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的共性用历史的边角料写作

时间:2022-08-05 06:19:25

《非常道》、《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的共性用历史的边角料写作

历史,就是发生过的一切。这里的一切,当然指我们所能知道的东西。我们能知道什么?

由年初开始,历史出版物的走势可谓别开生面。唱主角的依旧是美国史学家史景迁,他的系列历史著作,被上海远东出版社引进大陆之后,迅疾蹿红,相继占据学术类排行榜的前位。而《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非常道》等几种“没章法”的历史书从斜剌里杀出,不胫而走。《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还被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韩国人买走,秋季到来前就会推出韩文版。与此同时的是专家舆论对这本“中国通史”的声讨,因为那本书发生了不该有的许多细节性谬

从《万历十五年》出版以来,中国历史的写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呆板教科书接受历史教育的人,似乎发现了真正的历史的魅力。历史,就是发生过的一切。这里的一切,当然指我们所能知道的东西。我们能知道什么?对历史其实应该采取探究的态度,承认我们无知,以探险家的眼光寻找,才会有真正的喜悦。这便使得历史的边角料写作成为可能――遑论“大历史”,那些历史的边角部位和被人忽略的地方,同样是充满惊喜的。

史景迁的书,在我看来,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历史启蒙――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的过去。如果不是沉溺于那种历史发展观的人造湖里,费正清、黄仁宇以及吏景迁等人的著作,应该都是可以找到阅读历史的。历史不是包袱,我们能从里面得到各种的滋养。朝代更迭、文治武功固然值得大书特书,有些人能从中得到治国或治家的启发;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值得说一说吗?

有。《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想为我们说说不那么好说的事儿。中国人的生活,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找到一个角度,一个真实的中国人生活其间的世界:有吃喝拉撒、娱乐消遣、江湖秘术,也有情仇、春宫画、同性恋,还有凌迟和骑木驴等等。这个世界如此真切,让人有一滴水跳进大海的。这才是我们血液里流淌的东西。祖辈如此,父辈如此,我们亦如此。历史的长河,我们置身其问,夫复何言!人是什么不再成为问题;文化是什么,也不再是问题了。文明的本义,就是人创造的生活样式,怎么吃饭,又怎么入厕,怎么打发时光,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林林总总,被时间沉淀在河底的玩意儿,作者尽力打捞出来了。

《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出版后,学者张颐武赞赏作者对掌故的熟悉,“其实,历史就是一个大掌故,掌故传奇、野史以及原来不入大历史的规范的小历史其实是蛮有意思的。这本书记载了相当量的历史的边角料、隐秘之处、有趣之处以及我们平常的历史书中看不见的东西一一这些东西历来就是大家喜欢的。”

写出《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的陈明远,在表扬作者注重细节之余,还指出了使用“小说家言”的不当。其实,民间的东西,被史家记下了,就成了历史;被小说家记住了,却成了小说家言。两者很多时候说的是同一个东西。但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重正统制度的情境里,往往把官方的东西视为圭臬,有意无意地冷落了原本真实可靠的记录。学问,如果拘泥于不合理合法的制度约定,很难说还有什么意思。除了拘谨得出的细枝末节的不同见解外,还能有什么出息。

余世存编撰的《非常道:1840一1999的中国话语》,似乎是在为我的话作注解。这实际上只是一本文人政客以及名人言行录,有点《世说新语》的味道。问世后很快流行开来。在僵硬的话语大陆上空,犹如一道闪电撕开了自由的裂缝。它的遭遇颇堪玩味:原本有序跋,被删了,正文也被刀斧手剁掉四五万字。这本书虽说不是创作,类于读书抄录,但在历史的缝隙中搜集这么多的能活脱脱体现人物性情与时代变革的惊人之语,本身就是一大功德,而余世存也正是这样一个民间话语收藏家,他这本书无异于一个话语博物馆。

被称为另类的历史边角料的写作,不经意间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它要掩埋血肉和细节的怪兽角力,吃力地拽出一个又一个细节和掌故,让人们回到历史场景之中,痛苦或喜悦。

上一篇:中国电影百年十谈之DVD是我们时代的观看方式 下一篇:一个油荒时代的社会命题新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