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明室·摄影札记》中摄影图像的意境表达

时间:2022-08-06 08:42:02

试探《明室·摄影札记》中摄影图像的意境表达

摘 要:在高科技解决了一般的技术问题而使图像泛滥成灾的今天,照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既可以把它视为生活的娱乐方式,也可以是生活信息走向公众空间的重要媒介,又可以是从文化艺术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表现。每个人都认识照片,但摄影图像文化的意境并非被大多数人理解,甚至被忽略。因此,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探讨,可进一步明确其的实用意义。《明室摄影札记》是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批评家罗兰・巴尔特的著名文集。他以个人情感为主线,在文化层面上,对摄影的特性、文本理论、照片的剖析、批评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文学符号对摄影图像创作有很好的启示性。本文试图通过罗兰・巴尔特的《明室・摄影札记》对摄影图片品鉴的分析,结合自身所学知识,联系当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将摄影与对象的关联进行探索。

关键词:摄影师;被摄对象;观众;观看

照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喜欢的,让人兴奋,唤醒人内心深处的一股柔情或是令人感觉到心碎的东西;而另外一种则是无法激起内心波澜,甚至让人觉得讨厌的。巴尔特形容令他讨厌的照片跟野草一样遍地都是,让人反感。兴奋或者反感是我们在观看照片时一种实实在在的主观感受,是我们与图像建立感情的第一步。

1 摄影与对象的关联

摄影与对象的关联看似简单,且非常直接,即摄影永远无法脱离对象而单独存在(试想一下,如果一张照片没有任何事件,也没有任何物体,那么它就只是一张白纸,根本不会有存在的意义)。而在这同时,没有被相机拍摄过的对象,将无法为自己的存在留下更好的证据。自从有了摄影,它与被拍摄对象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无法分割的,巴尔特在《明室・摄影礼记》中将这一状态描绘得十分形象且有趣。他认为,“将摄影图像与它的拍摄对象区分开来是件困难的事,两者像是粘黏在一起的某件物品无法分开”。他说:“照片总是携带着自己的拍摄对象,两者遭遇一样,都陷入了固定不动之中,不管这种固定不动是爱恋的,还是悲伤的,甚至在运动着的世界内部也是如此,两者粘在了一起,肢体相交,像在实施某种刑法时被栓在尸体上的犯人。”[1]然而,这样的粘黏状态其实也并不真实,照片粘住的只能是被拍摄对象在某一瞬间散发出来的折射光,而真正地被拍对象在被相机固定时并没有因此发生定格。它没有跟随快门响起的那一刻停下来保持被拍摄时的造型,它还是继续在变化,相机没有留住它,照片却留下了它存在过的证据。

这正是摄影能为拍摄对象做到的,把拍摄对象的一个瞬间,一个动作或者一个表情定格,将稍纵即逝的画面永久地保存下来。正如一片从树上飘零落下的叶子,你无法阻止它停留在空中,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告诉你它无法停止的原因。而摄影却能将它在空中停留的瞬间定格,并让它在照片中成为永恒,摄影能够将对象定格保存在照片中。摄影的本质要求它在定格对象的同时,应当保持对被拍对象的尊重,尊重对象自身的发展,也尊重对象的本质特点,不为迎合自己的审美,也不为其他别的任何目的将其进行改变。这一点,让笔者想起国内某些地区的少数摄影记者,为追求自己的审美或迎合自己报道的需要,强制要求被拍对象改变其本来面貌。在笔者看来,这是对摄影的一种亵渎,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他们对摄影图像语言意境的误解。在这一点上,笔者特别认可苏珊・桑格塔的观点,她说:“任何事件,一旦在进行中,无论它有什么道德特征,都不应干预它,而应让它自己发展和完成,这样就可以把某种东西――照片带进世界。”[2]

2 介入摄影活动的群体

介入摄影活动的群体分为三种:摄影师、被拍摄对象、观众。这个观点正如巴尔特将介入摄影的这三种群体概括为三种活动的对象。[1]摄影师是操作者。操作者在这三种意图中是最主动的,他负责主导摄影这项活动。摄影师带着自己的兴奋与激情将触动自己的画面拍摄下来,他饥渴地搜寻他的猎物,相机正是他的武器,他们像侦探,像窥视狂,他们不想放过身边的任何打动他们的画面,他们寻找着被拍摄对象,也许偶尔他们之中的一部分还会有意寻找观众可能喜欢的画面。而被拍摄对象是触动摄影师的事物,同时也要忍受被镜头带来的侵略。它们或许并不知道自己已被当作猎物,或许它们知道但并未对其提出反抗,又或许它们内心想反抗,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其变为实际行动就已作者――熟练的摄影师将其面貌猎入胶片(或感光元件)中。苏珊・桑格塔对拍摄过程中被拍摄对象的“忍受”有类似的看法,甚至比忍受更加激烈,她用到“侵犯”和“谋杀”。她认为,“拍摄人就是对人的一种侵犯,被拍摄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照片中所呈现出的样子,相机使他们不再是自己,而变成了一种物件,一种任由拍摄者去处置对待的物件。同时,她也将相机比作是枪支,将对某人的拍摄比喻为对这个人的一种升华式谋杀”。[2]而观众正是对两种活动(或两种感情,两种意图)的直接见证者,无论是摄影者的意图,还是被拍对象的情绪,最后都会成为一张照片,邀请观众对其进行解读。

3 观看和被看的经验

观看的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摄影师对被拍对象的观看经验,另外一种是观众对照片的观看经验。而被看的经验只有一种,即被拍对象的经验。

