断地拓展信息的来源渠道,提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上、下游渠道和企业环境以及外部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以便建立一个网络化、交互式、超企业边界的成本信息系统,为企业实施成本管理改革提供技术保证。

2.扩大成本管理内涵,细化成本考核内容

目前我国企业影响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并非是制造成本而是管理费用,降低和控制企业管理费用已经势在必行。在完善了企业产品成本的考核指标以后,应对企业的管理费用进行逐项分解,并纳入到主管科室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同时财务科适时建立“企内银行”,使部门之间的所有费用都可以通过内部银行支票来进行结算,对于年末超过额度的,除个别原因并且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同意的作适当地调整外,其余都将按责任制协议承担超用金额的年息,在岗效奖中进行扣除。通过这种办法的运行便可在企业中产生成本控制的良好现象:部门用款必先问价格,细算帐目,确定最优的成本策略。

3.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就是通过对企业的资源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以尽量少的资源耗费取得尽量大的增量资源,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效果。首先,通过妥善地安置职工,降低人工成本,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合理使用企业内部原有的在职职工。其次,通过合理地选择融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一是企业的内部挖潜,如存量资产盘活变现、合理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使用客户结算资金等;二是间接融资方式,即银行信贷融资,发展银企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降低融资成本;三是直接融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债券、配股、增发等形式募集资金。

参考文献:

[1]西南财经大学战略成本管理课题组.四川会计.2009,5:P3-6

[2]葛干忠,郑升.试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风险控制.中国集体经济,2008.4:P79-80

上一篇:进口石油焦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国内石油焦销... 下一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