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安装与调整

时间:2022-08-05 10:25:14

浅析上海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安装与调整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深,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就对上海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将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海地铁;自动售票系统;调整

中图分类号:F53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地铁建设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地铁建设以及运营公司对于自动售检票系统功能的需求也日益的提高,对系统可靠性的关注度也正在增加。本文针对以上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一上海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应用

1、1999年3月1日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使用,标志着上海轨道交通售检票管理工作进入计算机时代。由于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各条线路在走向选择、设备选型等方面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各线路的AFC系统选型及其发展同样也走过了一条颇为曲折的路程。根据车票媒介的不同,上海轨道交通最初的AFC系统有两种:应用于1、2号线的塑质磁卡售检票系统和应用于3号线的纸质磁卡售检票系统。

2、塑质磁卡售检票系统

2000年6月,2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投入使用。虽然与1号线采用完全一样的系统和设备,但考虑到2号线处于试运营阶段,系统设备不稳定,因此未与1号线连通。2008年8月10日,2号线与1号线实现收费区连通,乘客在人民广场站可换乘另线。1、2号线采用美国CUBIC公司提供的AFC系统。

二、地铁AFC站级设备管理概述

1、地铁AFC设备简介

地铁AFC系统设备一般分为线路中心级设备和站级设备。站级设备包括车站计算机(简称SC)、人工售票机(简称BOM)、自动售票机(简称TVM)、闸机(简称AGM)和自动加值机(简称CVM),具有数量多、使用量大、直接面向乘客服务等特点。综合考虑了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特点(如票种设置丰富、线路多而复杂、与城市一卡通兼容等),具有一定的可伸缩性。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五层标准架构体系由系统清结算中心(ACC)、线路中心(LC)、车站中心(SC)、AFC设备(SLE)和票卡组成,其架构体系如图1所示。

2、地铁AFC站级设备管理

地铁AFC系统作为地铁主要设备系统之一,其站级设备具有直接面向乘客服务、数量众多、智能化与精密化水平高等特点。AFC设备不是以产品生产为目的,其设备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设备的服务性能前提下,充分使用设备为乘客提供服务,并实现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维修费用最小。由于AFC站级设备直接面向乘客服务,大面积、长时间的停机故障会直接影响车站运营与乘客出行。因此站级AFC设备需要保持设备运作性能良好,减少故障发生。维修人员除快速修复故障外,还要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利用设备正常停用时间做好检查、维护,对导致故障发生的主要零部件进行调整、更换甚至改造,以提高设备性能。对于老旧设备,通过综合评估,制定大修或者报废计划,以保证经济效益。总之,地铁AFC设备需要进行综合管理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与服务水平。

3、AFC系统架构体系演变

随着新技术发展及国内AFC系统运营经验的积累,新建AFC系统的城市也应根据自身特点,在AFC系统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使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更具针对性和本地特色。

(1)合并线路中心和清分中心。架构如图2。

(2)设置多线路。架构如图3。

(3)设置区域中心。架构如图4。

(4)引入业务内置型读写器。架构如图5。

二、施工程序和主要施工方法

1、总体程序要

(1)应按规定的施工规范、质量评定标准以及施工设计图集施工

(2)做好线槽的预埋,线缆的敷设工作。

(3)设备安装,电气连接,上电前检查、设备通电、设备调试。

2、各工序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

(1)工序流程

施工中采用以下流程:

定位一挖沟一埋线槽一敷设电缆一绝缘测试一设备安装一实验、调试一自检一竣工验收

(2)施工方法

第一,定位:按照施工图及现场情况划定设备位置第二,挖沟及埋线槽:线槽高度通常为8CM,挖沟深度一般要达到15CM,按照施工图纸预埋相应的线槽。线槽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不小于2MM,线槽的焊接处要防水。

三、设备安装调试

1、线缆连接

(1)外进电源输入线(火线、零线、地线)

(2)网线(连接到票亭交换机)

(3)紧急按钮线(与SC紧急控制板连接)

(4)设备之间连线

2、软件调整

(1)本地闸机IP设置

需要通过键盘修改本地闸机以下IP:sNTP时间同步软件IP;桌面上TXT文本的IP;网络连接属性的IP。

(2)sc地图设置

使用软件xCsc地图进行修改后,把做好的图(已经写好中文)进行编辑,最后保存文件。

(3)在SC运营计划表增加设备的设置

第一,在SC连接服务器。第二,在SC相应目录下增加相应设备的计划表文件,并通过SOL命令执行。第三,检查SCGUI中检查运营计划表的操作模式是否已增加了相关设备。

