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到鄱阳湖

时间:2022-08-22 07:04:35

雨季来到鄱阳湖

4月下旬,南方刚刚开始进入雨季。天阴了不久,雨点就淅淅沥沥打下来,继而变成大雨。路旁的樟树在雨中变得模糊。路越走越偏远,约1小时后我们的车过了大湖池管理站,往八子墙方向开去。

这是在江西鄱阳湖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内。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湿地网络中的一颗明珠。湖水夏冬的水位变化和浅水区的水稻田发育了面积2.24万公顷的多样性生境,养活了30多万只的越冬鸟。关于鸟、植物、水位的动态系统监测也在这里坚持了十多年。

池鹭和小都在草洲旁的水域里呆着。苦草的叶子挺长,弯下来遮住一点风雨。池鹭的眼睛特别锐利,不过体型真不大,毛色又暗,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有一只中白鹭在草洲上面飞过去了,大鸟总是很漂亮的。图片上的黑翅长脚鹬长长的脚呈鲜艳的红色,可是远远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鲜亮,但修长的身姿还是很美的。现在是夏季,越冬鸟都飞走了,所以看不到大批的如云烟的鸟群。同行的文思标科长形容他刚来保护区时看到鸟群的震撼景象说:“一群雁飞过来了,一片黑色,远看真是浓烟滚滚。”

这个比喻把我逗乐了,浓烟可不漂亮呀。

文思标说:“冬天的时候,鸟是集群的。白鸟、黑鸟分别在自己那一片水面,远远看过去,白的一片白,黑的一片黑。漂亮!”

然后他引用了两句诗证明自己所言不虚——“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和草。”

鄱阳湖面积大,涉及的行政区域有好几个县。要说鸟多,数吴城的鸟多。余干县、鄱阳县、都昌县这些浅水湖泊多的地方,鸟也不少。但是保护区管理局的人说大湖池2011年12月观测到30多万只鸟。我觉得这个数字有点惊人。

路两旁的湿地里,苦草长得很茂密。苦草是鄱阳湖夏季主要的沉水植物,这种草有一种独特的韧性,夏季的水涨多高,它们就长多高,保证叶子能漂浮在水面上吸收阳光。湿地里有一些土壁上有很多显眼的小洞,洞口有鸡蛋那么大。“那是鲤鱼打的洞。”文思标说,“夏天水位涨高,鲤鱼或者龙虾它们在土壁上打洞,然后躲在里面防御天敌。”

在永修县内,我们驾车驶过一条坑洼的土路。路两旁是低的水,和比水还高的茂密的苦草。我奇怪这段路怎么这样泥泞。

文思标解释说:“我们这里有个笑话。这条公路是永修通往吴城的一段公路,我们叫它永吴公路,也即‘永无公路’。意思是‘永远没有公路’。”

这个笑话的背后是鄱阳湖每年变化很大的水位。鄱阳湖是季节性的吞吐湖泊,每年都有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巨大变化。

“4月进入雨季,水位开始上涨。开始是14米,水进来后就开始涨,水位涨到16米,路旁的草洲就被淹了。涨到17米,这条公路就被淹了。夏季最高水位达到20多米,来往只能靠摆渡船。公交车停靠在河两边等乘客。”文思标说。

但是近年来,鄱阳湖的水位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曹国辉是鄱阳湖周边村庄的人,退役后在保护区已经工作了26年,他也注意到鄱阳湖水位的变化,“小时候,湖里每年6月涨水期,我们家就要搬家,搬到更高的地方住。一两个月水才退下去。现在,水涨不了那么高,而且10多天时间水就退了。”

与水位一起变化的,还有湖里的那些草。

“湖里的草还是那些草,但是长得没有以前好了。”曹国辉说,

但是管理局的工作还是很有效果的,文思标很为近几年来管理局的工作感到自豪。“我们现在绕湖已经建了8个保护站,今年会增加到11个。”他指着规划图给我看。“并且每年我们都花费巨额宣传经费,联合森林公安一起,给湖岸边的老百姓送去环境教育宣传。”

“以前老百姓还打猎。现在,随便哪个老百姓都知道,湖里的鸟是不能随便打的。”

此外,管理局还在周边村庄聘请了信息员。信息员平时的身份可能是放牛的、捕鱼的、耕田的。每年10月到来年3月是鄱阳湖的保护季节,中间有3个月是禁渔期,如果这时有偷猎分子,生活在湖岸的信息员们一个电话过去,管理局立即就出动查看。

鄱阳湖保护区的鸟的数量持续增加,这在全国算是特例。比如白鹤,观测数据从以往每年的800只已经增加到4000只。但是在全国生境都面临破碎化和破坏的威胁面前,这个增长可能反映了另一种悲伤。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认同鄱阳湖鸟数的增加“不是因为全国鸟的数量繁衍增多了,而是生境破坏多了,别的地方鸟没法再呆了,都迁到鄱阳湖了”。

同时鄱阳湖也有其他鸟种在减少或消失。“比如大鸨,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现在的发现几率就小了。”文思标说,他常年在鄱阳湖做观测,“过去在令公洲,常常能看到一群大鸨呆在草洲上,数量有20~30只,现在很少看到了,去年一年我只看到过两次,就两只。”

上一篇:试析医疗器械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 下一篇:Hadoop一体机降低大数据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