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电企业局域信息网络建设探讨

时间:2022-08-06 06:37:30

县供电企业局域信息网络建设探讨

摘要:通信网络是电力业务发展的基础,安全稳定通畅的通信网络是电力业务正常完成的基本保障。本文介绍了某一县级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方案的设计建设过程,并就其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网络 建设探讨

随着各级电网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供电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各级供电企业都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是集团化运作的基础,是集约化发展的纽带,是精益化管理的手段,是标准化建设的依据。所以,对于县供电企业来说,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升级原有县级电力信息网络迫在眉睫。下面以山东德州某一县供电公司局域信息网络升级工作为例作一简述。

一、网络升级方案的背景与需求

该县供电公司原有信息局域网采用了基于SDH组网方式,在县公司主站和变电站分别采用SDH设备组成主干155M的百兆环网,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搭建在县公司本部,供电所通过SDH 155环网实现访问。同时采用波分复用技术以2M为基准分配业务系统给相关系统和基层单位,部分业务系统需单独占用2M的通道,而如MIS类业务和视频类业务的传输则要若干2M 通道捆绑传(即N*2M)输增加带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百兆带宽已经不能根据业务的需求为每个站点划分更多的网络资源。同时受SDH总体资源限制,原有网络是点对点网络,不同2M通道之间在链路上是物理隔离的,每个端口间的带宽资源不能共享,使得设备的带宽资源得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资源浪费,从而使得大容量数据业务在传输中受到制约。

二、网络升级方案提出及选择

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考虑到该县供电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此次局域信息网络建设升级的目标是:在确保提高县公司信息网络的可靠性、兼容性和经济性前提下,实现建设通信数据网和管理信息网分离和互为备有,确保县公司本部到供电所等有关站点的网络带宽应至少达到10Mbps及以上,专门用于营销数据传输的带宽不低于5M。通过充分的调研,制定了两种升级方案:

1、升级到千兆以太网组网方式。即在现有的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工业级千兆环网设备,分别建设通信数据网和管理信息网实现数据通信与网络信息传输分离。以下升级后为数据网的和信息网建设示意图:

2、升级到SDH622组网方式。升级现有的SDH155设备,更换局端和供电所端为SDH622及以上,方便的组成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如组成闭合环形网,链形网、星形网和网状网。设备支持各种分支和分叉结构,环形网的相交和相切。

升级后构成环形网的示意图:

图中设备均为中继型。设备两侧所标“东”和“西”分别代表设备上的东、西侧。

3、两种方案的性能比较表:

通过以上比较,上述两种方案均能升级目标,同时从技术角度,新建千兆以太网络方案较为容易实现通信数据网和管理信息网分离和互为备有,同时在考虑县公司经济情况的基础上,选用千兆以太网络的升级方案。

三、网络升级方案的建设

千兆以太网络建设采用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组网,网络协议采用TCP/IP技术。

整个网络建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各供电所等基层单位到电力网的接入部分。各基层单位如供电所从最近的变电所通过光纤接入供电公司环网,即由变电所提供一个光纤端口,利用以太网设备的单模光电转换器将以太网的通道延伸接入供电所。第二部分为县供电公司环网主站的建设,主要是供电所信息环网与电力系统内部局域网的连接。在千兆光纤组网方式下,只需要增加相应数量的以太网交换设备就可以了,而由于以太网交换设备直接提供RJ-45接口,则不需要增加其他设备就可以直接连接到局域网。物理连接上成环型,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有一段是不传输数据,只传输硬件间的数据流,用来相互通知各自的状态给其他设备,环上的每一个设备都知道并随时通知其他设备自己的状态。如果有一段网络发生故障,临近交换机会马上通知其他交换机,极短的时间内这一信息就会传遍全网,作为基础节点的主站交换机就会实行切换,就是原来没有数据通过的那段链路马上进行数据传输,切换时间仅为50毫秒,网络还是呈现链状的工作状态,实现冗余。当损坏的网络修复后,网络恢复到初始工作状态。整个环网完全采用工业冗余设计,实现了在各种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

四、建设后的效益分析

经过三个月的施工,该县供电公司组建完成了两个独立的千兆光纤综合业务信息通信环网,其中东西环分别为12和6个站点。每个站点从变电站主控室通信机柜到供电所营业厅、所长办公室重新铺设通讯线路,环网测试连接达到千兆水平。将调度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系统全部转到新建信息网络上,实现了新建信息网和原有调度等通信数据网分离和互为备有,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效率、保证了内部信息网络运行的安全。

1、经济效益分析

千兆光纤环网上线运行以来,提高了网络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节约了维护成本。一是解决了县公司本部同基层单位之间的通道问题,使得所有的供电所等基层单位都获得保证的带宽,并且营业场所获得了同公司信息中心相连接的以太网端口,为业务系统应用、上传下载数据、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带宽保障。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链路,节约了链路成本支出。实现了网络的可控管理。二是采用的网络交换机均具有智能处理业务能力,能够对不同的IP业务采用不同的优先处理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交换机的这方面能力。三是可在以上的数据网络平台上建立语音网络,即以网络IP电话的方式来实现在数据网络上实现完整的语音网络,实现数据、语音网络的统一。由于不需对现有布线系统作任何修改,不必在每个分支机构配备语音交换设备,并且统一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上的多媒体应用综合费用都相对便宜,可减少相应的管理成本支出。

2、兼容性分析

该系统由于采用的是开放的系统软、硬件及网络结构,系统地开放性很好。基于SNMP的技术可以兼容管理所有IP设备,所以能在全网范围内实现虚拟网的划分,每个供电所可分配多个IP地址,单独网关组成一个虚网。同时,在应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了操作人员的易用性,交换机内部有中英文可选界面,使操作者操作简单、易学,全中文界面。

3、安全性分析

由于覆盖全公司各供电所、变电站并与调度配网通讯设备分离,将语音数据和调度综自数据传输到中心形成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可实现双网间隔离通信,双网运行,互为备份功能。同时,系统采用了VLAN技术将数据和信息业务分类,并可远端多点管理,大大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如何发展项目管理 下一篇: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