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文论思想分析

时间:2022-08-05 10:58:56

《孟子》文论思想分析

摘要:《孟子》文论思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及知人论世。本文对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以理解孟子的文论思想。

关键词: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30-01

《孟子》的文论思想主要集中在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三个方面。

一、知言养气说

首先要弄清志与气的关系。志与心同,同属于文章内在心理情感范畴,所谓“言为心声”强调的即是心志的主导作用,言作为表达工具,对内在情感有所表达和反映。气属于文章外在的范畴,更着重于整篇文章的格调和气魄,气充与文章之内,是内在情感波动的见证。“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三・公孙丑章句上》,第313页)孟子强调志之重要性,志为帅,也即内在情感的决定性作用。内在情感充实,才可发言为声,进而形成文章之气,若内在情感空虚,则无法形成外在之气。“志壹则动气”(同上,第313页),是气随志动的表现,气是作者内在情志的表现方式,虽志的变化而变化,与志保持统一性。“气壹则动志”(同上,第313页),强调气的一贯性对志的影响,也即是片面强调气的形成,而屈就志的现象。由此可知,志对气具有统帅的作用,同时气也会对志有所影响,若片面强调气的一贯性,则只有损害志,也从另一个侧面指出,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内在情感的束缚,从而出现“言不尽意”的现象,情感的表达同样依赖于外在的形式,合适的形式才能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文如其人,是“志”与“气”一贯的表现,人文不符,则是由于对“气”的强调,对“志”的偏离。

“气”,作为文章格调和气魄的见证,有高下之分,格调高者,文章之气充沛,格调低者,文章之气杂陈。孟子强调的是“浩然之气”,也即是做人的正气与光明正大处在文章中所表现出的人格气势。这里将人与文密切联系起来,人格的修养决定了文章的格调高低。何为“浩然之气”,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可知“浩然之气”有凛然之势,存在于天地之间,无限、刚硬且不可侵犯,同时指出“浩然之气”形成的条件,也即是道与义的存在,若二者不在,“浩然之气”就会荡然无存,这也是在强调创作者要加强自身人格的修养。

二、以意逆志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以得之”(《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九・万章章句上》,第417页)。朱熹的解释,“文,字也。辞,语也。逆,迎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己意即是读者之意。朱熹重视对作者之志的理解,忽略了读者本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意”和“志”是一种双向互动。从创作者的角度看,作者的志必体现在文本的描述中,并影响作品的格局和格调。志的体现,一方面在作者所要表达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会受到作品本身的影响,从而文本会出现多种声音,有的属于创作者,有的属于作品中的主人公,作品多义性的呈现不可避免。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同样会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状况和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因此有些情志的表达会比较委婉或者含蓄,这便使作品呈现的志与作者之志有所偏离。从阅读者的角度看,读者要通过文本的描述来体味作者之志,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则会注意到作品本身多义性的存在,因此,以读者之意去体味文章的内涵,不仅仅体味出作者之意,同时还可体味出作品中的其他意蕴。所以,“以意逆志”既可理解为以读者之意去体味作者或作品之志,也可理解为以作者之意去体味作者之志。这种体味不是一种单纯的迎合,更多的是一种交流和对话,读者,作者以及作品中的多种声音是平等的,共同完成对作品的创造和再创造。

三、知人论世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九・万章章句下》,第440页)。对创作者其人其行以及所处时代的了解,有助于对作品的体味,对作者的研究,也是对其文学创作状况研究的一个方面。

作者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于到作品的创作中,对其身世生平的了解,往往能窥测到作者选材的角度以及文学世界的主要构成因素。

以作者为中心的考察,会使研究陷于一种偏颇,即牵强的对应,将作者所描述之事与当时社会的真人真事相对应,这种对应,是对文学本质的忽略所导致的。文学来源于生活,以表现生活和作家情感为主,但另一方面文学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集中反映,是对社会作一个整体历史宏观把握的结果,作者描述的过程即是情感升华的过程。作品所记录的是当时的社会人事,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心中所体验到的对社会和周边人事,它已经经过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射,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唯一。因此,既要知人论世,同时又不能忽略文学本质的特殊性,要将文学作品的情感审美和愉悦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7.

上一篇:肖邦钢琴练习曲美学追求之探索 下一篇:谈俄罗斯民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