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体验类真人秀的价值取向构建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05 04:10:54

生活体验类真人秀的价值取向构建策略研究

摘 要: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近年来成为真人秀类型创新的重点。无论是湖南卫视的《变形计》,还是江苏卫视的《花样年华》《明星到我家》,都通过为参与者创造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体验”而获得关注。本文以上述三档节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节目为参与者制造体验的路径以及制造体验背后的价值取向,最终为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之道进行谏言。 关键词:生活体验类真人秀;价值取向;生存之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5-0079-03

真人秀节目成为电视荧屏制造快乐与承载意义的载体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现象级真人秀节目,无论是在形态创新、内容表达以及社会影响方面,都成为了整个行业创作的范本。

在真人秀节目的诸多类型中,生活体验类节目越来越成为创作的重点。本文以国内代表性的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变形计》《花样年华》和《明星到我家》为例,分析上述真人秀节目在价值取向构建方面的策略,并对此类真人秀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制造生活体验:电视真人秀节目类型创新的增长点

Annette Hill在其知名著作《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一书中指出:生活体验类节目通常涉及的是普通人以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体验他人的生活。例如在《接受我的婆婆》节目中,参与者要体验与另一个家庭朝夕相处的生活;在《假日摊牌》节目中参与者要体验与另一个家庭一起度假的生活;在《上司交换》中参与者要接受管理自己不擅长领域生意的挑战。

在欧美国家中生活体验类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体验者也多半为普通人群,而节目也拥有较为稳定的收视人群。与欧美国家偏向于为普通人群制造“生活体验”的思路不同的是:在韩国由于其明星工业异常发达,因此韩国的很多综艺节目侧重于为明星制造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如SBS电视台的《Roommate》就邀请数十位男女明星在一个屋子里共同生活,节目真实地记录与呈现这些明星们妙趣横生的日常生活。

而在国内,除了耳熟能详的湖南卫视《变形计》之外,真正以制造生活体验为核心的真人秀节目曾一度处于空缺状态,而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对于真人秀节目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对于国外优秀节目模式的购买或是借鉴,越来越多的生活体验类节目开始呈现于电视荧屏,如江苏卫视的《花样年华》《明星到我家》,浙江卫视的《这就是生活》,天津卫视的《喜从天降》等。而这其中以江苏卫视制作的两档生活体验类节目影响力较大。《花样年华》第一季记录了一群出身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五位90后女大学生一起走进云南的千年古寨,通过15天的艰苦的生活如何达到了自我蜕变,受到心灵启迪的过程。而第二季则加入了当下流行的元素,由普通草根便成为了90后女明星乡村进行生活体验。《明星到我家》与韩国JTBC电视台的《伟大的嫁人》有异曲同工之处,节目邀请五位女明星深入云南乡村淳朴农家,扮演家中儿媳角色进行生活体验,在陌生环境中女明星们的不适应反映成为节目重要看点。

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的涌现,一方面是由于真人秀节目在激烈竞争中导致类型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则是电视制作人开始意识到可以借助于真人秀这一流行样态,去反映生活,洞察生活甚至是干预生活。对于电视真人秀节目而言,外在的类型创新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电视受众的目光,而要想获得持久的发展,节目价值取向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取向构建策略分析

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之所以成为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方向与重点,这与其具备的价值取向密不可分。那么对于当前中国电视荧屏的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而言,它们构建价值取向的策略究竟是什么呢?

(一)《变形计》:用体验促使理解,用感动收获教益

截至2015年湖南卫视《变形计》已经播出十年,节目价值取向一直未变,即通过体验达到沟通和理解的效果。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们达到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该节目开播之初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互换身份进行生活体验。在互换身份的过程中,“问题孩子”在节目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改观,他们通过短暂的互换生活体验,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更容易痛改前非,学会珍惜和热爱生活。但是来自于农村的孩子是否会通过生活变形产生心理阴影一直也是节目被诟病的。而在2015年第十季节目中,节目的体验开始升级,由最初一直沿用的孩子互换身份进行体验变为问题孩子及其家人共赴农村进行生活体验。首期节目的《两个世界》的两对问题父子通过体验一个月的深山变形,最初充满强烈仇恨与隔阂的情绪逐渐被反思、理解、感动而取代。虽然《变形计》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这种借助于电视真人秀制造的生活体验,其最终的意义不仅仅是带给参与者和观众对生活的经验与感觉的时刻更新,它更是成为了电视传播参与、了解、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无论是最初的互换身份体验还是现在的亲子共赴体验,在相对陌生的生活体验中感知温暖,品味感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收获教益、改善关系、解决矛盾的节目价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

(二)《花样年华》:用体验记录蜕变,但社会意义让位娱乐效果

2012年江苏卫视就推出了一档生活体验类节目《花样年华》,在节目中5位性格各异、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90后女生远赴云南进行生活体验。2014年江苏卫视又推出第二季《花样年华》,而参与者则由影视明星取代了普通草根,女明星们在节目中要完成节目组安排的各种从未体验过的农活,如喂猪、喂牛羊、清理猪圈、牛羊圈、剥玉米、刨鱼腥草甚至是浇粪,面对不熟悉的农活,女明星们吃苦受伤也就在所难免。不过体验上述农活的目的看似更多是在满足观众猎奇或是娱乐的心理,其实节目并没有与社会热点发生深度关联,换句话说女明星们只是换了一个表演舞台进行表演而已。第二季的《花样年华》希望用明星们的号召力带动节目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希望用明星们在节目中不为人知的一面让观众耳目一新,希望用明星们在节目中真性情的表现激发观众的情感认同,但是从节目为明星们制造的体验内容和体验情境看,节目并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明星们的蜕变过程,更没有切中社会神经,顶多像一场表演秀。虽然节目收视较好但是并没有引发社会热议,也并没有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因此可以说,《花样年华》第二季的价值取向构建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即希望通过体验记录90后女明星的成长与蜕变,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娱乐成分被过度渲染,社会现实没有得到深度碰触。

