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价值链理念下的现代企业成本控制

时间:2022-08-05 12:12:09

浅析价值链理念下的现代企业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对价值链理念下,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成本控制的实践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成本控制;现代企业

一、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内涵

(一)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每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基于此目的,从价值链角度审视成本的实质,可以从资源投入观、资源耗费观及时间资源观三方面构建“价值链三维成本观”。三种成本观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维价值链成本。一维资源投入的多少,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价值链的整体成本水平,它属于“先天成本”的范畴,从整体上决定了价值链成本的最大值。二维的资源耗费,首先受到一维投入的直接影响,同时它的消耗量反作用于一维的成本投入量。它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属于“后天成本”的范畴。三维的时间成本观,不仅受到以上二维成本观的作用,同时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可见,以上三方面既是统一的整体,又具有相互区别的特质。价值链成本控制主要是资源必要而充足的投入控制以及资源耗费的控制。

(二)价值链成本控制的两个基本方面

价值链的成本控制以客户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标,涉及到资源投入成本控制与资源耗费成本控制两方面。前者必须充足,后者必须合理,从而实现整条成本价值链的完善。

1.控制必要而足够的资源投入

与传统的成本控制不同,价值链理念下的成本控制首先考虑的不是成本的压缩,而是成本充足的投入。这一理念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审视成本的,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力要进行战略性的预估,必须有投入充足的前期成本,以保证企业价值链的构筑优势。

2.控制资源耗费的合理性

资源耗费的合理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价值提供的角度出发,使价值链的每一环节的成本在合理的范围内达到最小化。二是它强调价值链各环节关联的合理性,并不是每个价值单元都要达到资源耗费的最小化,从而达到整体链条的成本最低,而是各单元通过资源耗费的战略组合,进而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上。

二、现代企业运用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企业面对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传统的成本控制已越来越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由传统成本控制向价值链成本控制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是:第一,随着普通公众财富的不断增多,购买力增强,人们的消费行为开始由传统的流行化、趋同化愈来愈倾向于多样性和个性化。第二,由于顾客需求形式的变化,促使市场由共性需求向个性需求转变,从而出现了市场需求的多变性。第三,生产类型由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生产过渡。第四,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呈现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也不再是对市场份额的简单分割,取而代之的是产业链不同环节竞争的不同以及价值链不同环节竞争的不同。

(二)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

其主要表现是:第一,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本输出、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从而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第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这正成为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动因,但这也导致了突发事件的不断出现,增加了企业竞争的风险。第三,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快速反应愈来愈突出。在当今竞争环境下,克敌制胜、赢得市场的法宝不仅仅是企业的规模、技术和财力,更重要的是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即经营者是否充分掌握对产品的特定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是否能对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快速反应,尽量缩短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的时间,并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投放市场,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进而提高客户的认知价值。

三、价值链成本控制应用的基础条件

(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会在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中反思其成本控制的实质:为什么投入成本?怎么耗费成本?这样的成本行为是否有利于企业价值链的优化。通过市场的比较,企业会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构建出更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独特价值链。

(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以价值链理念为基础,建立ERP的成本控制体系,并结合Internet、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企业有可能极大地拓展价值链,构建虚拟价值链,建立价值链网络,以外向性、动态性的思维为企业提供竞争战略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

(三)人力资源素质较高

价值链成本控制要求同时重视成本的价值流动和物质流动,这就要求企业全员重视成本控制、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然而这并非是指现在的全面成本控制所说的全员参与,而是像成本企划中所采用的价值工程方法等,它可使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有机地结合到成本控制中来。

(四)高科技企业

由于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高科技企业的突出特点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短、品种变化快,资源投入大、风险高,信息资源投入多、物质资源投入少。因而,作为高科技企业就必须紧盯关键顾客价值链、关键价值链环节。

四、价值链理念下的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未来预测

(一)确立成本领先优势

现代企业实施价值链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成本,确立在同行业中的成本领先优势。这一优势带来的高收益空间,远比进行削价竞争明显。以成本领先地位得来的竞争优势是持久的,因为成本的领先取决于企业内部价值链各环节的资源投入与消耗,取决于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企业的持续竞争与发展,有利于企业进入良好的运作循环,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重新对价值链进行定位,对于扩张后的市场进行价值分析,再投入充足的资源,进行成本归集与分配,进而巩固和加强其成本优势,换取更加高额的利润,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实施价值链成本管理可以优化企业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价值链,对于传统成本管理下落后的、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状况的环节进行优化,剔除和简化公司内部不增值作业环节,一方面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能够降低时间成本,同时降低直接人工成本,有利于企业对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客户需求的不断满足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各类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需求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迈进,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再一味的规模生产某种商品,而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提高产品的多样化。价值链的优化,业务流程的再造,能够大大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消耗,节约资金投入到产品研究与开发上,以适应客户的多方面要求。

(四)提高现代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随着成本控制在现代企业中地位的突出,实施价值链理念下成本控制的意义就是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和经营成本,提升各行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弥补传统成本控制中企业长期以来在组织结构设计、业务流程和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整体上降低组织成本,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增值,势必会使整个公司的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先德,孟庆岩.作业分析与成本控制模式[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2]包维华.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39

上一篇: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临床应... 下一篇: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缺陷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