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维修电工课程课堂为例探索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

时间:2022-08-05 06:26:33

以维修电工课程课堂为例探索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维修电工课程课堂教学为例,通过维修电工课程课堂教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维修电工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维修电工课程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课堂教学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授课方法上,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主体,即使是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今天,有的课程也是多媒体课件一幅幅文字的电子黑板代替了粉笔黑板,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智力发展。最终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下降。

2、教学对象研究不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研究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考中的低分段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才来高职院校学习,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对高职教育目标认识不清,对未来前途信心不足,失去了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上睡觉、课桌下玩手机,玩电子游戏,迟到早退,缺课现象严重,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把握不透。有的教师对实际岗位的工作情形不熟悉,不知道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有的从实际工作中来的教师对理论不熟悉,害怕讲错,往往照本宣科。有的老师对教学内容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完全弄清,课堂教学只能读书。有的年轻教师大多对教材内容不甚熟悉,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而脱离教材,致使教学内容经常游离于教材之外,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维修电工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好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转型的要求,自动化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队2012级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运行近一年来,效果良好。

1、以人为本,确立高职课堂教学主体化的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形成良好品德和科学世界观的过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引导、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是教师的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以维修电工课程教学为例,维修电工以理论讲解为引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导。在教师指导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践、参与、应用、探索、归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养成重视科学和创新思维的良好习惯,必将对学生的一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体现主体化教学观念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在维修电工课程教学采用此模式,把课程的内容设计成“电气装置模块”“电气控制技术模块”“综合技能提升模块”和“职业能力模块”。每个模块由五环节组成。第一环节:老师布置任务,任务来自企业生产实际和虚拟应用实例,学生接受任务后,进行详细信息查询。第二环节:学生组成团队并进行有效分工,选定团队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员、制作与调试人员、主要发言人,确定实施方案,制订计划,其中在决策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建议,如果学生出现错误的决策,老师要及时进行掌控,探讨并寻求有无其他途径,给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第三环节:团队各自准备所需的器材、工具,探讨系统组成、制作方案、调试的方法与要点、注意的事项、各传感器的选型、测试的方法。根据前面制定的计划和方案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第四环节:老师进行时常检查与记录,考查学生制作过程中的各模块质量,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准确性、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团队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各团队的汇报与展示,可以用ppt介绍团队的工作情况、成果演示、成绩总结与存在的不足之处,阐述团队的思考与感想等等。

2、理论联系实际,确立实践化的高职课堂教学理念。任何一个检测概念的学习都可以分为三块,即它是如何来的、怎么理解、应该如何用。所以要确立实践化的课堂教学观念,确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培养更多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每一门课都与专业技术实际运用紧密联系,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很强,必须确立实践化的课堂教学理念。

三、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是课堂教育改革的前提。要改革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对课堂教学改革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教师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课堂教育改革中,教师要系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育人观、教学观,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2、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团队、教材建设、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生动的动漫演示诠释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任务驱动实训项目、习题与思考题库、在线答疑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教学过程的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的教学目标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高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因材施教灵活多样,所谓“学海无涯、教无定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激发好奇心,引起学生内在的兴趣,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味又美妙的事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四、结语

面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要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转变十分重要而紧迫。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从根本上扭转头脑中陈旧的教学观念,积极参与、努力实践、辛勤劳动、不断创新,去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使教学发挥应有的功效,使提高教育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梁桂英.高师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体会[J].时代教育,2011(1).

[2]张文奇.物理课堂教学思考[J].大众科技,2010(12).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英语教学“三定位”原则 下一篇: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