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8-05 01:19:27

如何做好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致关重要的。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园、家庭、社会要相互协调一致,遵循幼儿的发展的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重要性;常规;表扬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30-01

学前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了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会为幼儿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挑食、按时吃饭睡觉等。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是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独立完成一点小事,家长如辅以赞同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有益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懂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这些也是基本的道德原则。

二、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要规范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活动常规,常规要规定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平时要求幼儿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用餐时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要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

三、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以表扬为主

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凡是幼儿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给贴上小贴纸以示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使幼儿能够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和老师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如果没有及时的评估和表扬,行为规范的指定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摆设。只有及时的评价,才能够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达到预期制定规则的目的。

总之,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将来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遵循幼儿的发展的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茁壮成长。

上一篇:对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