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融入班级管理

时间:2022-08-06 12:58:30

将爱融入班级管理

摘 要: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既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育人工作。

关键词:中学;教师;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64-01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既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育人工作。老师每天都会有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仿佛弹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而交响曲的主旋律就是师生之间真诚的爱。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一个好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向他们灌输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向他们讲述中外伟人名人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班队活动课上,让他们把平时发生的互不相让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大家评论是非,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

在我们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学习差,品德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视,其实他们更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和帮助。因为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老师父母的指责,同学们的奚落。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善待差生,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和信心。金子要有阳光的照耀才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问题学生”更需要老师为他们创造更多的闪光机会。对待差生,我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加强对他们学业上的辅导,经常抽空,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耐心地、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直到他们弄懂为止,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我注重从情感入手,从生活和学习上多关心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用自己的爱心转化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在我接手的一个班里,有这样一位非常特殊的学生:他一般不能按时完成 作业 ,上课纪律也是非常差。在我看来,他犹如一张白纸那样,是空白的。由于新接手此班还无暇顾及此生。在一节课上,我不假思索的说了句:“有些人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没想到的是,全班的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位学生。也许是因为那么多双眼睛的缘故,他突然“唰”地满脸通红,一直红到脖子,我看了,意识到这句话对他的影响有多大,虽然他已经是班里习以为然的被批焦点了,但是,这次,他无语了,只是那么低着头,好像要窒息了。“但是,徐亚桐你还是有的救的哦,只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听课,好好做作业,以后一定能让人刮目相看的。”这句话还是从我口里脱口而出,全班还是把目光献给了他,他明显有点很尴尬的样子。这次流露出的是感激的眼神,我知道,他是在感谢我为他解围。课后,我还专门对他进行了家访取得了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此后的每节课,他尽管听的很吃力,有时还是会开小差,但是,他变了,开始听课了,开始提问了,有时还会主动来寻求帮助。他在进步,这就足够了,只要好好引导,他会出色的。我为他的点滴进步感到骄傲。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教,在成长方面往往会出现偏差。他们有的在校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低下,有的不务正业、打架斗殴,有的性格孤僻、不善交际,有的自由散漫、花钱大方,所有这些,若不及时纠正、引导,必将会使这些孩子走入歧途。我在每学期开学初,先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情况,例如家中是父母一方在外打工,还是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孩子现在与谁在一起生活,孩子的父母在什么地方打工,委托谁在照看孩子,孩子父母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等等都要详细地弄清楚,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教育和及时处理在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这些孩子进行长期观察,利用闲暇时间对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法制、道德品质等教育,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在教育他们时,我处处充满了对他们的关爱,我觉得应该用一份爱心去关心每一位留守儿童,让他们不觉得寂寞、无助。我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就是他们的亲人,要鼓励孩子有事要及时对老师说,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以填补孩子的亲情饥渴,使孩子感到自己就是他最可信赖的人。记得刚刚接手六年级的时候,就发现这个班有个很特别的孩子,他叫赵放性格很孤僻,平时很少说话,课堂上更别说回答问题了,要求小组讨论的时候,别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热烈,他总是睁着那双大眼睛呆呆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下课铃一响,学生们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出了教室,尽情的玩耍,游戏。而他依旧在教室里闷闷的一言不发,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发觉这种情况,我及时进行了家访,从他爷爷奶奶谈话中,我了解到他是家中独子,从小父母就没有给过他多少的自由的空间,总是担心孩子在外面有危险,所以总把孩子“圈”在家里,孩子独处的时间太长。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因此总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不合群也显得分外孤单。了解到这些后课堂上我就留心的为他创造机会,学生喜欢读课文,当有读书的机会时我就点名他来读,每每此时他都是非常紧张,脸红的不得了,不敢看我的眼睛,总感觉他和大家之间离得好远。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发现他竟然出现在乒乓球台前,而且球技不错。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我想和他来一场比赛。于是我走上前去说:“赵放让老师和打你打一场怎么样。”他一看到我,脸又开始红了,刚刚的神采消失的无影无踪,眼睛里写满了问号,看来他是很怕我的。于是我微笑的开导他:“课堂上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下课了我们就是朋友,难道朋友之间就不能打一场乒乓球吗?”听了我这番真诚话语,他终于拿起了球拍。在同学们的加油助威下,他越打越猛,结果我输了,但是很高兴,因为我看到了他自信的一面。因为这次比赛他成了班级的焦点人物,他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在班上他也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面对留守儿童,请多一些等待!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启示 下一篇:智慧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