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会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研究

时间:2022-08-05 08:24:21

新财会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研究

【摘要】新医改背景下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成本核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新医院财会制度也对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总结了新财会制度中成本核算的主要变化,随后指出了新财会制度下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意义和目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新财会制度下成本核算提出了实践建议。

【关键词】医院 新财会制度 成本核算

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对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能否做好精细化成本核算,强化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医院管理的重点。

一、新会计制度中成本核算的主要变化

新《医院会计制度》取消了“药品收入”、“药品进销差价”和“药品支出”科目,规定“医疗业务成本”科目核算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需要按具体费用项目和各具体核算单元对医疗业务成本进行明细核算,归集直接成本,分配间接费用、医疗技术成本和医疗辅助成本,进而计算临床服务科室成本。

具体分析成本核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固定资产核算

新制度中取消了原制度中的修购基金,按月核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使医院固定资产的损耗计入成本核算中,通过折旧计提实现资产价值的转移,使得财务报表能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避免了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情况,有利于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采用待冲基金替代原有的固定基金,更加细化了针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管理规定。

(二)增设了成本报表

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增加了成本报表及相关内容,进而明确的反映医院成本费用的具体收支情况,通过增设的这些报表不仅可以全面反映医院的收支情况,也可以有效的监督医院的成本核算的真实性。此外,成本报表也可以为医院进行成本收支情况分析以及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提供有力的参考。在完善了成本报表体系的同时,也强化了对于医院整体会计工作的监管。

(三)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引入了费用分摊的核算方式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以及核算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通过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摊的方式,通过结合医院机构设置、人员比例、收支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摊,这样就可以更贴近医院的实际情况。

二、新财会制度下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意义

(一)有利于医院加强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

医院全成本核算作为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不同于以往医院自行开展的科室成本核算,其成本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能准确反映成本状况,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以及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全成本核算强化了财务管理的作用,明确了对科室的责任业绩考核与成本控制,使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医院适应新的医药体制改革的需要

在医药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适应医疗改革、如何在医疗改革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都是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这需要医院在经济管理决策上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全成本核算是整个经济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医院只有进行全面的全成本核算,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降低医院的经营管理成本,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三)医院实行绩效考核的需要

全成本核算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内部资源分配和绩效考核的需要,为绩效考核和内部资源配置提供合理可靠和详实的数据支撑。实施和做好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绩效管理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维护医院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新医院财会制度视角下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都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长期以来,医院一部分开支都是由国家财政支出的,没有引起医院对成本的管理重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医院没有市场经营压力,成本管理制度缺失。

(二)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缺乏医疗服务工作量的标准计量体系和成本分摊的标准方法,难以准确核算项目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的复杂性,也增加核算难度。需要解决成本分摊系数的确定、分摊方法、如何清理各间接成本科室之间的成本关系以及如何科学的将间接科室成本归集到直接科室中等问题。

(三)标准成本不容易确定

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公立医院实施标准成本管理,公立医院的成本不同于企业,因为患者不像产品可以在不同的独立车间流转,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作配合。制定标准成本就需要财会人员有会计、财务、医疗业务等方面的相关专业及业务知识,因此确立客观合理的标准成本比较难。

四、新财会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

成本核算对象有科室、医疗服务项目、病种、床日和诊次。根据新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在年初应按照临床服务类科室、临床医技类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行政后勤类科室四大类进行二级科室建账核算,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分类科室与财务账务系统相同,保证提取各类数据的口径一致。

科室的直接成本是指由各临床科室直接承担或者通过分配确定的直接消耗费用。间接成本应本着“谁受益、谁负担,谁得到受益多、谁承担成本多原则”。坚持“收人与消耗配比”,各类科室成本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

对成本核算科室的各明细收入项目占总收入比例、各明细成本项目占总成本比例、利润贡献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科室的床位数、病床的周转率、平均住院天数、手术例数、门诊量等统计指标分析各成本核算单位在运行中的出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进行有方向的整改,提升医疗服务收益贡献价值。医院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在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满足临床和职能后勤科室的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对医院一些成本项目进行定额或弹性的成本控制。

上一篇:语文升温后,我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质朴的课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