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

时间:2022-08-06 12:09:59

老年人常见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

作者简介:丁祖烈,女,1973年出生,大专,主管护师,从事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周莉,女,1973年出生,大专,主管护师,从事危重病护理工作。

【摘要】老年人作为一个相对弱势且迅速扩大的群体,其身心健康和生活保障问题日显突出。对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隐患如跌倒、中毒、运动不科学、饮食不合理等安全隐患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相对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安全隐患;防护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72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45-02

安全是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衰老,五官、躯干及四肢的功能均减退,各脏器的功能也逐渐降低,如出现耳聋眼花、腰弯背驼、语言、行动缓慢、骨质疏松、消化能力差及抵抗力差等,以上这些常可影响老年人的安全。这里所讲的安全问题,不是疾病本身所引起的危险,而是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造成的一些意外,如果我们能预先做好一些预防措施,很多意外是可以防止发生的。下面仅就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分析如下:

1.影响老年人安全的因素

1.1老年人自身因素。

1.1.1生理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器官的衰退,导致老年人的安全保险因素日趋下降,生理功能、代谢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等生理机能的退行性变化,加大了老年人生活安全的危险因素。

1.1.2疾病因素:老年人由于年龄大,多病共存,病情复杂,恢复缓慢,并发症多等特点。如:帕金森综合症、退行性关节炎、髋关节骨折、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心血管疾病、肺炎、营养失调等原因,易引起老年人摔倒,加重了老年人安全的危险因[1]。

1.1.3药物因素:作用于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特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药和麻醉镇静药,被公认为容易引起老年人摔倒的显著危险因素。多种药物同时应用虽然没有被证实是显著因素,但也被列入增加老年人摔倒的常见原因[2]。

1.1.4其他因素: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是老年人高血压的特征之一,约见于20%老年病人,病人从平卧改为直立时,引起血压过低,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晕厥而引起跌倒。

2.老年人易发生的各种护理问题

2.1跌倒:老年人跌倒造成骨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并随着年龄呈直线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为姿势控制能力的降低,大脑的决断迟缓,肢体协调功能减弱,病情改变,药物及环境因素等变化引起的[3]。

2.2饮食不合理:其原因可能为食品过于单一,营养搭配不均衡,烹调方式局限有关。

2.3中毒:老年患者由于视力、听力和记忆力下降等种种原因而吃错药、用错药;食用隔夜食物或过期、变质、不消化食物等有关[4]。

2.4运动不科学:老年人生活单一,不懂得如何安排日常活动和肢体功能锻炼有关。

2.5走失:患有认知症的老年人大都有定向力障碍,表现为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不知道“自己在哪儿”,“这是什么地方”,还常常表现为毫无目的四处乱走,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时常外出之后去向不明或迷路,导致走失,往往需要他人或警察的帮助和保护[5]。

2.6皮肤受损:老年人皮肤感觉功能减退,容易引起烫伤、冻伤,加上活动受限,皮肤长时间受压而使皮肤完整性受损,易发生水肿、肿胀以至于褥疮的发生。

2.7坠床:由于疾病原因而出现意识不清或者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常因躁动,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中发生坠床。意识清楚的老年人因自身平衡功能减退,在危险的境地中不能敏捷地回避而发生坠床。

2.8误吸误食:老年人的老化引起神经反射活动衰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引起吞咽障碍。消化功能降低,咀嚼困难,唾液分泌减少,使老年人在进食过程中易发生呛咳或发噎,视力差还可以引起老年人误食非食品。

2.9其他危害老年人安全的因素:如:窒息、自缢、溺水、营养不良、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自然界的危害等等。

3.护理对策

3.1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作评估:评估老年人容易发生的高危险性意外,对于具有高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护理人员给于更多的照顾和护理,做到有的放矢,并在老年人的床前作好标记,使每一个与老人接触的护理人员都引起重视[6]。

3.2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要求:房间光线明亮,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床的两边必要时装上安全床档,并有刹车和升降功能。保持地面干燥,避免高低不平,地板不宜过滑,浴室地面上放置防滑垫和安装扶手,并让老年人穿上稳定性好的平跟鞋。

3.3针对护理问题作出的对策。

3.3.1防止跌倒:行动不便、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行走时要有人陪伴,不要单独外出,尽量去人多的地方,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不能单独上卫生间和浴室,要在洗完澡后,及时把地上积水擦干,以免摔倒。

