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相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2-08-06 07:10:58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相关问题探讨

为了适应经济需要,我国先后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一系列会计法规、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贯彻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区别较大,给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日常会计处理带来了很多困扰。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

一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面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小学、高校、科学、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测绘、地质勘查、社保基金等九个具体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前只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得到统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暂时没有得到统一,也没有取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与《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相当大的区别,既没有专门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各行业的会计制度,各种会计事务处理都要按照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二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基础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与财政相关的收入和支出,与财政核算基础相一致,采取收付实现制;与财政无关的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采取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为核算基础,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从目前的准则、制度来看,只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采取两种核算基础,这给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三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单位的资金核算分为财政资金、专项资金、单位自有资金三种,三种资金分别核算,年终对应结转。事业单位在日常会计事务处理过程中,要严格区分每一笔会计事务所对应的资金性质,按照资金的性质分门别类地进行会计核算,并按对应关系结转,这样才能达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正确地反映单位资金的全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要求单位将不同的资金进行不同的核算,整个资金都是混合使用,核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四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存货、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以下顺序规定:按照有关凭证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入账;没有相关凭据的,比照同类或类似存货、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入账;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存货、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入账,相关财务制度仅要求进行实物管理的除外。而《企业会计准则》对此类情况多采取评估价格入账。

五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采用“虚提”的创新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这一处理既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又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有利于反映资产随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而《企业会计准则》将对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对无形资产的摊销都计入了相关的成本。

但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也吸收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些优点,将对外投资明确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种,准确地对对外投资进行分类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加了“在建工程”科目,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要求,为各会计制度将基建账务相关数据并入会计“大账”提供了依据;明确了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要求,从而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真实反映资产的消耗水平提出了统一要求,有利于加强资产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逾期三年或以上,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按规定经批准后予以核销。核销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在备查簿中保留登记,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致;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内容、会计报表的组成、附注的概念和内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作出了规范,这些规定基本上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接轨,为加强信息披露以及接受审计监督提供了制度依据。

为配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财政部、各省财政厅先后下发通知,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统一部署,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相关单位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全面落实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各地财政部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培训与监督,鼓励事业单位尽快熟悉落实。

首先,要加大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各地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提高思想认识。培训工作要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化大、新增内容多,有些知识还第一次出现,一般会计人员短时间掌握难度非常大。因此,各地财政部门不仅要对各地的主管部门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更要对各主管部门分管的二级或三级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更好地在工作中运用。

其次,要认真做好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新旧制度的变化大,特别是会计科目的设置、核算、年初余额的结转、各种资金的分类结算等相关工作非常多、也非常细致,为确保新制度的顺利实施,要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顺利完成新旧制度的过度衔接,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反映连续性、正确性,更好地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创造条件。

第三,加大督办检查力度,使新的准则、制度得以全面贯彻落实。各地财政部门要加大督办检查力度,通过开展专项检查或其他执法检查的形式,督促各事业单位尽快贯彻落实好新的准则、制度,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上新的台阶。

上一篇:会计业务学习浅谈 下一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