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农村金融制度构建

时间:2022-08-06 02:36:38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农村金融制度构建

[摘要]本文在概括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由来的基础上,指出农村金融机构在三农转型的情况下,要及早看到这些新变化和新发展所产生的新需求,快速调整发展战略。提前做准备,最后提出基于低碳经济的农村金融制度构建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 农村金融

党的十七大报告一改传统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金融业应将金融服务拓展到低碳经济的各个层面,要通过积极开发低碳信贷、低碳保险、低碳证券等低碳金融产品及服务,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支持企业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同时还要为企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供金融帮助。发展低碳经济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既要发挥好大中企业的作用,也更要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农户等众多草根经济体的作用。当前制约中国草根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融资难问题,解决融资难的主要措施是大力建设与发展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低碳农村金融制度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欧洲国家提出的,他们在《绿色的春天》一书中呼吁人类的发展应该由原来工业化时期的高碳经济向后工业化时代的低碳经济转变。

低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碳金融是―个新生事物,我们把碳金融分解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低碳,一个是金融。实际上碳金融就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融合。如果中国掌握了碳金融的发展主导权,我们国家有可能在全球产业分工和金融分工的舞台上实现双赢。碳金融既是实体经济也是虚拟经济的结合点,所以碳金融在促进金融市场深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中国可能会向3E模式发展,所谓3E指的是经济、环境和能源。以往的经济模式都是单一的,就是经济增长,后工业国家中各个国家都要向3E转型。

低碳农村金融制度的内涵应至少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低碳农村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企业管理制度;三是低碳化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生态:四是既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又符合我国三农实际情况的低碳农村金融政策。

二、碳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转型意义重大

中国的碳减排量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二,建立中国的碳金融体系已迫在眉睫。低碳经济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需求,同时也为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1、发展低碳经济。农村金融大有可为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绿色信贷”来大力促进农村低碳经济发展,比如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几年前就加入了支持低碳经济的行列,发放可再生能源贷款,向节能减排实行倾斜贷款,重点扶持环保项目等等。另外,银行可以创新引领“低碳金融”新风尚,比如目前多家银行已推出低碳信用卡,每笔刷卡都产生减排效应,采用电子化账单,减少了纸质账单在制作和邮寄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还为持卡人测算自身碳排放量、购买碳减排量提供了便利。

2、碳金融有利于优化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结构

碳金融作为金融体系创新的载体,有利于优化我国金融体系结构、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水平。碳金融作为一项全新的业务。需要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运作模式,客观上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

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

近年来,农村金融形成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即在农村地区营业的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九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一个力图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之中。此外,民间金融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特征为:一是分散,单笔的额度小;二是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难以获得借款人详细的资信状况;三是家庭资产的变现能力不足,农户所拥有的房产、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木、牲畜以及农机具资产很难变现和扭转,导致信贷需求缺乏有效第二保障。上述需求特征直接导致农村两高一低,交易成本和系统性风险高、回报低。对网点相对有限的金融机构而言,由于抵抗风险能力较差,农村金融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都比较高,所以成本高,风险难以有效防控,导致农村金融业务的总体回报率比较低。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的困境不是单个金融机构能够解决的,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加以解决。

四、当前农村金融面临的低碳困境

1、我国的碳金融制度不完善,碳金融体系及相关配套措施发展滞后

迄今为止,我国金融业的碳金融活动主要是各类“绿色信贷”业务,CDM项目建设才刚刚起步,金融业介入不深。碳金融体系不健全,对CDM和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进入我国的,在我国传播的时间有限,国内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同时,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利润空间、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操作方法以及项目开发、审批等尚不熟悉。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不仅会面临基本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还会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在对碳金融业务没有较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不敢贸然介入其中。目前,除了少数商业银行关注碳金融之外,其他金融机构鲜有涉足。目前中国的碳金融产品种类单一,碳绿色信贷尽管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障碍,绿色信贷的标准现在还比较容易混淆,没有统一的界定。各家金融机构也缺乏具体的信贷工作制度,缺乏环境评价标准,缺乏执行绿色信贷的专门机构。

2、低碳项目所带来的环境贡献无法外化为经济效益

在现有财务监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下,无法体现可再生性能源等低碳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可再生性能源项目的投产所带来的减排效应、环境保护效应无法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经济收益。众所周知,以风电、光电、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人类社会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减轻对化石燃料需求与依赖、降低一次能源生产环节碳排放总量的主要手段。但受技术水平、自然条件和电网现状等客观因素所限,上述形式投资项目的收益表现无法与传统煤电、气电相比。尽管不同国家都有政策扶持,但其在项目融资等环节的确有着先天的劣势,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突出。

3、农村金融机构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关注优先于社会效益

我国目前已经完成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整体改制工作,在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引下,年初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国家重点扶植产业发放了千亿数量级的贷款,为经济发

展注入了流动性资金,其投向选择也体现了国家统筹的总体意志。但需要关注的是,在现有金融监管与运行体系下,农村金融机构无法分担应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农村金融机构对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的强调,以及证券市场对企业实现利润的双重压力,使得低碳经济相关项目面临较为严苛的债权融资环境。