3.1 被看的经验

将被看放在这一节的前面,是因为相对观看经验而言,被看的经验更容易概括,因为被看经验的对象只有一种,那就是被拍摄对象。巴尔特谈到被看的经验时说,“摄影师剥夺了他的自我,他们残忍地将他变成了一件物体,并且对这件物体的处置让他非常不安,他甚至认为取得这个物件的人能够将这张照片拿去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1]这样的被看经验应该与很多人的感受相似,尤其在网络趋于发达的现在,或许你某个不经意间的不优美,又或许是丑陋的动作被某个好事者捕捉到,他肆意将其在网络上,你不优美的形象被定格,并且被大家看到,甚至对你的形象指手画脚,想起来都让人觉得可怕。那么,当你认识到自己正在被拍摄,事情会不会变得更好一些,笔者发现也并非如此。在拍摄的过程中,笔者更宁愿自己是在不被告知的、无意识的情况下被拍摄的,那样只是真实的那个自己被摄入镜头之中,因为如果当笔者知道自己将要被拍摄,笔者知道自己正面对着镜头,那一切会变得复杂且紧张起来。正如巴尔特所说,“面对镜头的人,需要扮演的是四种角色:自己心目中的自己,期望在别人眼中的自己,摄影师眼中的自己,摄影师想要展现给别人的自己”。[1]可以说,应该很少有人能够在四种角色的扮演下,依然不受镜头的影响,肆无忌惮地做他自己。毕竟,能在面对镜头时,呈现一种完全自然的状态,并且从内心接受自己将从主体变为客体的事实是极少数人。

3.2 观看的经验

相比之下,观看的经验应该更让人轻松与愉快。笔者在本节一开始的时候就将观看的经验分为两种,简单地说,是摄影师的观看经验与观众的观看经验,而后者的观看经验往往是对前者观看经验的解读。这点非常容易理解,从照片呈现事物给我们的那一刻,便是摄影师用他的观看经验留下事物存在过的痕迹,我们所看到的照片,正是摄影师观看事物时所选择的角度。而摄影师对事物的观看往往是一种选择。这样的选择,受到摄影师个人的兴趣、所接受的知识、心中衡量道德的标准、个人信仰,甚至审美评判标准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表现在他对事物的选择以及框定上。

从摄影师的角度谈观看经验,绝不是任何人都体会过的经验。例如,我们的祖辈,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相机还只是少数人群的专利,而当相机普及的时候,他们已经老去,说起来为他们感到一丝遗憾。但另外一种观看经验也许能够弥补这样的遗憾,因为另一种观看经验几乎人人都有,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观看一张照片的经验,而每个人对同一张照片的理解是不相同的,就像摄影师在拍摄同一场景时很少选择同一角度一样。每个人对照片的认识包含着他的审美、喜好、立场、知识构造,当然也会包含自身对照片的情感。因此,有的观看经验是宏观理智的,并能对后人产生指导意义的;有的观看经验是与某个其他学科的问题相关联的,这样的观看经验不仅要了解摄影,对与它相关联的学科也要有相关的了解;也有一些观看经验是笔者最愿意与大家分享的,这种观看经验是出于情感的。下面笔者将为以上三种不同的观看经验提供实例。

例如,美国艺术批评家特里・巴雷特所著的《看照片・看什么》,就是一种宏观理智的观看经验。书中集合多种观看经验,为摄影做了一个详细的理论性指导,并对它进行了系统地分类,他们分别是描绘性、解释性、阐释性、伦理评估性、审美评估性和理论性。并且,同样以观看经验向读者详细介绍影像的内在语境、原始语境以及外界语境。巴雷特的观看经验对摄影者或摄影批判家来说是一种指导,并且提供给他们以方便,可以说,巴雷特的观看经验是专业且理智的。

接下来,是摄影批判家鲍昆。从他的文章中笔者能够感受到,他的观看经验中包含着他的对社会环境的关注。他告诉观众,观看照片要懂得观看摄影家的视角,再从视角中观看摄影师的立场、动机与他的手段特点,甚至是他的社会关系。并且,他用他的观看经验告诉我们摄影是无法与社会关系分离的。鲍昆的观看经验不仅给摄影师和摄影评判家带来一些启发,也能够得到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的关注,甚至对所有关注摄影和关注社会的学者都有不同层面上的指导意义。

最后一种观看的经验是笔者最喜欢的方式,也是巴尔特使用的方式。它以情感作为基础,我们所有人都能做到,因为我们所有人都不能逃出情感的枷锁,你的感情决定你的观看的喜恶。具体一点来说,即照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喜欢的,让人兴奋,唤醒人内心深处的一股柔情或是令人感觉到心碎的东西;而另外一种则是无法激起内心波澜,甚至让人觉得讨厌的,巴尔特形容令他讨厌的照片跟野草一样遍地都是,让人反感。

兴奋或者反感是我们在观看照片时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主观感受,是我们与图像建立感情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罗兰・巴尔特(法).明室・摄影札记[M].赵克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12,17-18.

[2] 苏珊・桑格塔(美).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8页,第22页.

[3] 鲍昆.观看・再观看[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4]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基金会.珍藏布列松[M].刘莉,张晓,译.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

[5] LIZ WELLS(英).摄影批判导论(第四版)[M].傅琨,左洁,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6] 特里・巴雷特(美).看照片・看什么[M].何积惠,译.后浪出版公司.

[7] 瓦尔特・本雅明(德).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几何画板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