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联邦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征与问题

时间:2022-08-05 04:05:29

俄联邦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征与问题

摘要:俄经济从1999年起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新一轮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波动较小,持续时间较长,各方面经济指标均有所改善。实证分析表明,剔除石油价格因素后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近年来俄国内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投资效率稳步提升,俄经济已经初步具备了稳定持续增长的基础。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出口,而且经济增长的动力单一,尚未形成多因素推动下的开放经济增长模式,还存在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俄联邦;经济增长;特征;问题

中图分类号:F1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2-0021-04

俄联邦经济历经十余年的衰退、大幅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从1999年起进入了新一轮增长阶段。新一轮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波动较小,持续时间较长,各方面经济指标均有所改善,在这个背景下,俄政府提出了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

一、俄联邦新一轮经济增长

俄经济新一轮增长不但摆脱了转轨以来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而且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从1999年的恢复性增长开始,七年来俄GDP增长速度保持在5%-10%之间,波动幅度远小于上世纪90年代,2000-2004年五年平均增速7%,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为6.4%(见图1)。

俄新一轮经济增长除了表现在GDP稳定持续增长外,还体现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领域爆炸式增长。2005年俄进口车销售量达到60万辆,比2004年增加了57%,比2001年增加了6倍;手机用户也从2000年的300万增加到2006年6月的8000万;至少20%的家庭拥有电脑,是2001年的4倍。消费能力的迅速提升与俄罗斯人均收入的迅速提高是密不可分的。过去五年,俄罗斯人均年收入的平均增幅接近29%。高盛公司预测,俄罗斯人均年收入在2025年之前将高达4.5万美元。美林公司和凯捷集团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俄罗斯约有8.8万名百万富翁。俄罗斯最大的外国汽车进口销售商罗尔夫连锁公司的总裁马特・唐纳利表示,在他们那里买车的不只是百万富翁。他估计有800万俄罗斯人月收入至少有2000美元,350万俄罗斯人月收入至少4000美元。

经济状况持续转好的另外一个标志是外债大幅减少,黄金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四。1999年,俄外债曾高达1545亿美元,占当年GDP的84%。而到2006年6月,俄黄金外汇储备达2460亿美元。为使国家节省77亿美元的利息,俄政府决定在8月底之前全部偿清所欠巴黎俱乐部的213亿美元债务,并同意支付10亿美元作为补偿金。俄MDM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认为,那些在八年前曾经嘲笑过俄罗斯的人现在不得不承认,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是一个有信誉的大国。

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征

(一)出口拉动下的经济增长

分析一国经济增长原因的方法很多,可以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也可以从经济增长理论角度出发分析。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而且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一直是困扰俄经济的问题,因此从GDP研究的角度人手,分析GDP各种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从支出的角度看,构成GDP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出口、进口,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上述变量进行分析以便比较各变量对俄GDP增长的影响(见表1)。

由于构成GDP的变量之间关系密切,为避免变量自相关导致的信息失真,分析过程中不采用变量全部进入分析的方法,而采取逐步筛选法对各变量进行筛选。本分析所用工具为SPSS13,分析结果为公式1。

回归曲线:

GDP=0.783+1.322×出口+0.629×投资(公式1)

(t=9.85 18.59 5.19)

(R2=0.989,DW=2.427,)

从分析结果看,出口和投资是俄GDP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关系数0.989,DW检验值2.427,说明各变量之间的自相关关系不是很强烈,因此得到的结论是可信的。分析结果说明俄罗斯出口、投资是支撑俄罗斯GDP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回归方程中出口乘数为1.155,出口值占GDP的1/3左右,因此可以认为俄经济明显受到出口因素的影响。消费、进口因素对GDP增长的重要性在模型中没有得到体现。在俄罗斯出口产品中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产品,其中石油的作用尤为突出。从图1可以看出,石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与俄GDP增长趋势关系非常密切,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与俄经济大幅波动几乎同时发生。因此,无论从回归分析还是观察曲线走势,都可以认为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与石油出口价格有密切关系。

(二)俄经济已经初步具备持续增长的基础

国内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石油出口一方面拉动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掩盖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分析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剔除石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GDP中直接剔除石油份额的做法很难实现,为解决此问题,世界银行专家组在2005年3月公布的《从转轨到发展――俄联邦经济发展备忘录》中提出了通过石油价格对GDP增长的弹性来剔除石油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该方法认为,根据对俄罗斯经济增长和石油价格的关系的分析,近年来俄罗斯GDP增长对石油价格变动的弹性系数在0.05-0.10之间,即石油价格每变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俄GDP同向变化0.05-0.10个百分点。同时该备忘录认为选取0.07这个弹性系数是较好的。本文采用世界银行推荐的标准对俄GDP进行调整,结果见表1最右一列。以调整后的GDP为因变量,重新进行多元线形回归,结果如公式2所示。

调整后的GDP=0.744+1.39×消费(公式2)

(t=5.63 13.82)

(R2=0.955,DW=2.090)

