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的电影语言解读

时间:2022-08-05 11:00:08

《金陵十三钗》的电影语言解读

【摘要】“金陵十三钗”作为电影名,它不再是语法意义上的生硬存在,其内蕴丰富,教堂、香艳、灾难、救赎、重生等信息共同指向一个内核:真实。影片中的“众语喧哗”共同还原了历史的真实,人物对白预示着情节的跌宕逆转,这种叙述方式带有某种隐蔽的判断和指向:人性的真实。因此,《金陵十三钗》不仅还原历史,它更展示了历史深处的震撼。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电影名;语言;历史还原;人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3—0126—5

1937年,南京沦陷,日本军人惨无人道的空前暴行烙成了我们永远的伤痕。1937年,南京伏尸30万,中华民族血流成河的惨烈灾难凝固为我们黑色的记忆。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导演张艺谋根据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改编而成,由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由意象再现到影像表现,一言以蔽之,无论是严歌苓还是张艺谋,都是为了让国人在光画声影中再次触摸那阵痛的往事,作者用心良苦,“就是要揭开我们民族隐痛的疤痕,试图给盲目乐观和健忘的国人一点儿痛的刺激。”

一部好的电影具有丰富的维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都可以成为它的研究视角,本文仅从语言角度对《金陵十三钗》进行解读

一、电影名语言信息解读

每一部影片的片名先天地承担着彰显影片内容,反映影片思想的责任,比如:《红高粱》、《满城尽带黄金甲》、《少林寺》、《阿凡达》、《家有喜事》、《非诚勿扰》、《让子弹飞》等,这些影片名或以人名、或以地名、物名、或以事件等来复制、描述影片中点滴信息,负载影片的思想痕迹,其信息源是单维单向的,这类片名一般遵守语言秩序,“每一个词语似乎都先天地承担了组织一个语言连续体的义务,它们在语言连续体中所能占据的位置与方向同时限定了实在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金陵十三钗”这个电影名是一个偏正短语,其中“钗”是中心语,“金陵”、“十三”均是修饰中心语“钗”的定语,但该影片片名并非按照语言学上的层次和修饰关系来对应和指称的。作者在有限的语言表述内将几个关键的词镶嵌编织在一起,这还只是语法的壁垒。只有影片的真实与电影名这个表述产生投射、碰撞、连接、迂回,最后才会形成语言基础上的一个可解读的表述真实。“语言结构,按其结构本身,包含着一种不可避免的异化关系”,当我们跃过语言的表象,直指语言所指的内涵时,这个影名蕴含着诸多的信息,共同构筑起的立体图景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金陵是南京的别称,1937年的南京是战火纷飞、城市夷为废墟,日军肆无忌惮地疯狂发泄的灾难土地。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有“十二钗”,这些女子貌美如花,却命运多舛,这里的“十三钗”也即隐喻着该作品与一群女人有关,这些女人一样的貌美非常,一样的心气高远,一样的命运不济。“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和其弟子13人一起进餐,耶稣被出卖钉上了十字架,耶稣为了救赎献出了生命,三天后迎来了复活节。“13”是一个充满灾难的数字。但“13”之后就是凤凰涅槃式的重生。

“金陵十三钗”作为语言学一个常规言语片段,它仅仅是一个定中短语,其表达中心也就仅仅停留在“钗”上,语义表达单薄,无宏大叙事的参与。当“金陵十三钗”作为影片名,不是指称秦淮河畔的香粉脂气,也绝非是金陵的昨日盛景,更不涉及绝代女子的风采韵姿。它是在日军屠城之际,一群青楼女子侠胆义肠,舍弃生命,赴一场不归之约的故事。至此,战火、教堂、香艳、灾难、救赎、重生就成了电影中的关键词。各种景象将在影片中纷沓而至,美和丑、善与恶、生与死、罪恶和重生、教堂与杀戮、人性和……诸多信息将从各个维度,在一部影片中被收束在一起,真实清晰地缕刻、还原了1937年那段伤痛的历史的本来面貌。因此,“金陵十三钗”是各种信息源共同聚焦于某种内核,展现该内核的一种话语策略,这个内核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一种深度真实。这个标题既真实地还原了民族的历史伤痛,又担负了叙述战争这种宏大叙述的理想,更真实地再现了在生与死面前人性的罪恶和光辉。战争的罪恶和人性的光辉是影片开出的两朵花,各表一枝。

二、人物众语喧哗的历史还原价值

电影以书娟回忆开始:“轰炸了二十多天,南京到底被日本军队攻破了,那是1937年12月13日……”,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距离和分裂,清晰地表明了当下和历史。叙述中,书娟的语言弥漫着一种恐惧,将观众带人了那场充满死亡和血腥、战火与扬尘如浓雾的恐怖之城。

作为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导演力求客观地复现历史。因此,电影的叙述视角悄然地发生了变化,片中不再以书娟作为“文本叙事者”,而是让历史事件本身说话,书娟在片中并未进行情感的“参与”,属“零情感”介入,无个体思想的干扰,整个影片是让画面和声音共同演绎并还原历史的场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1937年12月13日,逃难的人群纷纷涌向教堂,见证这场灾难的不仅有书娟、教会学生,还有美国殡葬师约翰,一群青楼女子以及中国军人,制造这场灾难的日军等。玉墨等青楼女子的软哝的南京话、书娟和孟先生的上海话、约翰的美式英语、日本人颐指气使的日语、李教官的北方普通话,众语喧哗,共同让历史以自我方式呈现其最自然的状态,还其最本来的面目。

这个故事没有以全景的方式展现整个战争的过程及场面,而是讲述南京城内最后的安全区、美国人在中国的一座尚未沦陷的教堂内发生的事情。教堂外到处是和虐杀,这种恐怖的阴影弥漫在教堂内,人人自危,活着是她们唯一的目的和驱动力。玉墨作为一个以调笑为生的青楼女子,作为一个堕落的供男人消遣的一个社会符号,她有其价值取向和生存方式。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内,她颠覆了她们群体的形象价值定位。当约翰和她调情提到钱时说:

“The kingdergarten fee is enough?”(钱够吗)

玉墨默不作声,视之若无。

当约翰要其上前时说:

“you coming”(来吧),

上一篇:基于多维度谱系的文献著者社会网络模型研究 下一篇:若干国家和地区图书馆协会隐私政策的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