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思考

时间:2022-08-06 06:29:40

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思考

摘 要:根据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的基本状况,通过分析制约县域人口迁移与城镇化进程的深层因素,探讨促进环鄱阳湖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从而得出处理好人口、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促进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协同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 (2006)08―0084-06

环鄱阳湖地区素以“物华天宝,鱼米之乡”著称。该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江西北部,为五河(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汇聚鄱阳湖之地,水域辽阔,交通方便,北通长江,南连大庾岭。湖区周边有南昌、九江、景德镇三大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人口的聚集地和城市、乡镇的所在地。鄱阳湖地区县域,包括进贤县、南昌县、新建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九江县、湖口县、都昌县、波阳县、余干县等11个县,2004年土地面积只占江西省的12.3%,但聚集了江西省15.9%的人口。如此大量的人口聚集,是建立在县域城镇化水平偏低、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协调、经济欠发达的基础之上,如何处理好人口、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促进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基本状况

资料来源:《江西统计年鉴》(1991、2005)、《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5)。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来,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人口增长过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但人口增长速度仍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990~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年均增速为9.88%,全省为8.39%,全国为9.21%。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共有人口681.1万人,人口密度为332人/平方公里,远高于江西全省257人/平方公里、全国135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属人口稠密地区。人口众多依然是环鄱阳湖地区各县突出的特点。

应该说,县域乡镇企业的发展曾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出路。然而,由于环鄱阳湖地区人口基数过大,农村剩余劳力增长迅猛,县域经济欠发达,乡镇企业、城镇解决剩余劳力的问题也只是杯水车薪。大量剩余劳力的出路何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民工潮”就是这些矛盾的突出反映。

如今,农民工的出现,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带来了机遇,也为输入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环鄱阳湖地区大量的剩余劳力目前主要流向沿海发达地区,这种大量的人口流动也给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利弊两方面的影响,而且,利大于弊。有利的是各县每年大量的劳务输出人口带回可观的劳务收入,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南昌县输出劳务4.6万人,占总人口的5.09%,劳务收入达4~5亿元。九江县外出打工总人数达5.3万余人,占总人口的15.19%,劳务收入近3亿元,仅此一项,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近百元。波阳县每年劳务输出35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25.36%,劳务收入约13.4亿元。更为有利的是,部分“打工仔、打工妹”通过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掌握了一些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回家乡办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不利的是环鄱阳湖地区县、乡、村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劳力,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妇女儿童,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很低。无论从身体状况,还是从劳动技能来看,他们都不能确保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然而,环鄱阳湖地区人口流动的增强,并没有加快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1996~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县域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2.21%,远低于江西省4.73%和全国4.01%的水平。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城镇化水平为16.00%,仅及全省的44.97%,全国的38.31%。从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来看,2004年城镇化水平比较好的是德安县(51.54%)、永修县(25.75%)、九江县(23.43%),其余均在20%以下,城镇化水平最低的是余干县(9.20%)、都昌县(10.45%)。与环鄱阳湖地区人口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趋势相比,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正是由于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滞后,才导致环鄱阳湖地区人口大规模涌入沿海发达地区,使异地转移成为该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之一。

不可否认,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吸纳县域剩余劳力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近些年,该地区的城镇数量也增加了一些。特别是1998年、1999年的两次洪灾后,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城镇化也伴随着移民建镇工作的开展,不断推向前进。截至2003年初,江西全省共平退圩堤427座,主要在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滨湖地区,增加鄱阳湖蓄洪面积1174平方公里。新(扩)建集镇126个,中心村363个,基层村2097个;移民22.1万户,90.82万人。“移民建镇”工作有力推动了该地区的城镇建设,但真正名副其实的城镇增加并不多。广大农村众多的小城镇虽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城镇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城镇工作中心仍以农为主。如此低水平的城镇化必然制约着农民向非农产业、向城镇的转移。

根据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中国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预测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0%左右,城市化率每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态势足见一斑。由此可以预计,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环鄱阳湖地区将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也将明显加快。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仅为16.00%。假定环鄱阳湖地区县域城镇化推进速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则每年至少有6万多农村剩余劳力要进城,形势严峻。一方面,环鄱阳湖地区现有城镇规模普遍不大,城镇聚集功能、辐射功能有限,城镇历史欠账太多,城镇发展将面临空前的压力。另一方面,环鄱阳湖地区城镇失业人数不断攀升。表2显示,近些年环鄱阳湖地区社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低于江西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除新建县、余干县、波阳县比较稳定外,其余大多数县社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环鄱阳湖地区可能存在失业人员较多、失业人员增速较快的局面。1996至2001年,环鄱阳湖地区8个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增幅惊人。这种现象由于隐性失业的大量存在不足为奇,它还将继续,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农民进城的脚步。