分析结果表明,剔除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后,消费成为影响GDP的主要因素。由于构成GDP的五大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简单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很难消除变量之间复相关的影响,消费变量不仅解释了消费对GDP的贡献也可能解释了其他因素的贡献,尽管如此,剔除石油因素后消费对GDP的贡献显著提高却是毋庸置疑的。

为弥补线性回归分析的不足,有必要从其他角度分析消费对GDP的贡献。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七年来俄罗斯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占GDP总量的份额不断提高,从1999年的47.5%稳步提高至2004年的52.6%;进口占GDP的比例也显著上升,七年间增长了14个百分点;而同时期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却不断下降,从1998年的24.6%逐渐下降至2004年的11.9%。这说明

内需对俄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趋势呈现稳步发展的势态,这对于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俄联邦来说是非常好的势头。尽管俄GDP增长受石油价格的明显影响,但随着国内消费等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逐步加强,俄经济正逐步摆脱对外经济依赖。与石油出口价格的大幅波动相比,消费等国内经济活动的稳定性要强得多。

投资效率不断提高。投资效率反映了投资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GDP变化率,可用于衡量资本形成对一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俄经济的投资效率除了在199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出现大幅波动外,总体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1999年以前,俄经济的平均投资效率低于5%,此后不断提高,2001年以后从11%逐步提高到18%,并且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见图2)。投资效率稳定持续提高也是俄经济实现比较稳定、持续增长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以上各项分析可以认为俄经济已经初步具备了稳定增长的基础。

三、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资源出口,俄经济中尚存在不稳定因素

俄罗斯以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原材料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这样一种经济结构,不仅会耗竭自然资源,而且会时常受国际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从而使本国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外部因素的左右。不仅如此,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还造成高科技部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俄经济增长还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逐步改变对资源出口的依赖,逐步优化出口结构是俄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此外,俄GDP中消费所占份额略高于50%,尽管高于中国,但仍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提高俄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还有赖于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

(二)经济增长的动力单一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如果考虑石油因素影响,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出口和投资,而且许多是与石油产业有关;如果不考虑石油因素影响,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国内消费。因此无论是否剔除石油因素影响,俄经济增长都面临动力单一的问题。为说明问题,本文对中国GDP的构成同样作多元回归分析,所采用方法与分析俄经济时所采用的方法相同。为突出重点,避免罗列过多数字,这里仅提供分析结果。分析中所用原始数据均摘自国家统计总局网站公布的《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

GDP=0.174+1.474×消费+0.481×投资+0.741×出口-0.381×进口(公式3)

(t=1.681 t=39.562 t=4.992t=4.661 t=-2.901)

R2=1.000.DW=2.507GDP=-3357.437+1.444×消费+0.705×投资+0.602×净出口

公式3的分析结果表明,消费、投资、进口、出口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变量,与俄罗斯的情形相比,影响中国增长的各项因素关系更加均衡。进口和出日同时成为影响GDP增长的重要变量,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较高的开放水平。对比各变量不难发现,无论从总量(占GDP的百分比)还是回归曲线的系数(1.474)来看,消费都是影响GDP增长的最重要变量。国内消费具有稳定增长的特性,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实现较稳定的持续增长与这种消费占主要地位、其他变量均有显著影响的模式是有关系的。因此,从GDP构成的角度看,俄罗斯经济要实现更加稳定的持续增长,应该进一步提高消费在GDP中的份额,同时均衡消费、投资、进口、出口等因素的关系。俄罗斯是一个拥有近1.5亿人口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大国,不可能依靠某些产业的畸形发展而获得持续发展,俄罗斯经济增长最终还是要依靠自身的消费、投资等力量的推动。

对比中俄两国的出口乘数发现,两国对出口的依赖性都比较强。与俄经济不同的是,中国出口中有近2/3是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实现的。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是利用中国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廉价的劳动力,不仅为中国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税收,而且提高了国内市场竞争力,带动中国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俄罗斯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虽然能换来大量外汇,但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贡献却很有限,更不用说推动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了。因此,中国外向型经济与单纯依赖自然资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相比,无论在稳定性还是在经济效果上都要优越许多。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俄两国虽然对出口都有较强的依赖性,但是中国经济在外部冲击面前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即使1998年的金融危机也没有让中国经济大幅衰退,而俄罗斯受到了那次危机的重创。

四、结论

俄罗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石油出口,出口和投资是影响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剔除石油价格变动的因素后,国内消费对俄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增强。国内消费、进口额占GDP的比例不断提升,表明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的投资效率稳步提升至10%以上。俄联邦经济已经初步具备了稳定增长的基础。

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要比推动俄经济增长的因素多而且结构更加合理。中国已经实现了以国内消费、投资为主,具有较高开放度的经济增长模式;俄经济增长依赖出口等少数因素的贡献。俄联邦应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的结构,逐步降低对自然资源出口的依赖,提高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经济增长既是GDP总量的增长,也是GDP结构的优化过程。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水平提高既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消费能力的提高与国民基本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因此不断提高消费等国内经济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俄联邦实现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俄罗斯不同时期的“影子经济”比较 下一篇:俄罗斯的竞争政策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