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新标准特点及使用建议

时间:2022-08-06 05:52:32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新标准特点及使用建议

摘要:

介绍了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新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特点,提出了新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其修改建议,以便有关部门对新标准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纺织品;纤维含量;新标准;标识;特点;建议

2014年5月1日,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新国家推荐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开始实施。新标准在旧标准(FZ/T 01053―2007)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规定了纺织产品纤维含量的标签要求、标注原则、表示方法、允差以及标识符合性的判定,为规范国内市场纺织品和服装的使用说明提供了明确依据。

1 新标准内容特点

1.1 强调纤维含量表示方法

新标准强调“纤维含量一般以净干质量结合公定回潮率计算的公定质量百分率表示”。如果采用净干重含量表示,需明示“净干含量”。新标准删除了旧标准中“棉型和麻型产品可以采用净干质量百分率表示纤维,但需明示为净干含量”的说明。

1.2 规范纤维名称的标注

新标准规定纤维名称应使用规范名称,天然纤维名称采用GB/T 11951中规定的名称,化学纤维名称采用GB/T 4146.1中规定的名称,羽绒羽毛名称采用GB/T 17685中规定的名称。化学纤维有简称的宜采用简称。此条款与FZ/T 01053―2007的规定基本一致。但删除了原标准附录B中ISO 2076的相关描述;化学纤维的名称标准建议采用简称,并不是一定要求用简称;纤维名称应采用相应标准规定的名称,不能用通俗名称、口语名称或商标等。如人造棉、弹力纱、人造毛、亚克力、莱卡等。

1.3 调整低含量纤维的含量允差

新标准对低含量纤维的含量允差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详见表1。当某种纤维含量≤3%时,该纤维的实际含量不得为0;当某种填充物纤维含量≤5%时,该填充物的实际含量不得为0;新标准调整了微量纤维的含量考核方法,规定当产品中某种纤维含量或两种及以上纤维总量≤0.5%时,可不计入总量。如果适用,可标为“含微量XX”,或“含微量其他纤维”。

1.4 调整微量纤维含量的考核

由表1可知,新标准规定当产品中某种纤维含量或两种及以上纤维总量≤0.5%时,可不计入总量。如果适用,可标为“含微量XX”,或“含微量其他纤维”。“如果适用”这里表示某种纤维总量≤0.5%的微量纤维可以标,也可以不标。如果某种纤维标了“含微量其他纤维”,只要某种纤维总量≤0.5%或者没有检出都是允许的;如果某种纤维没有标,实测时发现了微量其他纤维也是允许的。

1.5 明确规定非外露部件可不标注纤维含量

新标准规定服装产品中的非外露部件(衬布、衬垫、内胆布等)可以不标注纤维含量,无论非外露部件面积多大,都可以不标。

1.6 强调纤维含量标签以“中文标识”为准

新标准规定纤维含量标签可同时使用其他语种的文字,但强调应以中文标识为准。

1.7 纤维含量标识符合性的判定

新标准对纤维含量标识符合性的判定进行了修改,将“没有采用纤维的标准名称”改为“没有采用纤维的规范名称”,“规范”二字更准确;新标准还删除了旧标准中的“产品某些主要部分的纤维含量没有标注”。

2 注意事项

新标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漏标纤维的组分;成分标注错误或未标注纤维的规范名称;含量标注错误或未标注含量;漏标里料或填充物等部位成分含量;使用商标名称或商业名称代指纤维名称;中英文标注不一致;内外标标注不一致等。因此,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产品该标注的部位、成分、含量必须标注;必须标注纤维的规范名称;纤维的含量允差在标准允许范围内;纤维的成分和含量与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密切相关。

当遇到关于纤维含量方面的消费维权时,有以下几种情况,才能被认定为欺诈:未标注或标错的成分为产品的主要成分;未标注或标错的成分对产品的质量、价格有较大的影响;未标注或标错的成分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有较大的损害。建议双方解决消费维权的时候,应走法律程序,不要轻易私下赔偿。

3 修改建议

新标准的制定对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本人在研读标准过程中发现了部分问题,特此提出来,供检测人员探讨。

3.1 第6.12条的示例21中,a)“65%羊毛”修改为“65%棉”更合理;b)“63%羊毛”修改为“63%棉”更合理;“30%氨纶”应修改为“3%氨纶”,这样三种纤维的含量总和才为100%。

3.2 第6.14条的示例22中,将“涤纶100”改为“涤纶100%”。

3.3 第6.15条的示例25中,根据纤维名称的标注要求,应将“脚面:棉/涤/锦/氨”改为“脚面:棉/涤纶/锦纶/氨纶”。

3.4 第6.7条的示例10中,将“里料:80%棉/20%锦纶”改为“面料:80%棉/20%锦纶”。

3.5 附录B.4:“至少85%脂基官能团”中的“脂基官能团”表达有误,应修改为“至少85%酯基官能团”。

3.6 第3.2条引用“GB 5296.4―1998 定义3.4”应修改为最新年号的标准:“GB 5296.4―2012定义3.5”。

3.7 第6.10条 “见例18”应修改为统一的表达“见示例18”。

4 结论

新标准主要解决了旧版FZ/T 01053存在的部分不合理问题;针对旧标准执行中所发现的问题修改了对应条款,使标准更具可操作性;补充并细化了部分条款,增加了示例;对部分条款或用词进行明确和优化,以减少生产、销售、检测、执法和消费者之间的理解偏差;对低比例含量和微量纤维的考核进行了调整。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上一篇:我国主导首个ISO丝绸国际标准正式实施 下一篇:甘南藏族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运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