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研究 积极探索

时间:2022-08-04 06:57:58

专心研究 积极探索

摘 要: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关键角色,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塑造一名专业素质的教师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塑造一名专业的教师。

关键词:教师;职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126-01

教师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种改革,如果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教师,使之从观念到行动都发生质的改变,就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或者说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成效。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地方,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业务主管部门,都加大了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投入和力度,有理念方面的高位引领,也有实践层面的指导示范。就教师自身而言,参加培训学习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那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立足课堂、面向学生的行动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简而言之,就是要在琐碎平凡的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反思,让课堂教学充满张力,异彩纷呈。

一、教师只有作为研究者才能走向职业生涯的高峰

从入职到退休,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也不过三十年左右,相同的教材、同龄的学生,为什么有的课堂充满生气,有的课堂却沉闷压抑?我想原因就在教师,教师本身就是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是以研究的姿态站立和行走在课堂中间的,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而平庸的教师仅仅是个“教书匠”而已,照本宣科,仅仅把学生当做储存知识的容器。因为缺少深入的思考,缺乏创造的火花。长此以往,在工作十多年后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这种倦怠的产生,固然有教师职业单调重复的特点决定,其中不能忽视的是教师主关的原因。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机械不变的,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受,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我们的教学怎么可以都是一张“脸”?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就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做研究型的教师。惟其如此,才能不断获得教师职业的高峰体验。

1.研究让教师体味职业幸福。教师的职业生涯大约30年左右,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体会到职业幸福感至关重要。其实说到幸福,一线教师更多感受到的是疲惫和无奈,批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辅导,开不完的会,没完没了的检查……有的老师甚至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答案是肯定的——从课堂中来,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来!学生从不会到弄懂,从茫然无措到恍然大悟,是为人师者最欣慰的事。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伴随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作为教师,就是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这一过程中体味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幸福。

2.研究让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和学生一样,教师也需要成长。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历练智慧。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名师的课堂,我们总是赞不绝口,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到在课堂教学中的游刃有余。但是即使我们照搬名师的教案,也未必上出名家的味道,甚至效果大相径庭。原因何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人家的表面,模仿的仅是皮毛,至于行为背后的东西,我们很少去思考,去研究。我们总是告诉学生读书要“三到”,可是,我们呢?我们扪心自问,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的教学做到“心到”了吗?

二、从身边的问题入手开始研究

教师成长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成长的过程。大多数优秀教师的成长都有这样的基本路径:有问题——去读书——去实践——写反思。从问题开始,以反思结束。而听名师和专家的经验和讲座时,他们也反反复复告诉年轻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手不释卷,要敢于尝试,要勤于反思。

1.坚持理论学习

关于一线教师是否需要高深的教育理论的问题,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线教师更愿意接受实践层面的做法却是不争的事实。但实际上,小故事中往往蕴含着大智慧。名师们在课堂上的驾轻就熟、挥洒自如看来普通寻常,但行为的背后往往有理论的支撑。于永正老师“蹲下来看学生”,行为的背后是满怀平等与尊重的儿童观,支玉恒老师的“支氏品读法”的背后是对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精准把握。因此,我觉得理论学习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2.发现课堂中的问题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便是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瑕疵。在常态课中教师更要善于为自己的课堂捉“虫”,所谓的“虫”就是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这节课的时间分配是不是合理,哪里再紧凑一些就不会拖堂了?这篇课文内容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吃力/,是课前预习不够充分还是课上的读书时间不够?多媒体的使用是提高了课堂实效还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小组合作学习真的达到预期目标了吗?是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这样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课堂上的“虫”就会越来越少。

其实发现这样的小问题对教师来说并不难,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只是止于“发现”而已,或是发发牢骚,或是视而不见。天长日久,累积的问题越来越多,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吃力,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

3.敢于尝试

仅仅发现问题是不够的,仅仅纸上谈兵也不行,最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使效益最大化,如果还不够好,还要做哪些调整,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将问题化解,也才能够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4.坚持反思

如果仅仅是写一篇反思以完成某项任务是不难的,但如果让教师每天坚持写反思想必能坚持下来的教师并不多。名师、专家和普通教师相比多的恐怕就是一种“坚持”。反思是批判,是鼓舞,是自省,也是动力,亮点也好,败笔也罢,都应该正视它们,记录下来,以此为鉴,才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反思一定要写,而且要坚持。

上一篇:浅议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自我发展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