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通过为参与者创造体验,希望参与者和观众能够获得多样的生活经历与深刻的人生感悟,但是若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与现实,则会出现不痛不痒、不温不火的传播效果。因此江苏卫视总结了第二季《花样年华》的存在问题,于2014年年底开播的《明星到我家》,就因其充满了温情、快乐、感动且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而受到了观众的肯定。

(三)《明星到我家》:角色扮演引关注,生活体验引共鸣

2014年下半年明星真人秀呈现爆发式增长,除《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之外,江苏卫视《明星到我家》的出现也为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鲜的元素,虽然节目没有成为现象级,但是其因角色扮演造成的关系假想性、在节目假设情境中对明星的窥探以及对于个人生活的观照都成为了亮点。

首先《明星到我家》的最大特色在于人物关系的假定性。与韩国JTBC电视台的《伟大的嫁人》如出一辙的是,女明星在节目中要进行角色扮演,成为普通农家的儿媳,与普通家庭一起生活。这一点对于观众而言是耳目一新的,因为节目不仅开启了明星与素人相结合的双主角模式,同时也因为节目要赋予明星们全新的关系,并以此来观察和记录她们与普通农家人生活相处的点滴故事而受到观众的期待。

其次,《明星到我家》以社会热点话题为依托,以“婆媳相处”为看点,阐述的却是人际相处之道,这是节目积极的价值取向。近年来以婆媳关系为核心的电视剧层出不穷且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如《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媳妇是怎样炼成的》等,这说明讲述“婆媳关系”的故事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这在理论上为《明星到我家》进行了预热。当然,作为讲述婆媳相处之道的《明星到我家》也充分利用戏剧矛盾制造冲突,让节目更加引人入胜。在节目中,女明星光鲜亮丽的生活与在农家所需要的简单纯朴生活形成冲突,女明星们与陌生的婆家人之间的相处也会因生活习惯、语言表达、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冲突,但正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明星儿媳与素人婆婆不断磨合,逐步适应。整季节目播出后,明星媳妇有了蜕变,婆婆形象备受赞扬,在细小摩擦中婆媳感情不断升温,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温暖、感动,而且节目告诉观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即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是“日久见人心”的。特别是节目最后一集,女明星完成了人为制造的生活体验,与自己的“婆婆”道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在与婆婆相处的点滴日子中很多温馨感人的情节浮现脑海,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相处之道莫过于真诚交往,纵然有过分歧和冲突,但时间最终会留下最美好的相处时光。

最后,通过观看他人反观自身。虽然女明星是在假定的时空情境中进行体验,但是每个观众都可以从节目中每个人的表现来观照自身,寻找自己身边人际关系的印记,这样就更加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甚至为自己日后的类似情境如何应对找到相似措施。

三、重视“体验”的创意与价值: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的生存之道

笔者认为: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空间较大,因为生活中有多少种体验类别,就可以衍生出多少种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但是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要想能够做大做强,能够深得观众厚爱的话,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体验方式”的设计要有创意

生活体验的内容和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是并非每一种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都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因此对于此类型节目而言,首先是要为参与者和观众设计有创意的体验方式。《变形计》是国内第一档以互换身份进行生活体验的真人秀节目,因此这种新颖的体验方式就能够迅速获得观众的注意;《明星到我家》也因赋予“假设的身份关系”进行体验而让人耳目一新。因此独特新奇的体验方式是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成功的第一要务。

(二)“生活体验”的逻辑要明确

对于生活体验类节目而言,无论是普通草根参与体验还是邀请明星进行生活体验,节目的逻辑思路要清晰,即为什么要进行体验。只有节目的逻辑明晰了并且被观众所理解,节目才有可能产生共鸣。第二季《花样年华》就没有理清楚为什么要求90后女明星到山村去进行生活体验,没有合理的逻辑,观众自然不会买账。而《明星到我家》则因为婆媳话题的社会影响力,让女明星的媳妇扮演行为有了合理性,这也为节目的热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于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而言,为节目中的“体验”增添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得节目的“体验”具备一定的附加价值,这样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电视荧屏中的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在为参与者和观众制造“体验”时,不能仅仅单纯地满足其感性的娱乐消费心理需求,必须要为观众提供其更需要的持久、感动、反思和历练。江苏卫视第二季《花样年华》之所以没有获得预期的收视效果就在于其娱乐元素被过度放大而忽视了节目与社会的关联。而《明星到我家》则以社会关注的“婆媳话题”为核心,以明星身份的假定为亮点,以明星在节目中与婆家发生的点滴故事为叙事主线,赋予明星生活体验别样的意义。由此可见,生活体验类节目必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有效地将节目的娱乐功能与社会现实意义相结合,用参与者真实的生活体验制造情感共鸣,让观众通过观看他人表演进而反观自身,从而强化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 高鑫.电视艺术理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张宁.媒介社会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关于《京华时报》云报纸商业模式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电影中的四次“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