4、农村金融机构的着力点不明确

第一,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很清楚,农民拿着土地承包地去抵押,有多少金融机构愿意接受。现在国内正在对这方面进行探索,比如辽宁有的地方拿着土地抵押,一亩地就抵三百元,实际上是拿土地的收益作抵押。虽然我们在探索,也在探索中形成共识。但是在短期之内,希望通过土地承包权的抵押来解决农民贷款难是不现实的。

第二,金融机构没有放贷的内部冲动。从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涉农贷款的不良率是7.4%(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去年涉农贷款的不良率数据得出),工业贷款不良率是2.29%,大企业的贷款不良率是1.15%,中小企业的不良率是4.5%,这说明我国农业涉农贷款不良率的比例太大。如果发放一百元的贷款,有7.4元可能收不回来,那利息就更难回收了。如果把现在的综合损失率放在8%,那收回来的利息是7.3元多,如果我们不计算资金成本的话,正好可以覆盖7.496的损失部分。这就表明,要使金融机构愿意放贷,就必须有人把这个损失填补起来,那就只能依靠财税政策。如果我我们加大涉农贷款的税收优惠和风险。补偿,那每个机构都会愿意去放贷。

5、收益的最大获得者并非代价的最大承担者

例如,一个污染企业在农村办了厂,企业所有者和地方政府都从厂房开办中得到了收益,但是污染却由全社会承担,尤其是厂房所在区域的居民。因此,要让收益的获得者承担最终代价,才能有效遏制污染。这个机制体现在生态农业上就是让创造了正外部性的生产者获得更多的收益。

五、构建基于低碳经济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具体途径

1、开拓多类型的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

发展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应拓宽融资方式,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作用。完善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功能完备、分工合作、竞争适度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除充分利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外,还要探索利用证券市场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问题,探索发展农业生产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解决农村低碳科技投入中的风险资金问题。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最广泛活跃的群体,必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的主体。因此,抓住低碳经济市场主体,也就抓住了自主创新和中小企业两大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也就抓住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2、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促进低碳订单农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开展与订单农业相结合的农村信贷产品创新,要加快发展农产品的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的新品种,完善市场的品种结构,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鼓励发展以低碳订单农业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

3、完善法律法规来规范农村碳金融的发展

现在国内有关的碳金融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碳金融参与主体的权利保护和义务约束也缺乏相应的准则。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碳金融的发展,必然影响碳金融业务的开展,同时会进一步制约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协调,要制定和完善碳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操作办法,用法律法规来保障这个市场的规范化。

4、放手发展区域性小型金融机构,完善小额贷款服务机制

现在的农村金融体系就好像是―个人只有主动脉,而没有毛细血管,因此金融血液输送不到小型、微型的金融服务上去。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为小企业、个体户们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的金融体系。所以,今年金融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应该把建立区域型小型金融机构作为一个重点。现在中国大型的商业银行状况比较好,也已经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了调整的改革。但是除了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中小型银行或者专门为小企业、个体户、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明显滞后,在银行结构里面成为―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应该有所差异,贫困农区以政策性金融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传统农区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大力发展互助金融;发展地区要加快发展村镇银行等小型商业性农村机构;现代农区以商业性金融为主。

5、政策激励商业金融发展涉农低碳业务

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给予涉农金融业务补助,让商业金融机构主动拓展农村市场,积极开展涉农业务,增加农业信贷的资金总量。可以对部分涉农业务少征营业税,借鉴法国的经验,对优惠贷款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差额部分由政府进行补贴。建立向农业倾斜的信贷激励机制,对积极支持农业发展而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的农业金融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从利益上鼓励金融部门增加农业信贷投入,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提高支农收益,增强金融初构开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

经过调研,目前很多地方额度在1-10万的微小贷款,其基本运营平均成本大体是7%,融资成本5%~6%,加起来总体成本是11%,因此贷款利率在12%之上才有利润。目前中国微小贷款利率在12%~18%。面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运营中长期出现的亏损困境,政府应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助。印尼的经验是,印尼人民银行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净损失,在核销的时候政府补贴70%,机构只要承担30%。

6、发行碳债券是金融创新支撑低碳经济的最佳突破口

碳债券是指政府、企业为筹集低碳经济项目资金而向投资者发行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其杨C特点是将低碳项目的CDM收入与债券利率水平挂钩。碳债券根据发行主体可以分为碳国债和碳企业债券。

碳债券的本质

种债券,符合现行金融体系下的运作要求。能满易双方的投融资需求、满足政府大力推动低碳经济的导向性需求、满足项目投资者弥补回报率低于传统市场平均水平的需求、满足债券购买者主动承担应对全球环境变化责任的需求。另一方面,碳债券又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投向十分明确,紧紧围绕可再生性能源进行投资;其次,可以采取固定利率加浮动利率的产品设计,将CDM收入中的一定比例用于浮动利息的支付,实现了项目投资者与债券投资者对于CDM收益的分享;最后,碳债券对于包括CDM交易市场在内的新型虚拟交易市场有扩容的作用,它的大规模发行将最终促进整个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向低碳经济导向下的新型市场转变。

上一篇:构建科学的教师绩效考评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外包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