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体育经济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互动关系探讨

时间:2022-08-05 07:01:01

河北省体育经济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互动关系探讨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体育经济与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体育经济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共促,分析了河北省体育经济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现状,以及体育经济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 体育经济 城市现代化发展

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性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关系,以及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诸如强健的体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等,显示体育是提高劳动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

城市现代化一般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它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城市现代化是城市自身运动的高级阶段,也是城市存在的高级形式,体育生活的不断改善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

体育经济与城市的发展互动共促

城市发展为体育经济发展的提供相应的平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已经成为城市人民文化和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该地区体育经济的发展水平。体育经济的水平,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当城市化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时, 仍旧处于起步阶段的体育经济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体育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体育经济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一影响不仅作用于经济层面,同时还辐射社会与文化领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城市来说是一个加速城市化的契机。 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举办体育大赛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品牌创建和营销计划中的一环。城市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培养著名的运动员来提升整个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项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体育经济与城市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体育经济在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河北省地处中原,濒临北京,铁路、公路贯穿南北,为河北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河北省地处平原人口众多,现有七千多万人口。此外,河北省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举不胜数,吸引了大批中外游人,促进了相关城市的发展。近几年来,由于河北省体育健身业的蓬勃发展,全省大约近半数人在健身场所或俱乐部有一定消费,带动了相关经济的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河北省居民的健身思想观念意识不强、兴趣和热情不够

随着河北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体育锻炼和健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相应增加,但调查发现,河北省对体育锻炼无兴趣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占不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38.5%和37%,而且多为青壮年群体和中小学学生,当问及原因时大多为工作忙、学习紧,没时间等;而中小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一方面是由于学业繁重时间紧,另一方面也和家长和老师不重视有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河北省部分人群对体育健身的认识还很落后,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不强,居民的健康意识令人堪忧。

(二)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消费水平相对较差

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指标,对于河北省来说相对较低,远远低于各大发达省份,而且河北省居民的体育消费中主要集中在实物消费,调查显示:运动服装鞋帽等体育实物消费的比重占河北省体育消费总支出的84.5%,而用于观看比赛,参加娱乐活动的消费比重仅占体育消费支出的8%左右,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河北省承接的国际比赛和国家比赛的次数微乎甚微,缺少对居民体育消费的吸引力。其它消费品占8.5%。根据经济收入水平,发现大约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居民在体育服装和体育器材上面的投入都选用的是中低端产品,在服装选择上他们很少选择名牌体育服饰,更多的体育服饰以物美价廉的休闲体育服饰为主,对于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取向是帮助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根据被调查人数的统计,大约男性和女性各占一半,发现对于体育消费的支出男性要远远多于女性,主要是由于现在男性在体育消费上面支出的大幅度增加是他们改善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健康意识的慢慢形成也使得他们更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来强壮身体。此外,河北省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城市居民的学历、收入和职业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对健康的观念越强烈,参加体育锻炼的实践活动就越多,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就是体育消费的层次和方式。在大力宣传体育健身的同时,应该更多的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得更多的人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三)城市的体育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利用率较低

随着河北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不断增长的越来越强烈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基础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由于河北省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带来的各城市间的体育设施的投入也不平衡。经济较发达城市如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出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在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和建设上都远远超越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但是从整体上看,全省的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较低,高质量的场馆多集中在各大高校,但各大高校同时对场馆都采取封闭式管理,只是用于平时教学,从不对外开放,同时社区、城镇的一些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再加上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辅导员,致使居民无法满足对体育健身的要求。据调查:在河北省已建成的体育场馆中,只有24.1%会全部开放,31.3%部分开放,44.6%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办事处辖区平均只有1.9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20-70人左右,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专业指导。

体育经济在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体育经济在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发展体育经济可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人们的基本劳动技能,调节人们的心情,而且它能够推动城市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增加当地财政的收入,进而推动城市经济更好的发展。

2.发展体育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合作与交流。体育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在短时间内使不同地区、互不相识的人们因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它是城市间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同时,发展体育也能促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信息的交汇与融合,增进国内外各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体育的发展,还可以打造品牌产品,让其在国内市场,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3.发展体育经济可以提高城市的实力和形象。体育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北京。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天河体育中心,成了广州市的著名的亮点。姚明和刘翔让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在世界更加耀眼。因此发展体育经济可以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4.发展体育经济可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城市为了举办国内、国际大型赛事、就需要建设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不但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现代化水平,更重要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加上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对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如体育服装、鞋子、体育器材以及体育旅游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同时还带来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如北京奥运会就为我国创造了210万个就业机会。

(二)体育经济在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负面影响

1.体育经济产生的浪费。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的专业性强,一些大众的、民族化体育活动在此举办并不适合,这就使一些场馆因此闲置下来,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场馆的保养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在修建场馆时,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可以仿效广州亚运会,将场馆和运动员村设在高校,这样既可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也同时解决了学校的住宿问题。

2.体育经济产生的污染。许多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聚集在一座城市,不仅打破了城市的平衡,而且超出城市的负荷,使得城市产生了大批的垃圾、噪音以及空气的污染。如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体育经济与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体育经济开发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

河北省地处平原,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的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例如张承地区可以借助冬天的气候多发展冰雪项目,秦皇岛、唐山发展可以借助沿海的优势发展水上项目等。而保定是全国的游泳、篮球之乡,邢台是田径之乡,应发展各自的传统优势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二)体育经济的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河北省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以省会石家庄和沿海唐山、秦皇岛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可以承办一些大型的赛事来提高城市形象,例如秦皇岛就在2008年成功的承办的北京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不但很好的宣传了城市名片,而且大大的带动了秦皇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发展应以高技术、信息为主发展体育产品,建立社区俱乐部。而张承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体育设施不是很完善,应该把发展的目标放在大众体育或者是少数民族传统优势项目的建设上,一是多吸收有着专业体育社会指导员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以便科学的指导,二是把资金多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或者是大力发展民族传统项目。在社区体育方面,应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

(三)体育经济发展要与相关产业相结合

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河北作为京津冀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抓住奥运余热,形成完善的体育经济发展模式,与铁路交通、社会治安、餐饮等其他相关部门有机配合,形成强大的体育产业链,让人们在消费中心情愉快,身心健康,同时加快河北的体育经济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四)开发体育项目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城市开发体育项目不仅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提前了解市场的需求量,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并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而且应该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例如张承地区适合雪上或者是民族传统项目,沿海地区如唐山、秦皇岛适合水上项目,此外还应该结合当地的情况,城市的体育项目应整体规划,切不可进行盲目地开发。

结论

总之,体育运动是城市间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如何抓住奥运余热,发展和规划河北省城市体育经济的发展,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还可以使河北省品牌产品通过体育媒体的宣传而走进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因此,妥善处理体育经济和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杰.安徽省体育产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与对策[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

2.杨有光.体育经济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关系的研究[J].产业经济,2007(2)

3.陈福义等.中国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周加来等.城市化: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1(6)

5.唐晓彤.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社会发展的波及效应[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3)

6.林显鹏.现代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上一篇: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是个大问题 下一篇:云南玉溪无臂男孩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