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2-08-04 10:03:46

刍议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摘 要】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健康个性。所以,只有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才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发生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体性 自主意识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中,孩子们的心理受到忽视,个性受到忽略,不利于他们的长期学习。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则尊重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和个性,提供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之路大有裨益。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和情感流露。平时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既当孩子们的老师,又当他们的朋友,再外加一点幽默感,这样的老师学生最喜欢,学习上的问题,会来跟你聊聊生活上的琐事,会来和你谈心……自然而然地,当你走向课堂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轻松愉快。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能使学生的学习从枯燥乏味达到兴趣盎然,需要教师积极找寻课堂中的兴趣信息,也就是教学中的兴趣结合点,它包含了教材、课件、环境等各方面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教师可根据内容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手段使教学材料以诱导的方式呈现。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美丽的小公鸡》等,教学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朗读、或表演,寓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静态讲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用眼观察等主体性活动中学习课文。此外还可以用游戏、竞争形式,图片、实物直观教具演示,音乐、声响营造气氛等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再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我班的孩子多数来自农村,普通话说得不好,说起话来有时杂乱无章,常常说话不完整,或者说了一点就说不下去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强,这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引导、及时地帮助。适当的鼓励与表扬都会让学生胆子更大,更有话要说。同时告诉学生在看电视和收听广播时,看看人家是怎样说的,多跟着学,说话能力自然会提高。

二、培养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从小对于语文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始终保持主动好学的习惯。语文是个不断积累的学科,从小养成一个善于学习语文、处处发现和积累语文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语文无处不在,它不是一个枯燥的只能用成绩数字来代表语文学习水平的科目。语文存在在音乐中,它可以是唯美的歌词,像《青花瓷》、《红尘客栈》等,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聆听音乐,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语文的美妙; 语文也存在在艺术宣传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带有美感的图片,并感受精短语句对于意义表达的美妙。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品读文章、欣赏文章,可以推荐给学生适合它们现有学习水平的课外读物。

三、给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

语文是一门语言,是中文的应用艺术。对于语言来说,听说读写,样样不能落下。有些小学生天生羞涩,在人前不敢多言,人多时更是不敢说话,这样对于语文的学习是很不利的。交流是一种让学生得到很快提高的学习方式,如何利用好课堂时间,更多的尊重学生主体,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彼此交流是教师组织课堂应该思考的。比如,课前的预习可以采用多人结组的方式进行,每个组任命一个组长组织大家的分工,每个组在做课上报告之前,组员之间已经进行了磨合和讨论。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辩论的题目,让支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讨论争辩,在愉悦的环境中鼓励激发大家的表达欲望。比如,老师在讲到像《最后一根蜡烛》这样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课文为蓝本,组织编排话剧,这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表演能力,最重要的是,克服了学生的胆怯,鼓励他们在大家面前勇于表达自己。

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讲求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事倍功半,更积极的投身于接下来的学习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自己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很困难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尝试,可能在学生还没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之前,学生就已经气恼的放弃了,所以,老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老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在需要的时候有针对性的给他们提出语文学习的指引,遇到因学习而苦恼的同学更是要及时的给予关注,并鼓励开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盼,感受到作为个体而应该得到的尊重,重拾对学习的信心。每个学生的天赋、性格都不同,要想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已是不易,老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引方式和谈话交流方式,这对老师的素质要求极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仅要认真备课,努力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要求,还要花大量精力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学生的学习上做有的放矢的指导。

五、选择针对性强的练习

学习离不开练习,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好的练习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练习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现如今,老师给学生留的练习越来越多,有的作业负担甚至已经到了孩子能力的极限。试问,学生天天疲于应付作业,哪里还有时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哪里还有心情对语文保有一份愉悦的感受? 此时的练习,学生不是应付,又能是什么呢? 而好的老师留给学生的练习是适度的,练习的难度也是适度的,练习的含金量是高的,这样学生做几道题,不仅一天的学习知识可以扎实巩固,而且剩下的大量时间可以在愉快的心情下积累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举一反三的练习,使学生摆脱大量的繁琐工作,还可以为他们保留一份爱学的心,何乐不为? 这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收集和总结质量好的练习,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与学生分享。这就需要老师的经验和直觉,也需要老师对整个学习课堂上学生学习状况的整体把握,这无疑又是给老师提供的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

总之,教师只是引导孩子学习道路上的智者,而不能成为阻碍孩子学习的路障。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需求和心理,将眼光放大、放开,鼓励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是每个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

上一篇:浅谈如何让初中学生对英语不再“谈之色变”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