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和组织动态性,中国企业的组织关系网

时间:2022-08-05 04:31:44

关系和组织动态性,中国企业的组织关系网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集中于关系在企业组织中的使用,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属性。尽管关系嵌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企业自身对于关系的培养需求和能力是各不同的。笔者提出综合关系使用理论框架,根据制度、战略、和组织因素,来探索关系对于企业绩效,销售增长和利润增长的影响作用。一般来说,关系促进企业绩效,但是对于销售额增长促进作用有限,对于利润增长影响能力几乎为零。此外,关系有利于企业市场拓展和提高竞争地位,但是没有改善内部运营效率。

【关键词】关系 组织关系网 企业绩效 经济转型

关系是一种文化特点,是个人层面的关系扩展到组织层面。关系的概念起源于中国社会哲学,儒家认为人类从根本上是以关系为导向的,建立一个强大而有序的关系网可以帮助其实现特定目标。这种人际关系层次潜在的包含了相互义务、信任和互惠。已经形成了中国关系和关系网络的基础。也就是说,关系由于其文化嵌入的特性,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互动法则和商业行为的命脉。文章呈现了关系使用的整体框架,基于特定企业的属性和考察企业增长和内部运营的作用。潜在的假设了中国企业使用关系去管理组织,减轻制度的缺陷、结构弱点、环境威胁。特别的是,我们主要集中于企业的制度、战略、组织背景作为先前的关系网。此外,关系不能视为万能药,甚至在关系盛行的中国社会,企业应该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制度、战略、组织属性。

制度因素:在中国经济转型中,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企业位置两个方面。尽管说我国一直试图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但是仍然不彻底,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产权模糊,生产要素市场效率低下,间接刺激了企业对于关系的需求。由于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尽管说非国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很流行,也会丧失很多的商业机会,或者为了发展借助于私人资源比如民间借贷,大大增加了运营风险,通过以上种种的不确定性,非国营企业迫切需要与政府建立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联系,以降低成本和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企业间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制度形式,关系资本网来用于自身的发展。

企业的战略分为两个方面,基于市场效率的战略和运营效率战略。如果说企业追求的是市场效率战略,则意味着在外界不断寻找商业机会,对新兴趋势和技术又很敏锐的掌控力,企业自身要随时适应环境和制度的变化,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此r,企业会迫切需要关系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企业追求的是运营效率战略,其战略自身属性是刚性的、短暂的、规避风险的,集中于现有业务的提升。因此说企业强调运营效率通常是忽视环境变化对他们运营的影响,对于外界出现的变化与机会毫不关心,通过限制管理者的选择来降低自身的不确定性。

组织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影响着组织文化、所有权结构、关系、也影响着解决任务环境的能力。中国的大企业一般是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传承下来的,通常由国家控制其规模水平,这种大型企业的管理级别直接与社会地位相联系,自身缺乏竞争对手、没有事业心,也就谈不上与竞争对手或者政府官员培养关系了,而此时的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通常没有议价能力,通常受到政府行政干预,因此他们非常重视个人与组织间的联系,因为这些联系决定着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总的来说,关系网对于小企业是十分重要的机制,用以克服规模和其他竞争劣势。

企业的资源包括两个方面: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开发新产品或者新程序、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通常依赖于自身的框架结构,很少依赖外部企业的参与,也就是说不需要培养关系来改善他们的技术。还有研究表明,拥有较好的技术企业通常倾向于保持较高水平的内部技术依赖,在其所属的公司实现经济收益,防止竞争能力的泄露。而技术能力差的企业则使用关系最为竞争工具克服自身存在的劣势,考虑到要素市场的无效,产权模糊,关系的应用来弥补技术劣势在经济上和文化上是可行的机制。

关系与企业绩效:关系对于中国企业市场扩张,销售额增长有直接作用,如表一所示;通过影响资源分享、社交、经济、政治等影响企业交易。企业管理者投入时间、精力来发展关系,促进绩效的提升。

结论:关系在中国发展了好几世纪,反映了社会现象的高度复杂性,嵌入到个人和组织方方面面,我们的研究说明了中国组织关系网,呈现了动态关系,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点上,需要更多学者的研究去丰富关系联系复杂性,特别的是,作者观察了好长时间关于关系的演化,这些研究将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在个人和组织开创,培养,保持,随着时间关系的变化。关系的特性和重要性可能随着发展的阶段不断地进化,值得去探索关系使用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转型时候考虑到企业运营有很强的制度影响,很有可能企业的战略和组织设置会受到特定制度设定的限制,这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

[2]罗家德,叶勇助.中国人的信任游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上一篇:君子的人格思想及其价值 下一篇:高校数据库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