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性教学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1 10:49:50

视觉性教学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视觉文化逐渐崛起。在初中数学中,充分地利用图片、实物、演示、Flash、PPT等视觉性教学资源,有助于初中学生形成鲜明的事物表象,从而为他们抽象思维的形成奠定感官的认识基础。应用视觉性教学资源,要重视图片的意蕴阐述,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实物的具体方法,要注重演示过程的控制与结论的生成,更要充分运用电子白板、Flash、PPT所营造的多维视角,帮助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

关键词:视觉资源;初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43-01

数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抽象表达。数学的来源决定了它的实用性,数学的抽象表达又使得感性思维占优势的初中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必须利用中学生感性思维站优势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应用视觉性教学资源,以帮助初中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感性的表象中,归纳、概括出抽象的概念,发展数学思维,形成空间观念。那什么是视觉性教学资源?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视觉性教学资源呢?这是我今天要简单探讨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视觉性教学资源

所谓视觉性教学资源资源,顾名思义就是指用视觉可以感知的,能被运用于教学中的素材,如图片,实物,表演,Flas、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白板承载的内容。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视觉性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丰富学生的感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深入发展。

二、巧妙利用视觉性教学资源

1、图片添精彩

图片是由由图形、图像等构成的平面媒体,它是最容易获得的视觉性教学资源。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图片一类是课本上的插图,另一类则是有教师和学生自己出于教学或学习需要而准备的图片。课本上的插图我们可以用来导课、启思、克难、释疑,还可以用来促德育、促情感、促兴趣、促创新。教师和学生自己准备的图片则是完成教学必不可少的补充。这类图片选用时要注意清晰度以及图片的呈现方式,即打印呈现还是多媒体呈现。精致的图片为数学课堂插上了灵动翅膀,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对抽象的概念进行了深度理解。

如在对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我事先用彩印机打印了讲究轴对称的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中国建筑的图片,色彩斑斓的蝴蝶的图片等,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粘贴了这些精心准备的美妙图片,让学生认真观赏说出图片的共性。这一过程,不仅是使学生发现了、归纳总结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还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美好的图片欣赏中,学生获得知识、理解概念、陶冶情操,这怎能不是一个快乐的课堂。

2、实物进课堂

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是以他们已有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可受年龄及生活经历所限,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相对却是贫乏的。加上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相对不够发达,当需要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时,他们常常会感觉无所适从。这时,我们就可以将一些实物引进课堂,让学生借助实物鲜明生动、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将具体的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充分理解抽象的感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如在教授初中教学“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一抽象概念时,我没有用一般老师常用的绘图法或是多媒体展示法,而是在上课前就用学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准备药盒、擀面杖、跳棋、篮球(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实物,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分成4组,边巡视边指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认真观察这些实物,然后让各小组选出一人黑板上画出平面图形,最后师生共同得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这样不仅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而且完整无误地理解了“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一抽象概念。由于概念的得出是亲身经历的,会记忆更深刻。

3、Flash、PPT显威力

我们常用Flash和PPT辅助教学,最现实的原因是它们是集声光电为一体的,Flash和PPT给学生呈现的往往是视觉盛宴,当然它的冲击力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有听觉上的。Flash和PPT可以再现或者重构一个消失的或者虚拟的世界,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有趣。

如在教学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这一知识点时,虽然学生对各种图形已经非常了解,可一旦旋转后平移,他们就有些把握不准。这时候就可以利用PPT的自定义动画,使扇形自左飞入,旋转半周,然后按照事先设定的叠放次序将所要平移的扇形的缓缓地沿着设定的方向移动,这让学生加深了对旋转和平移特征的掌握。在学习 sinX 和 cosX 等函数的性质是,则完全可以利用 Flash 软件制作可随参数变化随时变动函数图象,在观察函数凸显随着参数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对函数的性质有了全面的掌握。

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视觉性资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最适用的方法。只要让学生占有了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他们的思维才会走向理性。为了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视觉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孙焕昭.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73-74

[2] 胡启宙.孙庆括.后课改时期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J].江苏教育科学.2014(13).

[3] 班 琼.杨皓翔.传统视觉资源在现代设计教学中的融合运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113-115

上一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寻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注重情感教育渗透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