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层为切入点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时间:2022-08-05 11:24:48

以分层为切入点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摘 要:数学是众多学科中占据龙头地位的一门学科,也是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的一门课程。但是提起高中数学却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许多家长与教师对此情况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应该是传统的高中数学授课模式缺少新意,多年来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然不高。高中数学改革的大趋势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新模式,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意义;策略

高中教育是继义务教育之后的一个关键教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高中教育的重视力度,对高中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高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摒弃传统教学的模式与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等全新的教学理念,明确人是教育的核心,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突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此,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行分层教学,不仅能够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同时也可以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实到位。

一、高中数学实行分层教学的意义

一个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在文化基础、个性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面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果教师仍然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实施教学,不顾学生的兴趣与感受,就会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差异,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造成部分学生厌恶数学的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出发,这也能够反过来督促教师主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有助于开展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成才。

二、以分层教学为切入点,提高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1.对学生进行分组

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做到分层教学,首先就要对班级的学生进行正确分组。教师可以选取一套难易适中的数学试卷,对全班学生进行测验,以便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按照测验成绩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学习基础小组,B组为学习中等小组,C组为学习优异小组。但是这个分组的结果可能会给A组的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影响,因此,教师还要做的就是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之下,更要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的勇气和斗志。因此,在公布分组结果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使用“落后生”“差生”等这样的字眼,可以将分组结果变为: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并且说明分组的结果会因以后的每一次测验结果而改变,这样就不会对学生造成心理阴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分层进行备课

课前的备课环节是重要的,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质量与效率。但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合适的备课方法,实行分层备课。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面对A、B、C三组进行分层备课,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例如,讲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时,由于教学目标对概念和性质要求不高,只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简单运用即可,教师可以让三组进行共同学习,而对于教学器材的准备,就要以A和B两组为标准。如果是习题课或者是复习课等,教师就要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太高就会打击A组和B组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使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太低就会让C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课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共活动阶段即30分钟,大家一起联系基础知识;第二阶段为提升阶段,针对A组学生展开巩固性练习,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而B组和C组学生就要进行提升练习,为其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其结果会使得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

3.数学问题分层设置

学好数学关键在于学会独立思考,为了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在课堂上巧妙设置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促使不同组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讲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中的“函数概念”知识时,可以将要讲的知识点设置如下的问题:a.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的函数有哪些?又是如何定义函数的?b.讲学习与探究的函数概念知识中,对于A、B两个集合有什么样的要求?c.在函数定义中,有哪些关键词?d.在函数定义中,规定了对应法则怎样的方向?同时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是怎样规定的?e.依照函数定义可以“一对多”或者“多对一”?f.我们应怎样理解函数记号?进行分层提问时,问题b和a可以由A组学生回答,问题d和e可以由B组的学生回答。最后基础的问题c和f就可以由C组的学生回答,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实行分层教学,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大家共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也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突破,有助于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分层教学还不是很成熟,需要众多教师的进一步努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张杰亭.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

[2]叶莉.浅议高中数学探究教学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0(14).

[3]蒋林艳.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丰乐中学)

上一篇:《春雨的色彩》 下一篇: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