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与科普著作中文化意义的翻译

时间:2022-08-06 05:03:11

互文性与科普著作中文化意义的翻译

摘 要: 科普著作与文学著作一样,在创作时也会运用互文性理论来增添词语色彩和文字效果。本文结合互文性理论和翻译实例,谈论了科普著作中文化意义的翻译。

关键词: 互文性 科普著作 文化意义翻译

科技活动是人类的一项社会活动。参与科技活动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有信仰和偏见、爱好和主张、感情和欲望。从现代修辞学的观点来看,诗人和科学家都是阐释者(interpreter),尽管他们阐释的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当科技工作者在发表某种科学观点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修辞手段来表达他们的心迹[1]。所以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掺用别的文体常用的字句或修辞手段,以增加词语色彩,增强文字效果。例如,在科技著述中,作者常引出某些文学或经典名句来流露或倾诉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使得其中的某些词或句子具有互文性。笔者结合互文性理论谈论科技著述中文化意义的翻译。

一、互文性与文化词翻译的关系

1.互文性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本理论,产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大潮之中,涉及文学的意义生成、文本的阅读与阐释、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及批评家的地位等一系列当代西方文学艺术中的重大问题,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克里斯蒂娃(J.Kristeva)、巴特(R.Barthes)、热奈特(G.Genette)和里法泰尔(M.Riffaterre)等。互文性概念的原型启发大概来源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巴赫金针对它也有一些并不特别清晰的提法,直到克里斯蒂瓦才进一步将它系统地表述为:一个包含了说话者(写作者)、受话者和外部语篇等在内的三维的互文性空间,此后他又进一步将其表述为水平互文和垂直互文等概念[2]。水平性强调的是发话人如何根据别人的话语组织自己的话语以便更好地与别人展开对话,而垂直性互文强调的是一个语篇“充满了其他语篇的片断”,人们在企图理解该语篇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关于这些其他语篇的知识[3]。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无论作为一种创作原理还是阅读方式(译者也是读者),都有重大的意义。

2.与科普翻译密切相关的词语意义有以下四类:概念意义、语境意义、搭配意义、文化意义,本文主要谈词语的文化意义。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障碍,如此才能达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的沟通目的。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植根于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中,都有一些词语或表达方式,反映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具有该民族特有的文化意义。这些词,有的称之为文化词。从英语的文本而言,文化词语较多地寓于: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历史传奇、文学名著、童谣[4]。翻译这种文化词,必须特别小心,要避免文化误读。如,She is a cat.如果译成:“她是一只猫。”就没有把cat在英语里的文化意义译出来。因为cat在英语中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亲密伙伴,所以它是邪恶的象征。由此,这句话应译成“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可见,文化意义与互文性有很大的关系。

二、互文性与文化词的翻译

文化中的互文意义要想在译文中体现,不仅要求译者要广泛阅读,知识面广,能敏锐地意识到原文中的互文意义,而且要注意在具体操作上,原文的互文性一般不可能全部反映在译文中,过于复杂而隐晦的互文关系会影响到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所以,保持译文中互文性的适当比例是一种基本的翻译策略。[2]以下结合互文性理论和实例谈一下科普著作中文化词的翻译。

例1.A good surgeon must have an eagle’s eye,a lion’s heart and a lady’s hand.

原译: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应该具备鹰眼、狮心和女人的手。

改译: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应具有老鹰一样明亮的眼睛,狮子一样大的胆子和女人一样灵巧的双手。

分析:原译只是译词,对“鹰眼”、“狮心”和“女人的手”,只译出了字面意思,没有把原文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意义的缺失,并且易使读者产生迷惑。笔者认为,要不引起译文读者的误解,就像改译一样,应尽可能用“专名(喻体)+解释”的方法,这样既保留了原语的文化和风格,又保留了“鹰眼”、“狮心”和“女人的手”的比喻,并分别在前面加上了“明亮的”、“大的”和“灵巧的”形容词表达了喻义。lion与西方童话故事中被尊为百兽之王的狮子存在互文指涉。狮子的形象是勇敢、有气势、威严的。如英语中就有as brave as a lion之说。

例2.Is cloning technology becoming the sword of Damocles to human beings?

原译:克隆技术是否正日益成为人类安全无时不在的威胁呢?

改译:克隆技术是否正日益成为人类头顶上的一柄达摩克力斯剑,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安全呢?