二、制约人口迁移与城镇化进程的深层因素

环鄱阳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劳动力素质总体上偏低是制约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深层因素之一。

环鄱阳湖地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均偏少(参见表3)。除德安县每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数高于江西省平均水平外,其余各县每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人数均低于江西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这些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绝大部分是分布在教育和卫生岗位的教师和医务工作者,懂经济、会经营的人才普遍缺乏。这种低素质劳动力为主的状况决定了县域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进程。提高劳动者素质,将是环鄱阳湖地区各县推进城镇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协调是制约环鄱阳湖地区人口迁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又一深层因素。表4显示,随着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然而,与江西省和全国情况不同的是,环鄱阳湖地区县域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并没有带来城镇化的协调发展。1996~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超过了江西省和全国的水平,但其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却远低于全国和江西省的水平。正是由于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追根溯源,制约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迁移与城镇化进程的最深层因素是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的欠发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虽然靠近全省经济、文化中心区,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是传统的农产区,加之自然灾害频繁等各方面的原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低。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土地面积占全省的12.3%,人口占全省的15.9%,但仅仅创造了全省9.15%的GDP,提供了全省7.28%的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4.68%,低于全省5.89%的水平。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近几年随着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全省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也开始加速,GDP增长速度接近甚至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环鄱阳湖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尽人意。1990~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县域GDP增速和全省乃至全国相比,差距在1个百分点左右。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除了南昌市所辖三县外,其余各县经济总量普遍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偏低。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超30亿元的仅有4个县,分别是南昌县(87.09亿元)、新建县(51.23亿元)、进贤县(48.01亿元)、波阳县(30.52亿元);最低的星子县只有8.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过2亿元的只有南昌县、新建县;有4个县地方财政收入未过1亿元;最低的是德安县,地方财政收入才0.64亿元。而国内生产总值超30亿元的这4个县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却最低,进贤县为3.02%、南昌县为3.81%、新建县为4.16%、波阳县为4.62%。从人均占有量来看,这种经济发展的差距则愈发明显。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人均GDP为4690元,只及全省人均水平的57%、全国人均GDP的44%。

从产业结构来看,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发展不足,经济结构低层次,各县产业结构基本雷同。1990年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中只有德安县进入了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阶段,其他10个县只有新建县在1996年时进入了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时期。到2000年,也仅增添了星子县。到2002年,又增添了进贤县、南昌县。截至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仍然有5个县第一产业比重高达36.4%1)以上。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三大产业构成为29.4:36.9:33.7。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高出江西省9个百分点、全国1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低于江西8.7个百分点、全国16.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江西0.3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工业不发达是其根本所在。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化水平为29.19%,仅及江西省工业化水平的91.8%,全国工业化水平的63.6%。除了德安县工业化水平比较高,其他县工业化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最低的波阳县不足15%。20世纪90年代初工业化基础比较好的新建县,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中,工业化进程最快的是进贤县,工业化水平由1996年的24.4%提高到2004年的42.45%。

从环鄱阳湖地区11个县从业人员构成来看,2004年环鄱阳湖地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口占社会从业总人口的比重为56.7%,高出全省和全国15个百分点以上。各县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最高的比重达68.0%(余干县),最低的比重也达44.5%(九江县)。

种种迹象表明,环鄱阳湖地区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区。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制约了人口的迁移和城镇化的推进。

三、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

1.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人口迁移工作结合起来,以促使农村剩余劳力健康、迅速地转移。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程度和速度密切相关。当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或受过职业培训时,其转移的速度就相对快一些,反之则慢些。农村人口素质低不仅制约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更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制约着剩余劳力转移的产业和地域选择的范围和适应性,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目前,环鄱阳湖地区待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中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受过职业培训,这无疑给这些劳力的择业和发展带来先天不足,致使这些待转移出去的劳力大部分弹性不足,所能从事的行业单一。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不是劳动力不足的困扰,而是经济发展对大量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的矛盾。可以肯定,随着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力的智力投资和开发将成为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中首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环鄱阳湖地区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应集中分批组织培训,这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鉴于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欠发达,地方财力有限,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成为这些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出资的主体。根据鄱阳湖在我国的特殊地位,特别是要积极主动争取中央的大力支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都是我国政府为缓解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举措,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湖区人口迁移工作结合起来,正是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只有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了,湖区的人口迁移才有坚实的保障,农村剩余劳力才能健康、迅速地转移。

