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主心骨 唱响主旋律

时间:2022-08-06 03:08:46

通过一年的“走转改”活动实践,北京电视台得到了很多收获和启发,我印象最深的收获就是锻炼了队伍;印象最深的启发就是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先说印象最深的收获。在活动中,我们强调把心交给观众,以爱写爱,动员广大编辑、记者、主持人“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采写“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鲜活新闻。在今年的“续写雷锋日记”、“幸福绽放”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以及《身边·生命缘》等特别节目中,一批批记者带着感情走基层,带着思考做节目,工作作风明显改变。特别是在今年“7·21”暴雨采访中,很多年轻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涉水采访,一连数日蹲守重灾区,及时将抗洪抢险的第一手画面传递出来。年轻记者也在大灾大考中经历了快速成长。人才是最高贵的财富,“走转改”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磨砺了年轻记者,锻炼了采编队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得到了增强。

再说印象最深的启发。“走转改”活动就是要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更好地发挥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2011年6月,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栏目开设“12345 需求与反馈”专栏,一年来,共帮助市民解决实际问题130多个,“12345”受理市民来电诉求量同比增加三成,每天傍晚《北京新闻》播出时段成了“12345”电话受理高峰期。

按照和市委宣传部部署,迎接十“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即将启动。主流媒体责任重大,电视台将责无旁贷地投入这次主题采访活动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领导走基层的带头示范作用

北京电视台曾先后两次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了和市委宣传部有关精神,成立了北京电视台迎接十“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领导小组。全台相关节目中心也成立了各自领导小组。我们强调,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全程参与,重点选题亲自把关,带头“走转改”。新闻节目中心已经安排分管主任轮流带队,和采编部门科组长及记者一道,深入基层采访报道。

第二,加强宣传统筹和资源共享,形成全台大合唱

根据要求,全台统一协调安排主题采访和节目播出,9月11日起,《北京新闻》栏目推出“基层看变化 喜迎十”的大型系列报道,并配发开篇词、评论和新闻链接;北京卫视《身边·蹲点日记》、《好人故事》等栏目将推出“喜迎十”特别节目,相关频道都将陆续开设迎接十专栏,并推出迎接十“走转改”特别节目。我们要求各节目中心的相关重点选题要及时上报总编室,打破部门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全台一盘棋。

第三,加强舆论引导,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要在主题采访活动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记者要善于在基层中加强题材预判,选取有望解决的题材展开报道,按照中央的政策,坚持正确的新闻观,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第四,加强宣传创新,增强主题宣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在主题宣传、典型宣传中,我们倡导报道主题、报道视角、报道手法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从百姓身边事入手,找准国计民生的结合点,实现“走转改”报道效益最大化。在内容层面,从个体的报道拓展到群体的报道,由关注个人命运进一步扩展到关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大局,更加注重报道的新闻性;在表现形式层面,综合运用故事化讲述、调查式报道、创新性编排、新技术形式等多种手法,提供生动活泼的新闻报道。

第五,加强机制建设,深入践行“走转改”

我们将把“走转改”工作纳入现行绩效考核体系,还将出台新的激励措施,建立健全蹲点调研、激励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机制。

在迎接十“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北京电视台坚持主心骨,唱响主旋律,掌握主动权,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上一篇:夸夸我们站点的“四朵金花” 下一篇:习练下颏微收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