分析:原译只是译了意思,改译用了“专名+解释”的方法,保留了源语的文化内涵。Damocles实际上与一英语典故存在互文指涉。达摩克里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比喻临头的危险,源于希腊传说。此典出于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故事:公元前四世纪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公元前430-367)打击了贵族势力,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权,但遭到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对,这使他感到虽然权力很大,但地位却不可靠。有一次他向宠臣达摩克利斯谈了这个问题,并且用形象的办法向他表明自己的看法。他为了满足一下宠臣达摩克利斯的贪欲,把宫殿交托给他,并赋予他有完全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任何欲望。这个追求虚荣、热中势利的达摩克利斯在大庆宴会时,抬头看到在自己的坐位上方天花板下,沉甸甸地倒悬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柄只有一根马鬃系着,眼看就要掉在头上,吓得他离席而逃。这时迪奥尼修斯王便走出来说道:“(达摩克利斯头上)这把利剑就是每分钟都在威胁王的危险象征,至于王的幸福和安乐,只不过是外表的现象而已。”后引申为做坏事的人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惩罚。至于“达摩克里斯之剑”在科普著作中是否需要进一步加注说明,笔者认为改译的处理方式就可以了。在别的文体和考虑到读者对象时可视情况而定。

例3.Over the sea where Odysseus①wandered for a decade,the Rome-Beirut comet②whispers its way within the hour.And above that,the closer satellites sp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roy③and Ithaca④in less than a minute.

奥德修斯当年漂泊了十年的海洋,如今罗马―贝鲁特彗星号飞机在一小时之内就能悄无声息地从海面上空掠过;更有甚者,离地球较近的那些卫星,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就能飞跃从特洛伊到阿提克岛之间的距离。

分析:句中提到的人命Odysseus和地名Troy和Ithaca具有互文性,译文采用了译词加注释的方法,航班名the Rome-Beirut comet则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在后面加了“航班”一词。

①Odysseus:奥德修斯,荷马史诗《伊利亚德》和《奥德赛》中的主人翁,特洛伊战争后在海上漂泊了十年才回到故乡阿提刻岛。

②Rome-Beirut comet:罗马到贝鲁特的飞机航班名称。

③Troy:特洛伊,古代希腊王国之一,现在土耳其境内。

④Ithaca:阿提刻岛,是希腊西南部的一个半岛,雅典城所在地,奥德修斯的故乡。

例4.The babel of their plan to invent a 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must terror to the ground.

他们想发明永动机的计划,纯粹是空想,到头来必然是落空。

句中的Babel具有互文意义,需要从其他文本中推断出来。Babel(巴别),古城门,意为“上帝之门”。传说远古时,世人语言相通。他们由西东迁至示拿,见一平原,便在那里筑城,并要修建一座通天塔the Tower of Babel。上帝深怕世人会像神一样无所不能,不等他们把塔建成,便弄乱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不能交流,并将他们分散到世界各地去。这样,城和塔都未建成。西方文学中用此典来比喻“混乱的情况”或“空想的计划”。笔者认为,如果译者不知道这一典故,就很难把Babel的准确意思译出。而且为了满足不同的读者群,最好再加一注释。

三、结语

科普文体是科技文体的一个支派,是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的写作体裁。因为科普文章的目的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所以除科学性之外还具有文学性。科技翻译并不像一条传送带,把科技信息从这一头输送到另一头就算完事(某些科技资料的翻译确实如此,但不能以偏盖概),没有什么创造性,就无艺术性可言。科普文章中具有互文意义的词语或句子,应该像文学作品中这类词语或句子一样,在翻译成译入语时,要求译者运用互文性理论使其互文意义得以在译入语中体现出来,以免造成语意缺失,甚至是误译。另外,处理翻译中遇到的互文性问题,说到底是译者的文化修养问题。要求译者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杂家。他应当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在平时应尽可能积累有关本国和外国的各方面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预贮的信息愈多愈广,对翻译就愈有好处,遇到问题时就不至于捉襟见肘或无从下手。当然,一个人不管怎么见多识广,总不能全知全能,总会遇到一些不了解、不熟悉的文字因缘,这就要本着对原作和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勤查多问,力求弄清来龙去脉。至于是否形诸文字,如在译文中作适当减译或另行加注,则需审慎斟酌,不可一概而论[5]。

参考文献:

[1]方梦之.翻译中科学和艺术的再现――兼评《科技翻译的艺术性及其艺术论》[J].外国语,2002,(2):49.

[2]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4,233.

[3]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27.

[4]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94.

[5]杨衍松.互文性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4,(4):13.

上一篇:当代艺术的视觉形象设计 下一篇: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