2.将推进城镇化进程与移民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以此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移民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移民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那种以集镇、中心村为主导的移民建镇方式,不利于环鄱阳湖地区的发展。环鄱阳湖地区“移民建镇”应本着有利于人口集聚,有利于带动城镇建设,有利于环鄱阳湖地区城镇体系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无论是从有利于防洪抗洪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诸如属九江县境内,位处长江的江心洲,也应列入移民建镇的行列,以利于环鄱阳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环鄱阳湖地区的实际情况,移民建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将县城、中心城镇的建设与移民建镇结合起来考虑。其理由如下:目前环鄱阳湖地区现有城镇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功能上来看,均难以达到理想的发展状态,以县城为主,发展成中、小城市,再辅之以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如乡镇企业集中、交通便利、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新型乡镇扩建成中心城镇,适当保留、改造和建设一部分重点小集镇,这将是江西环鄱阳湖地区县域城镇化道路的最佳选择。

为使环鄱阳湖地区县城、中心城镇的建设能够很好地与移民建镇结合起来,首先要抓好环鄱阳湖地区县城、中心城镇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合理确定其城镇功能和发展方向,并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其次要想方设法移民,积极“引农造城”。除了县级政府要加强对城镇公共物品的投入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制订政策入手,鼓励农民加入到城镇的建设中去,以此推进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最后要将县城、中心城镇建设与培育块状经济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镇和县域经济的增长极,以此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环鄱阳湖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应与移民建镇、城镇化推进结合起来考虑。如通过集镇、中心村等方式开展的移民建镇工作,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标准。环鄱阳湖地区在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应抓好城镇化的推进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环鄱阳湖地区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实现的可能,县域经济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3.将工业园区的推进与城镇建设、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促使工业化、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作为发展中的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是一种经济发展推动型的比较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它能够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互相协调、城镇人口的增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相对一致、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数量与经济发展提供的城镇就业量大致平衡、城镇化的发展与农业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基本适应。环鄱阳湖地区正是由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不同步,出现了工业化快速发展、城镇化缓慢推进的不协调局面。为什么?关键在于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化发展未能与城镇建设结合。为扭转这种局面,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应以县城、中心城镇的工业园为载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不是遍地开花式地建设工业园。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基础差,城镇规模小、功能单一,推进环鄱阳湖地区县城、中心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更应不遗余力,以促使它们尽快做大做强,使工业园真正成为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化和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主要载体。

鉴于此,要尽快制定环鄱阳湖地区城镇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将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当地产业群的形成和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引进的产业是否有利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当地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等等。通过引导招商引资行为,使内、外商的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向工业园区集中。给予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在进入领域、税收政策、金融、投资等方面享受同等的待遇,力争使民营经济成为环鄱阳湖地区最活跃、增长最快的一支生力军,促使环鄱阳湖地区工业园区建设有新的进展。将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县城、中心城镇的建设结合起来,以此拓展城镇的框架,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的工业实力,在做强做大工业园区的同时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环鄱阳湖地区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要坚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尽力避免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坚决杜绝小造纸厂、小钢铁厂等高耗能、污染重的企业在环鄱阳湖地区布局,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以保持环鄱阳湖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锐意改革,创造条件,给农民进城以更加宽松的政策,以此推进城镇化进程。

我国多年来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人口与劳动力政策,近些年已有松动。但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仍面临诸如户口,还有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困难,这从根本上堵塞了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根据江西省“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江西在城镇化推进中将重点打造环鄱阳湖城市群。无疑,这为环鄱阳湖地区县域城镇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抓住机遇,顺应江西城市群发展的态势,环鄱阳湖地区城镇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环鄱阳湖地区可全面放开农村城镇户口,实行身份证登记制度,允许农民进城落户,吸引更多的外出打工人员回县办厂、经商,并尽可能给农民在购买城镇房地产、享受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受教育等方面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以吸引农民进城,促使环鄱阳湖地区城镇迅速发展壮大,为环鄱阳湖地区城镇经济提高规模效益打下扎实基础。

为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应对进镇农民在就业上实行双轨制。对进入环鄱阳湖地区城镇务工经商并转为城镇户口的农民,允许他们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原有的承包地。期间,允许他们或自己耕作,或将土地使用权转包给他人,但绝不允许撂荒。对于主动要求放弃承包地的农民,则给予适当的补偿。

同时,环鄱阳湖地区应根据城镇发展的经济实力和规模水平,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和酝酿出台有利于增强城镇人口凝聚力的社会保障政策。由于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实力有限,目前只能考虑实行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对已经在城镇落户、有稳定住所和工作岗位的农民,应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和本镇的实际情况,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逐步建立水平不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城镇的凝聚力,保证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

5.树立科学发展观,走“以人为本”的道路,实现县域人口、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基础差、基数小,发展的步伐还需加快,但绝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牺牲环境、挖断“子孙路”为代价,应走“以人为本”的道路。环鄱阳湖地区因水涝和干旱灾害频繁、水域面积缩小、湿地功能衰退等原因,湖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已凸显。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粗放,将进一步恶化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为此,环鄱阳湖地区还应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控制人口,改变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注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力求做到人地合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和谐;农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等,这才是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

上一篇:驻店厂商代表对商店形象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