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型社会与高等教育的使命

时间:2022-08-06 12:46:09

论学习型社会与高等教育的使命

[摘要]学习型社会是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学习型组织普遍存在的社会性学习的社会。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担负着传播先进的学习理念、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者创新的观念和能力的伟大历史使命和任务。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使命

[作者简介]王雅卓,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师,在读硕士生,河北石家庄0500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2―0214―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阐述教育目标时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p20这是中共中央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能否快速提高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和基本特征

(一)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的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想。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思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学习化社会作了描述:“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这种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2](p15)也就是说,在未来社会里,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

(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一个人人需要接受终身教育、人人都能随时享受到各种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学习型社会里,学习和教育都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便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1.学习是一种终身活动。人们常讲:“活到老,学到老。”过去,这似乎只是一种勉励,而在学习型社会中,这句话将成为人们学习状况的真实写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和生活变化的需要,学习必须伴随人们的一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

2.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的主动要求。学习型社会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在这里,人的主体作用将得到极大的重视与提升。社会成员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习不再是社会成员被动的义务,而是他们的一种主动需求。他们把学习看成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3.学习型组织普遍存在。传统型社会里的学习主要在学校里进行,学习多表现为学习者的个体行为。在学习型社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习型组织的出现。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等的总称。它的特点是,善于营造学习气氛、注重发掘成员学习潜能、激发成员学习兴趣等。在组织学习中,成员间资源共用、经验共享、方法互补、观念互动,从而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态度的改善。

4.学习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在学习型社会中,一次性学校“充电”、一生在一种工作中“放电”的时代成为历史。每个社会成员都是正在学习的人,学习的动力已经不再来自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而是全民的需要;学习的主体已不再局限于某些特定个人(学生)而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条件和氛围的创造不仅需要个人的付出,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习的内容更强调时代性和社会性。每个人,不论男人或女人、老人或儿童,或者其他背景不同的人都有同等的学习机会。

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教育担负的历史使命

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重要使命。我国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这既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社会发展进程表明,高等教育具有充沛的活力和促进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没有高等教育提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确保可持续发展。在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中,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传播先进的学习理念,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习者创新的观念和能力的伟大历史使命和任务。

(一)传播先进的学习理念。学习理念是指学习者在对学习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学习的态度和理性信念。高等院校作为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策源地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它所传播的理念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传播开放的学习理念、自主的学习理念和面向未来的学习理念。

1.开放的学习理念。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崇尚学习、尊重知识的社会,每个社会成员在这里都能享受到平等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对学习者的资格、时间、空间、毕业条件等方面设定了许多条件,这对学习者构成了一定的限制和障碍。因此,高等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模式,开辟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比如建立学分累计、转移和各高校学分互通制度,实行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学生只要累计完成学校规定的总学分就可以拿到文凭或学位。

2.自主的学习理念。学习型社会中,人的主体作用将得到极大的重视与提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主体,学习者可以更多地根据自己的理想、愿望、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以及能力、性格、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提供建议并在具体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和推动作用。

3.面向未来的学习理念。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有很大区别,它的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让学习者单纯牢记一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等院校的学习活动不应以解决已发生的问题为出发点,而是以解决未来的或将要发生的问题为出发点,学校要鼓励学习者关注和追踪前沿问题,紧跟社会发展实际进行研究和创新。

(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人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力、智力、自然力、社会能力、潜能、现实能力等不同类型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能力是一个人首要的能力,它制约着人其他诸多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如果把学习型社会之前人们的学习称为维持性学习的话,那么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创新

性学习。维持性学习的作用在于通过获取现有的知识、经验,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问题的能力,即“学会”;而创新性学习的作用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即“会学”。创新性学习是人们在学习型社会中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1.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相对缓慢,人类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来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逐渐形成了维持性学习的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竞争更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需要在众多的信息中迅速甄别,抢先占有有价值的信息,充分整合。仅仅依靠原有的思维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完善和深化原有的思维方法,不断学习新的思维方法,尤其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

2.运用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型社会是以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为产生的条件和基础的。传统的社会也需要学习,由于当时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有限,人们对学习方法重视程度不高,随着科技革命的发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人类社会获得的知识正以每七八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而未来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将更快。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和总结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最新科技成果为我们获取知识服务。

(三)培养学习者创新的观念和能力。学习型社会注重观念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每一种社会都有其相应的观念和意识,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和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一系列新的观念和意识也必将随之产生,正如邓聿文先生在《中国学习型社会建设》一书中所讲:这种观念逐渐会潜化为人们深层的意识。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一个‘活’字。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活的知识观,不再只关注死知识,更注重知识的发展和更新;二是活的信息观,重视信息的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三是活的学习观,即不把学习看成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在变化发展中学、随时学、终身学;四是活的人才观,重视的不仅是人已经具备的技能,更重视一个人学习创新的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五是活的资源观,重视可发展的资源,特别重视人力资源;六是活的组织观,重视组织的弹性、适应性、可调性,组织机构内部的等级观念和严格界限观念要淡化[3]。总之,学习型社会与创新观念密不可分。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p12)在学习型社会中,创新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没有创新能力就意味着自甘落后,没有创新能力就意味着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永远处于劣势。因此,高等教育必须突出创新,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转变,积极拓宽学习者的视野,创造有利于激发他们灵感的环境,培养出符合学习型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邓聿文,等.中国学习型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徐凌霄,陈国忠.学习型社会与高校的使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6]李兴业.试论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7]王廷广.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学习型社会[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1).

上一篇:对脐带血的民事法律规制 下一篇:民办高校强化网络德育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