3.3.2合理饮食:老年人一日的膳食组成一般应包括:谷类300克,瘦肉类(猪、牛、禽类、野味类及鱼类)100克,豆类及其制品100克,新鲜绿色蔬菜300克左右,牛奶或豆奶一杯(约200毫升),新鲜水果100克,烹调用油18克~20克,盐少于10克,糖少于20克。食品应易于咀嚼,以便于消化吸收。食物组成要注意多样化,应定时、定量,避免过饱。还应忌烟、酒、咖啡和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每日食物的供应量最好能科学地按比例分配在一日三餐中,同时,可以适当增加1次~2次点心。

3.3.3防止误吸误食/中毒:老年人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主,少量多餐,进食时间充裕,进食合适(坐位或半卧位)应该将食品、非食品分开放在不同的地方,防止老年人误食。进食饮料和水,每口不易过多,对吞咽有困难的老年人,把食物加工成糊状为佳,不易引起呛咳。老年人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放,标记鲜明,发给时向老人讲清楚,以免误食。对老年人做好药物治疗的安全指导,同时重视对其家属进行有关安全用药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学会正确协助和督促老年人用药,防止发生用药不当造成的意外。

3.3.4运动不科学。如何安排运动是老年人生活的难点,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一般以活动量不引起心累、气促症状为宜。老年人健身运动起点强度应以轻度活动即低能量运动为主,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老年人健身运动类型应灵活多样,注重康乐,太极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门球、做体操均可,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3.3.5防坠床。重点防护高危患者,对神志不清、烦躁、偏瘫、年老体弱、70岁以上、端坐位及半坐位等患者安置床档,必要时加安全带,在床边有防摔跌的醒目标志。患者因疾病而致肌体无力,身体移动取物品时容易失去平衡,应将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方便拿取处,防止患者取物时摔倒。服用镇静类药物时告知老人不可随意活动,呼叫器放在患者手边,出现需要或异常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随时对威胁患者不安全因素保持警觉,并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3.3.6防止走失:对患有认知症和近期记忆丧失的老年人,严加看护,对于先兆性痴呆的老年人,诊断不十分清楚的老年人,随身携带一张制作的小卡片,上面写上老年人的姓名、就诊的医院、病区、家庭地址等内容,以免走失。

3.3.7防止皮肤受损:老年人感觉功能减退,对温度高低的敏感度降低,在使用热水袋、冰袋或洗澡时注意水温的调节,严格掌握温度和时间,以免烫伤和冻伤,老年人的皮肤接触到50℃以上热水或其他热体即可造成烫伤。经常更换卧位,避免局部皮肤受压过久,血液循环受到障碍而发生褥疮。加强营养,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低蛋白水肿,使皮肤存在受损危险。

3.3.8对于自然性伤害:如:防止触电,老年人的房间禁止使用电热毯、电炉、电热杯;禁止使用燃具、取暖器和带有明火的蚊香;禁止老年人卧床吸烟等措施。必要时家中安装报警装置及时提醒。

4.心理护理

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引起的痛苦及伴随的活动受限,生活自理困难以及给家庭、社会带来的负担增加感,使老人的情绪、性格明显受到影响;容易变得悲观、忧郁、焦虑、急躁、情绪波动明显。同时,可影响到老人的记忆、思维、运动,变得记忆减退,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如不能做到正确的心理调节,可导致安全隐患。

5.加强宣教

根据老年人不同的病情和不同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给于健康宣教和指导,如:糖尿病患者在服完降糖药或打完胰岛素后,在户外活动中由于低血糖反应发生意外事件,高血压、心绞痛患者在活动时也可能会发生脑出血、心绞痛的意外事件。此类情况告诉患者随身携带自身资料、卡片(上面有明确联系方式及自身情况和相关药物)。让老年人明白自身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视,防止因一时不小心发生意外,避免危险的发生,保证安全。

6.加强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执行巡视、交接班、查对制度,随时发现护理问题及时处理,对老年人主动、热情、耐心、细心、爱心和体贴的服务态度,尊重老年人并得到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及时了解老年人的思想动态,善于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7]。

7.小结

影响老年人安全护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发生的意外也是多种多样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达到较完美的晚年生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有15%的老年人需要护理才能维持生活,7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大多数需要护理。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家庭无力承担照顾老年人的责任,所以,做好老年人的安全护理,加强完善安全护理的管理是从事老年护理事业的护理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赵雪梅,李红英,吕静.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2007,4(35).

[2]郭启蕊.基层医院老年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探讨[J].家庭护士,2008,6(9C):2493-2494.

[3]孙琼,张玉荣.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当代护士,2007,年03期.

[4]芮丰.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4):156-157.

[5]熊仿杰,袁惠章,胡惠芬.老年介护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7~116.

[6]刘小明,王茜.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亚太传统医药,2008,4:8.

[7]李仁芬.护理的安全与管理.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29.

上一篇:孕期心境状态和体力活动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试析医疗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