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九寨万物春

时间:2022-08-06 08:13:04

四年寒暑更替,四年秋去春来,转眼已到震后第四个五月天。

时隔四年,再访九寨,映入眼帘的是修整一新的道路、特色十足的小院民居、春意盎然的绿树红花,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与活力。走出灾难的阴影,九寨人民创造着日新月异的新家园、欣欣向荣的新生活。

农房重建、经济重振、文化重兴,如今的九寨,“失所者已安居,老幼者已有养,孤残者已得助,求学者已获教”,一幅幅饱蘸温情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

日新月异的新农村诉说美丽

春暖花开的季节,沿着白水江逆流而上走进九寨沟县芝麻南岸村:独具藏式特色的漂亮新居坐落在九环线路边,水泥村道宽敞整洁,两旁的绿地芳草竞绿吐艳,一群孩子正在广场的健身器材上玩耍,一片笑语欢声。

按照灾后恢复重建和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原来居住在海拔2000多米高半山的左金海一家搬到了现在的定居点。“搬迁后的房子结实漂亮,交通便利、水、电气什么都有。”左金海一脸满足,新建的芝麻南岸村,水泥道四通八达,管网入地,太阳能、沼气遍布农家,卫生站、村民活动广场、农村书屋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住上新房子,过上幸福新生活,离不开产业的全面支撑。

“欢迎来到中查沟,祝你吉祥如意,扎西德勒……” 4月,一批又一批游人刚刚欣赏完九寨美景,又慕名来到中查村体验浓郁的藏家风情。在“藏家风情园”接待点,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献哈达敬美酒,跳锅庄唱民歌,令游人兴奋不已。看到如此场景,村支书白介感慨地说:“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的生活,如今变成了现实,这得感谢灾后重建和三百示范工程建设的好政策……”

2009年,结合阿坝州三百示范工程建设,借助九寨沟旅游景区优势,九寨沟县在全县大力发展集生态游、民俗游、乡村文化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形成了吃、住、游、购、娱内容丰富的“连环”旅游产品,特别是漳扎镇中查村、白河乡芝麻家村、勿角乡英各村、永丰乡菜园村等众多村寨,巧借灾后重建与三百示范工程建设“跳板”,顺利实现了由“自给自足”偏远落后村向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跨越一跳。

“去年,40户藏家客栈开始试运营,除去公司的工资分红,平均每户还有2万多元的收入,现在大家干劲十足。”白介自豪地告诉笔者,过去很多牧民连汉话都说不流利,自从搞起旅游后,不仅学会了普通话,有时还会“冒”出一两句英语来。

在永丰乡的各个农家乐,老板忙得不亦乐乎,进入旅游旺季,这里每天都会接待不少的私家车辆,休闲的当地群众、外地游客都在这里赏不同于九寨沟的乡村景色、品特色菜肴,体验农家风情。“经营农家乐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收益,生意特别好时,一天下来,都能挣1万元左右。”经营着拾户农家乐的毛树清尝到了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的甜头。结合精品旅游示范村建设,这个曾经在游客眼中不值一名的村庄里已形成一批特色农家乐,成为九寨沟县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2011年,九寨沟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20.6万人次,同比增长38.13%,实现旅游社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41.63%。

如今,魅力九寨,正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印制九寨沟县国际旅游名城建设的靓丽“名片”。

产供销一体的标准化农业展现活力

特色农业的创新发展,为九寨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月连山下,一幢幢风貌独特的川西北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果树林中,林中来回穿梭着村民忙碌的身影。“村里现在有甜樱桃基地320亩,去年仅挂果的200余亩甜樱桃就实现收入70余万元,全村人均增收1500多元。”半山村村支书高兴地说,为了确保今年樱桃继续有好收成,村民们正忙着给果树杀虫“治病”。

从传统农业走向特色种植、从建立甜樱桃基地到果农增收、村民得实惠,半山村先后又推广柿子、花椒、核桃等20多个优质品种,建立了400余亩花椒基地、120亩蔬菜基地,顺利走上了精品旅游村寨的发展之路,“产业结构调整了,咱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看到如今的景象,村民张开斤发出如此感慨。

走进马家乡马家春的猪苓种植基地,“土专家”唐金喜正手把手教村民种植猪苓。“今年,九寨沟县结合百千万人才培训和‘三项宣传’活动,在全县范围内不断开展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力争培养10000名致富能手,从而带动身边百姓持续增收致富。”阿坝州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近年来,九寨沟县围绕“定标准、建基地、走市场、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建立和完善全县农业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特色农业发展体系。

截至目前,该县已组织制定了“九寨猪苓”等五大类28项地方农产品标准,成果申报“刀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成人工猪苓、金榜柿、脱毒马铃薯、PIC种猪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编印12万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成立61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学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建成水渠778公里,有效灌面达32400亩;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花菜、海椒等10个农产品通过省级无公害认证;建成蔬菜基地5100亩,特色水果基地15277亩,生猪养殖基地12个,土鸡养殖基地20个,獭兔养殖基地15个,种植猪苓306亩、刀党14020亩。2011年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78万元,较2006年增长7.5%。

安居乐业的百姓生活昭示幸福

4月20日,九寨沟县永丰乡宽敞明净的多功能音乐教室里,三年级二班的孩子正在上着音乐课,稚嫩的歌声混着优美的电子琴声不断地回荡在校园上空。2010年年底,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捐资援建的永丰小学灾后重建项目整体顺利竣工,集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多功能音乐教室等教学设施于一体的新学校已经与孩子的快乐、健康、幸福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重建无死角,民生不落项”。4年来,让百姓安心、放心、舒心的重建理念贯穿始终;今天的九寨沟,民生、公共服务设施全面跨越提升,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

“如今的生活真是好啊,看病有新农合,养老又有了新农保。”九寨沟县永丰乡菜园村67岁的王春英拿出她的新农保存折,高兴地说。作为九寨沟县第一批符合条件的基础养老金领取人,她的新农保存折上已显示有19笔基础养老金进账。如今像王春英一样每月定时领“工资”的农村老人,在九寨沟县还有4000余人。

让百姓欣喜的,远不止这些。

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漳扎镇提升等工程,学校、医院、居民小区、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相继配套;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三百示范工程建设,建成特色魅力乡镇7个、精品旅游村寨12个、幸福美丽家园41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生态乡镇3个,安装太阳能8051套,推广沼气池6315口。

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全县及时免费发放新型帐篷1567顶和九大件配套设施,提前三年完成1567户7168名牧区群众帐篷新生活工作任务,提前两年建成26个定居点的定居房1567户。完成11个高半山村寨“四改两建”任务,建成保障性住房420套、解困安居房1185套。

结合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实施,47698名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标准逐年提高;城镇、农村低保标准线逐年提高;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00万元;建成中心福利院,集中供养213人;1031名大骨节病患者纳入农村低保,28名Ⅲ度患者纳入五保供养、786名学龄儿童转入非病区就读,更换粮食105.5万公斤,大骨节病得到有效防控。

结合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助民增收,农村书屋已覆盖120个行政村,建成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并发放琵琶1000把,出版《九寨沟乡土文化丛书》12万册。多次举办“灾后重建工匠和再就业技能培训班”,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242人。

从“输血”到“造血”,从“硬件”到“软件”,从加快转变经济方式到调优调活产业机构,4年来,九寨沟的城镇综合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完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人们幸福指数节节攀高。如今的九寨沟,正按照建设生态、美丽、活力、富裕的“国际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迈着“全域发展战略”的矫健步伐,在推动九寨沟县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上一篇:职工索要高温费将有法可依 下一篇:连云法院真情扶困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