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以准确性为第一

时间:2022-08-06 12:04:20

新闻报道以准确性为第一

在新闻学上,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新闻文风的范畴,指的是在新闻写作表现方式和技巧中要准确地表达和描述新闻事实。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新闻记者》一书中说新闻“准确性高于一切”。准确的信息能够帮助人们正确了解、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引领社会发展进步;不准确的信息则会造成人们思想混乱,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准确性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素养,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永恒的职业主题,也是公众评价新闻工作的重要标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事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马克思说:“新闻报道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记者在获得和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后,就应该准确无误地把这个事实描述出来,不能让事实变形和走样,要能使受众感受到报道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相吻合。为此,记者在撰写新闻时,不仅要做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准确,做到要素齐全,而且事件的背景、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事物的细节、数字、引语等也都要准确。当前,在新闻报道中,要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事实准确:一是在报道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工作成绩时,不但不能无中生有、制造新闻,也不能添枝加叶、浮夸膨胀新闻,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客观、公正地描述事实;二是在报道先进模范人物时,不要为了塑造人物的高大形象、扩大报道的影响力而人为拔高报道对象的形象,给受众以先进模范人物不食人间烟火、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三是在对一些事物进行报道尤其是综合报道时,不能把树木当成森林,用单个的、局部的真实准确的事实材料充当整体的、全局的、真实的、准确的事实材料,不能以点代面,以偏赅全,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以个别真实准确掩盖整体的不真实准确,而要从微观事物与宏观事物相统一上把握报道的真实和准确性。

观点准确。新闻媒体既是大众传播机构,也是社会舆论机构,还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担负着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大任务。记者只有在报道的客观事实中体现出正确的思想、道理和观点,用无形的意见来影响受众,才能使新闻的舆论导向正确。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社会大转折、大变动时期,人、事、物,特别是层出不穷的热点、难点等都具有多侧面性,并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看待它,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甚至会得出迥然不同、天壤之别的结论。为此,记者在对这些事物进行报道时,决不能只根据表面现象见山写山、见水写水、就事论事地撰写新闻,更不能为追求新奇,吸引眼球,引起轰动效应,增加卖点而把事实当成可以随意揉搓的面团,断章取义地撰写新闻,把错误的思想和观点传播给受众。记者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分析研究事物,洞悉事物的表象与实质,对事物的性质和走向作出中肯的判断。在此基础上,确定鲜明的新闻主题,巧选既能反映事物的思想内涵,又能吸引受众兴趣的角度,在描述具体事实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展的主流方向传递给受众,使新闻报道成为思想信息、观点信息,这样的新闻才能正确引导舆论,而且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在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表达准确。语言文字是新闻信息传播的载体,新闻准确的事实、准确的观点只有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才能构成整篇新闻的真实准确。词不达意就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用词不当也会以词害意,把新闻写得变了样,引起受众对新闻真实性的怀疑。因此,记者在撰写新闻稿件时,要正确掌握和应用语言文字,注意语意语境的细微差别,遣词造句要掌握分寸、立言得体、概念明确、恰如其分、清楚明白。在撰写稿件时,要尽量不用模糊不清、模棱两可、伸缩性大等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来描述具体事实。例如,不要用“日前”、“不久以前”、“最近”、“多年以来”等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不用“广大群众”、“极少数人”、“许多”、“难以胜数”等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不要用“几乎”、“差不多”、“大概”、“可能”等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程度;不要写难以给人具体感受的空话和大话,不要说绝话。记者只有通过准确的语言,使受众了解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实质,才能做到有效传播,为公众所接受。

为了做到新闻报道准确,新闻工作者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要树立良好的新闻采访作风,深入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观察调查了解情况;要广泛听取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意见,多方面考察了解事物,尽量多掌握第一手材料,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采访中获得的事实材料,尤其是用于写作的素材,要仔细核实,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疑点,确保事实真实,把好新闻报道准确的初始关口。

要坚持和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新闻工作者就要努力学习和钻研新闻业务,掌握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学习语言文字、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词章句法,提高表达的准确能力;以认真负责、严肃谨慎、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新闻写作,做到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另外,媒体要建立层层把关制度,严防不准确的新闻传播出去,用准确的新闻报道引导舆论,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者单位:中原石油勘探局房产租赁中心)

编校:赵 亮

上一篇:开发广播的深度伴随功能 下一篇:打造出特刊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