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引起下肢截瘫1例

时间:2022-08-05 08:45:20

患者,女,20岁,孕40周39天,术前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拟行剖宫产术。术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既往无特殊病史,无高血压及低蛋白血症,否认过敏手术史。查体:神清合作,生命体征平稳,足月状腹。血常规:Hbt100g/L,hct30%。患者入室后连接心电监护,HR为90次/分,RR为16次/分,BP为136/85mmHg,SpO为298%。建立静脉通路,快速静滴林格氏液500ml后,患者左侧卧位,与L2-3间隙穿刺顺利无异感,腰麻给药顺利:0.5%布比卡因等比重1.8ml,患者无不适,无异感发生,硬膜外腔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cm。患者平卧后侧平面T8-S5,效果好,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40min,硬膜外腔未给局麻药。术后硬膜外镇痛泵镇痛,药液浓度为0.36%罗哌卡因+吗啡5mg配成100ml溶液,速度2ml/h。术后6h随访患者无特殊不适,双下肢活动恢复。术后11h患者诉双下肢麻木以右下肢为重,考虑为局麻药的作用,随关闭硬膜外镇痛泵,未作处理。术后18h患者诉麻木加重,工作人员随访后拔除硬膜外导管。24h随访患者:右下肢感觉(痛温觉)消失,肌力为0;左下肢感觉减退,肌力2级。急查腰椎MRI,未发现异常。考虑急性神经损伤,应用皮质激素,脱水利尿,给予多种神经营养药物神经节苷脂、神经妥乐平等治疗,感觉渐恢复,触觉恢复较好,痛觉恢复较差。肌力右侧恢复至2级,左侧恢复至3~4级。后经康复治疗10个月,左、右肢体肌力4级,右侧稍弱。行走不协调,需靠双拐或肢具协助。

讨论:腰-硬联合麻醉(CSEA)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硬膜外镇痛与全身使用阿片类药物相比,硬膜外采用局部能提供较好的镇痛,且所用药量会减少,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如疹痒、恶心、呕吐、尿潴留、运动障碍和低血压等的发生率会降低,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围术期采用硬膜外镇痛,特别是采用以局部为主的镇痛配方,能减轻外科手术的病理生理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

但是局部的局部神经毒性不容忽视。动物实验发现反复鞘内注射局部引起神经毒性反应,组织学损伤程度依次为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1]。此例病例腰麻穿刺顺利,无异感,术后6h下肢活动恢复,考虑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可能性不大。而硬膜外镇痛配药罗哌卡因浓度过大(一般是0.1%罗哌卡因,此患者用了0.36%)。罗哌卡因的毒性损伤神经细胞的机会增大。再则时间上相符,术后11h患者出现症状,18h症状加重,24h出现截瘫,这都和高浓度罗哌卡因药物蓄积的时间相符。因此,此例患者考虑为硬膜外镇痛引起的神经损伤[2]。实验研究表明,局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甲哌卡因、罗哌卡因等可引起鸡胚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DRG)的发育中神经锥体细胞程序化变化/萎缩,局部的毒性作用主要发生于神经细胞与局麻药接触的早期阶段),其后,局部虽移除。但药物作用仍持续;局部浓度越高神经细胞受其毒性损伤机会越大。

预防及治疗措施:硬膜外镇痛局麻药一定要用最小浓度,避免高浓度长时间应用;术后仔细观察患者,发现异常及早处理。此病例术后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处理。〔3〕可考虑硬膜外腔给予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水肿及炎性反应。早期应用脱水利尿剂、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如:神经节苷脂、神经妥乐平等,及时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岳云.摩根临床麻醉学[M].4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

[2] 陈秉学,林跃华.剖宫产用高浓度(0.7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致脊神经损害[J].麻醉与监护论坛,2010,16(6):221.

[3] 樊东升.神经根水肿治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18(11):18.

上一篇:系统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后产妇护理中的实施效... 下一篇:探秘长寿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