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04 07:58:37

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最近,我们就全市企业上市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汇总报告如下。

一、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现状

自1997年9月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以来,*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也相继上市,“永鼎光缆”、“丝绸股份”、“亨通光电”3家企业在国内A股市场上,首发连同配股,已募集资金15亿元,占苏州全市募集资金的28.8%(苏州市现有14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内11家、境外3家)。“亨通光电”目前正在报批发行4亿元公司可转换债券。除3家上市公司外,我市还有新民、艺龙等7家股份公司,“新民纺织”正在增资扩股,并已同券商签订协议,即将进入辅导期。在境外上市方面,德伊时装拟在美国上市,已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正与美方商洽之中,康力电梯也有在海外上市的意向。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企业上市工作已经破题开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内资本市场有了一席之地,但是与*经济地位相比,与上市工作先进地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是上市企业数量少,募集资金量小。目前,我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金额在苏州各县市中尚处于前列,但同江阴等地区相比明显落后。相对于*340亿元的生产总值,3家上市公司流通市值与GDP的比值仅为4.41%,大大低于全国11.3%的平均水平。二是上市后备企业少,出现了断层现象。在上报发审委、进入辅导期、股份制改造这三个环节上都出现了空档。目前全市尚无一家上报发审委的企业,除“新民纺织”即将进入外无一家进入辅导期的企业。股份制改造企业不多,已有的几家股份有限公司运作也不太规范。三是缺乏进入资本市场的氛围,企业上市积极性不高。原因归纳起来,大致表现在四个“不”上:①小富即满,缺乏长远目标,小日子蛮好过,扩张做大的意愿不强,不想上市。②重产品经营,轻资本经营,不少企业的产品有销路,效益比较好,感到不缺资金,不必上市。③怕上市后规范操作要求高、监管严,而民营企业一方面在管理上先天不足,一方面又不希望经营太透明,所以不愿上市。④认为上市周期长、成本高,涉及到土地、税收、产权等问题,不确定因素多,只怕前期工作投入不少成本,结果上不了市,得不偿失,因此不敢上市。

二、充分认识企业上市的重要意义和机遇

去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年1月,苏州市政府办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指导意见》。从*的实际情况看,支持竞争力强、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的优质企业发行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是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可以做到的。

1、加快企业上市是富民强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要求。建设经济强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需要规模型企业的支撑。*现有企业几万个,但大部分规模不大,且行业雷同,需要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提升方面的作用,通过推进企业上市,使一批体制新、机制活、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企业尽快壮大,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从而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通过上市做大做强企业,在我市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靠自身的利润积累滚动发展,实现扩张需要相当长的周期,这与当前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很不适应。通过上市,企业可以迅速扩大规模,提升信誉和知名度,实施低成本扩张,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促进规范运作,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永鼎光缆”等3家上市公司都进入了全市六大集团之列,它们的发展历程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企业的上市提供了新的机遇。最近一段时间,国家证监会先后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证券市场化取向改革。这些改革,对中小企业较多的*来说,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保荐人制度的实施、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都促使证券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众多的、在细分市场上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小巨人”企业。再如随着中小企业板块的发展,企业从设立、辅导到发行上市的整个过程将大大加快,以往一个公司的上市周期需要3年的情况会彻底改变。又如境外证券交易机构看好中国大陆,特别是看好长三角的发展前景,希望大陆企业到境外上市,这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渠道。

三、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建议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发展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的大好时机。按照苏州市提出的营造“企业争取上市,政府推进上市”的良好氛围,实现“择优培育一批、改制辅导一批、申报上市一批”的要求,对推进我市的企业上市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推进企业上市

把企业上市工作摆上各地各部门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领导。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各镇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提出企业上市工作目标,排出计划。建议市委对各镇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把组建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辅导期和上报发审委、股票发行上市等列入加分指标,进行严格考核。二是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对进入辅导期的的股份公司和拟设立股份公司的企业,实行挂钩制度,落实专人联系,帮助企业推进工作。

2、培育后备资源,推进企业上市

对符合上市基本条件的后备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改变上市资源断层和不足的局面。建议各地排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营业务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诚信度高、经营业绩优良的规模型企业、名牌企业和产品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具有高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加以重点扶持,尽快完成股份制改造,尽快确定上市方向。从调查的情况看,新民纺织、康力电梯、通鼎电缆、顺利投资、德伊时装、盛虹集团、盛氏集团等一批企业,都有上市的意愿,只要做好实实在在的基础工作,搞好股份制改造,都将是很好的后备资源。

3、寻求多种渠道,推进企业上市

推进企业上市必须走境内外多渠道的路子。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是最理想的渠道,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发行价格较高,筹集资金较多,费用也比较低。境外、海外市场上市,首次筹集资金较少,发行成本相对较高,但上市周期相对短。在香港可以H股形式上市,也可通过红筹股的形式上市。同时,还可以到新加坡、美国上市。对境内外两个市场的优劣要认真分析比较,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市场。企业上市工作还可以探索兼并、重组、收购、买壳等手段,实现间接上市。

4、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企业上市

根据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指导意见》(苏府办[20*]9号)的精神,建议市政府参照兄弟地区做法,能够出台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从政策上扶持企业上市工作。税收方面,这是企业上市中最大的顾虑所在,也是政策扶持中应最着力的部分。如对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时依法补交的所得税,可由财政给予返还补贴。返还的额度以补交数量而定,最少可为地方留成部分,最高不超过补交额的80%。另外在土地处置、权证变更等方面,也应给以适当的优惠。同时,还建议设立上市特别奖励,按上市募集资金的多少给予奖励。具体的政策扶持建议见附件。可参照浙江省各级政府的做法,发文公布,甚至上网公开,这有利于形成一种氛围;也可参照江阴、张家港等地的做法,不发文,不予公开,内部掌握,个案处理,这有利于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上一篇: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下一篇:民营经济对策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