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政策研究

时间:2022-08-05 12:07:28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政策研究

【摘 要】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以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在这一大背景下,传统中小企业的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的思想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存在资金规模小、融资难,风险控制弱、员工整体素质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政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少。中国的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无足够的抵押资产,融资困难,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因素。企业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从银行的贷款困难,有80%以上的中小企业有融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控制财务风险,这也就导致了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偿还贷款,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中小板进行上市融资也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数量大,想在中小板融资的企业多,所以,从实际来看,中小企业版的上市融资的隐性的标准是比较高的,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市场上融资困难。(2)企业技术能力低下,处于产业链低端。由于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融资,所以中小企业想要扩大规模更是难上加难。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上不足,无法使企业引进一流的人才和先进的设备,这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成本较高,在规模下、资金少的情况下,企业无力承担开发新产品占用的资金,如果企业不能掌握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这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的一项挑战。(3)企业员工素质普遍不高。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统一的。企业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并且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较低,这样就不能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更加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这就限制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受到流动资金的限制,相对于大企业来讲,中小企业招聘人才提供的经济和精神条件较低,所以,中小企业招聘的员工普遍素质都不高。再者,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限,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完善,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人员变动大,甚至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这不利于企业得长期发展。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要发展壮大,要不断地走差异化的创新道路,不断的从单纯的技术创新向资源整合研发进展,加快技术创新的脚步,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使企业由成本推动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改变发展模式,而且需要政府从政策上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1)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首先,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和引导力度。各级政府要认真了解中小企业在本地区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提高政府地方经济发展和投资的信息透明度,指导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在政府采购和地方投资方面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倾斜。在相关领域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加强合作。其次,政府要鼓励企业进行多方式的融资方式,如私募基金、担保业务、股权质押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的风险,开辟企业多维度的融资方式。(2)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人才引进。一是中小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要加强与综合性大学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和学术实践。要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研发平台,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特色,走品牌之路。二是中小企业要进行战略创新。中小企业过去的家族式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改变过去“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治理模式,引入职业经理团队,改善企业监督和激励方式。三是加强人才引进。中小企业不能吝惜在人才方面的投资,尽可能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待遇。企业要加强人才培训,不断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本。唯才是用,改变以前任人唯亲的现象,为企业引进真正的人才。四是建设企业文化。中小企业领导者要设计建设文化的方案,各层员工进行实践、反馈,然后进行修正。对已经能够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的文化形成制度,使建设文化的措施制度化、规范化,这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途径。在政府资金、技术、税收各个方面的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战略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创新,整合资源,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叶远西.中小企业创新(国内外中小企业创新的实践启示与借鉴)[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张静.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太原:经济师.2009(2)

[3]潘家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思路[J].财会月刊.2011(10)

[4]刘佩仓.中小中小企业信息化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兆玉.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开发[J].甘肃农业.2006(8)

上一篇:湖南省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