四、AFC站级设备综合管理内容

1、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规划到设备投入使用这一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包括设备计划编制,投资技术经济论证,设备选型、招标采购、订货,设备的安装调试、验交建帐,设备初期使用效果的分析等工作。

(1)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由设备维修人员和车站服务人员对设备的安装位置与情况进行确认,留意周

围的位置是否满足乘客使用、维护维修的可实施条件。

(2)在安装调试过程中

对设备内部模块装配、线缆连接防护等内容做好检查把关,在设备投用之前

消除一些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的因素。

(3)设备安装调试后,需进行施工验收、功能验收、压力测试等多项测试,对设备的安装情况以及软硬件功能进行检验,确保设备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在各种测试中发现设备问题,要求供货商及时进行修改。最后进行设备交付,做好设备签收、设备台账的整理和设备履历的建立,为后续的设备管理打好基础。

2、设备使用过程的管理

设备使用过程的管理是AFC设备管理的主要环节,通过对设备特性的分析,结合各类管理理论与手段,全面了解设备的状态,不断优化维修的时机与内容,可以使设备得到合理维修,以最小的投入保持设备的运行性能。

(1)正确使用设备

在日常的使用当中,车站服务人员直接对设备进行操作。操作是否规范,将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与寿命。操作不当或者超负荷使用设备,均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因此需要编写设备操作手册,指导并规范其操作行为,避免不当操作导致对设备的损害。

(2)合理维修设备

AFC站级设备一般维修可以分为故障修、预防修和专项修。故障修就是在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投入使用时,由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处理,使设备重新投入使用。由于AFC设备数量较多,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而一些乘客的不良使用行为也会触发设备故障。故障修需要维修人员快速修复设备,恢复设备的性能。预防修是以时间以及设备状态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工作的内容与计划,利用设备的正常停机时间进行提前维修。预防修是设备的主要检修内容与手段,一般包括多种不同检种。预防修根据设备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使用频率、组成零部件的运作特性等,事先制定维护检查的内容与周期,通过清洁、整理、检查、调整、对老化件提前更换等手段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消除故障因素,恢复设备性能。另外,通过对故障修记录的统计分析,掌握各个模块、部件的性能状态,作为定检计划的补充,尽量避免设备的过修或者欠修的情况。专项修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对状态劣化、难以恢复其生产工艺要求的部件进行功能恢复的针对性计划维修,主要是对设备的关键和主要部件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维修和调整精度,从而恢复所修部分的精度和性能。开展专项修前,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模块状态劣化的部位与原因,确定专项修的内容与方式。开展专项修后,需要对完成情况、效果等进行评价,不断跟进完善。

(3)合理改造与升级设备

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需要对设备升级改造。在充分论证适用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之后,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已达到减少故障、方便使用、提高安全性或节能降耗等目的。

(4)配套的规程编写、人员培训以及物资管理

作为设备管理的技术基础,需要编写设备的操作手册、检修规程、维修手册等技术文本,以指导与规范各项设备管理活动的行为。同时需要做好人员的培训,使规范能够真正得到实施。另外,还需要加强维修人员技能的培养,以提高维修质量,减少设备故障停用时间。

(5)做好备件、材料的预算与采购

通过采购物资的构成分析,结合设备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或者委外维修以节约维修成本。

(6)设备报废管理

设备的寿命一般以故障出现的频率来考察判断,设备故障率高,维修成本就高。当故障率高到需要付出更高的维修费用才能保持设备所带来的效益时,维修就失去了意义,需要对设备进行报废。AFC设备报废,应该根据国家以及企业相关规定,对设备的残值、可维护性、可改造性等进行综合论证判断,按企业流程进行论证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问,对AFC设备的管理,需借鉴与应用各种设备管理理论与模式,同时也需要结合设备的使用要求与特点,摸索更加合适的管理套路,真正实现设备的保值与高效应用,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寿命。

参考文献

[1]李开.广州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安装与调整[J]. 《中国科技博览》,2012,(5).

[2]杨珂.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营筹备体系的研究与实现[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5).

[3]刘荆成.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前的测试及运行初期的维护[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2,(6).

上一篇:浅析水质检测技术在管道检漏方面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膜技术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