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建设基础综合布线的应用

时间:2022-08-06 04:21:50

网络建设基础综合布线的应用

随着数据中心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网络平台的物理载体,其结构设计与工程实施的优化程度,对网络传输、存储及应用系统运行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对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需求进行认真分析,提供优化的、具有良好扩展性的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是数据中心机房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布线系统的发展历程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互相推动的。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产品性能与网络系统的架构、服务器系统的变化以及网络带宽的需求是相互适应的。目前,综合布线系统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广域网络的通信协议主要采用DDN、帧中继、X.25等协议,局域网按照10Mb带宽需求进行建设。这一时期,综合布线系统有以下特点:1.信息点比较分散,以TO方式分布在地板下较为常见,这与当时的服务器大多为塔式服务器有关;2.传输介质采用三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带宽要求较低,甚至采用大对数线缆作为汇聚布线主干;3.模块端口密度比较小,光信息点数量少,多采用2芯或4芯光纤传输。

第二阶段,随着广域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信基础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域网通信协议SDH、ATM技术大量应用,100Mb局域网已经成为主流,并且塔式服务器逐渐被机架式服务器所替代。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出现新的特点:1.机架式服务器的集中部署,导致信息点开始集中;2.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成为主要的传输介质。

前两个时期的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基本铺设在隐蔽空间。随着业务系统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的扩展变得困难,并且运行维护工作复杂。日积月累,布线系统线缆在隐蔽空间内纵横交错,乱作一团,形成安全隐患。

第三阶段,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标准不断提高,与此相适应,综合布线系统也发展到新的高度。1.布线系统进行功能分区设计,根据业务系统架构,按照网络、服务器、存储等进行结构化分设计。2.千兆局域网标准,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成为主要传输介质。3.信息点大量增加。随着数据大集中的趋势,光存储网络已成为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由此带来光纤布线系统规范化设计要求。4.采用无吊顶机房设计,开放式桥架,上走线方式,提供良好的扩展性和维护便利性。5.TO、CP、HD布线方式混合采用。网络平台的集成方式不同、投资预算不同、进驻设备多样化及部署要求不同,促使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不同的方式以满足业务系统实际需求。6.对布线产品的品牌、性能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布线工程中面临的问题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机房工程中的一个分项工程,在相关设计规范中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但是,其作为网络系统平台的物理承载者,网络系统平台的产品提供商或集成商对综合布线工程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功能性的需求提出并不代表合理的工程技术实现。

1.布线需求不明确 布线需求不明确,信息点数量、类别、分布无法有效量化,这是布线工程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一个数据中心机房,信息系统规划可能有,但是设备没有选型,部署方式没有确定,这使布线工程的设计和实现变得很困难。按照哪种标准去设计?怎样结构化分区?一种可能的选择是按照规范要求,适当预留,采用开放式的布线结构,保证综合布线系统良好的扩展性。

2.布线需求出现重大变更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应用到布线工程,毫不为过。布线系统是为网络系统平台服务的,根据网络系统平台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是必须完成的工作。在布线系统扩展性良好的情况下,需求变更导致的工程技术实现或许并不困难,但是对整体工程进度、工程效果会造成影响,可能会造成部分投资的浪费。

3.如何合理结构化设计 怎样进行结构化布线设计,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特别对于弱电列头柜,我们应该采用哪种部署方式?如果采用CP方式,它维护比较简单,但是一条信息通道至少经过三次跳接来完成,而且部署工程量比较大,尤其在光信息点大量分布的情况下,这种部署方式工程造价很高。如果采用HD方式,信息通道衰减小,工程造价会降低。但是如何合理分布HD设备,实现整个信息通道的优化,这个设计工作量比较大。并且,HD设备的部署设计与用户方网络系统平台方案密切相关,需求要非常明确,设备选型比较准确。但是,采用HD方式,网络汇聚设备比较分散,管理上会有所不便。

采用CP方式还是HD方式?从工程上评估,有一个角度,但是从用户角度评估,可能有另外一个角度,哪种方式更好还是兼而有之,实际工程中,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

布线系统的综合应用

随着虚拟化、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物联网概念的兴起,数据中心产业蓬勃发展。一个数据中心,机房跨区域分布在不同楼层、不同楼宇,甚至遍布整个园区。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平台,广义上已不仅仅是业务系统网络,还应包括监控系统网络、安防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网络系统平台的物理承载者,要从满足整个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平台的需求出发,实现布线资源共享,推动数字化、规范化发展,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

上一篇:县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 下一篇:数据中心绿色布线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