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朝鲜新型弹道导弹发射车

时间:2022-08-04 06:22:51

解读朝鲜新型弹道导弹发射车

在2012年举行的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阅兵式上,朝鲜展出了一款由8轴运输、起竖、发射车携带的新型KN-08弹道导弹(也称“大浦洞”-2),有些媒体在报道该型导弹时,称其发射车为16×16全轮驱动超重型越野车。本刊近日采访了长期从事军品模型加工制作,对各类型军用运输车结构原理知识十分熟悉的王恒昌先生,请他结合朝鲜新型弹道导弹发射车图片,详细讲解了导弹发射车相关知识,并给出了朝鲜新型弹道导弹发射车为16×12驱动模式的结论。

KN-08导弹发射车为何是16×12驱动模式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王老您好,您认为朝鲜新型KN-08弹道导弹发射车并非16×16全轮驱动,为什么?

王恒昌(以下简称王):讲这个问题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俄罗斯的“白杨”战略弹道导弹,它的发射车是7轴、14个车轮,但你仔细看它前3轴、后3轴的轮毂,与位居中间的第4轴,就不一样:前、后3轴的轮胎中间,轮毂盖板是凸出来的,而第4轴的轮胎中间是凹进去的,这表明前、后3轴是有动力的轴,而第4轴没有动力,第4轴的左、右两个车轮,只起承重、随动作用,所以它是14×12驱动模式。后来俄罗斯新推出的“白杨”-M战略导弹,发射车变成8轴,8个轴的轮胎中间轮毂盖板都是凸出来的,这8个轴都有动力,是货真价实的16×16全轮驱动越野车。再回过来看朝鲜KN-08导弹的发射车,从照片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它的底盘也是8个轴,其中第1、第2、第3、第5、第6、第8轴车轮中间的轮毂盖板,就是凸出来的,而第4、第7轴轮胎中间则是凹进去的,这个特征表明了它的第4、第7轴没有动力,相应的4个车轮只起承重、随动作用,因此实际上是16×12驱动模式。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2009年中国阅兵式上展出的“东风”-21C,底盘是5轴发射车,你仔细看它第3轴车轮的中间,也是凹进去的,说明这个轴也是随动轴,整个车因此是10×8驱动模式。

全轮驱动当然最好,越野性能更强,但像8轴、16个车轮这样的全轮驱动,动力要一级一级往下传,前后还要保持同步性,设计难点还是比较高的,譬如在越野时,有可能部分轮子附着力不足或者悬空了,这时候应该能把这些轮子的功率分到其他附着力好的轮子上,但是一着地又要马上出力,如果悬空时功率不降低,或者着地时功率不加大,就可能损坏齿轮箱分动箱。与俄罗斯的“白杨”-M发射车相比,同样为8轴,但朝鲜的KN-08发射车现在有随动轮,还做不到全轮驱动,只能说这是一种折中的办法。

从车轴数量看发射车载重

记:导弹发射车采用7轴或8轴,是否与其载重量是匹配的?朝鲜新型KN-08发射车是8轴,是不是也能反映出导弹的重量?

王:导弹发射车,每轴的载重量一般大约是10吨左右,像朝鲜KN-08导弹发射车是8轴,说明它搭载的导弹大概也就是七、八十吨重量的样子了。

发射车的车轮

记:从KN-08发射车的侧面看8轴车轮,每个车轮的间距好像疏密不一?

王:车轮的间距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位置要安排一些其他设计,譬如从KN-08发射车的侧面看,第2和第3轴之间,空隙比较大,就是因为在此处设计有发射车的液压支柱的缘故,发射车的尾部两侧也各有一个液压支柱,导弹到达阵地需要发射时,先要把几个液压支柱撑起来,使车辆离地悬空,调平之后再起竖导弹并点火发射。此外,导弹发射车平时、战时需要检测、检查、装订数据,往往会在发射车的两侧不同位置安排一些工具箱之类的设施,一般遵从就近的原则,使操作号手能随手可触,满足以最短时间、最快反应速度的需要。这些工具箱设计在车体两侧不同位置,占用的宽度不一而足,所以导致不同车轮之间的疏密程度也不一样。

记:朝鲜KN-08发射车的轮胎,直径大概多大?

王:机动行驶的战略导弹,不光是在光滑的马路上行驶,还要野外行驶,譬如在山区丛林中泥泞、坑洼环境行驶,所以要用大直径的轮胎。我想KN-08导弹发射车的车轮,与朝鲜此前已经使用过的“飞毛腿”、“劳动”、“舞水端”车载导弹等应该都是相同的,车胎规格应该是1500×600-635(毫米),三个数字分别表示车轮最大直径、胎宽,钢圈直径,各种不同载重量的导弹发射车,采用同一种规格的车轮,有利于减轻后勤供给的压力。包括俄罗斯现在的“白杨”、“白杨”-M导弹发射车,所用的车轮大概也是这个规格的。

记:导弹发射车的轮胎,譬如厚度、材质等,有没有特别之处?

王:它的橡胶轮胎,特殊性很高,肯定要适应各种气候,军用车辆为什么都要进行寒区测试,热区测试,干燥、潮湿测试,各种海拔都要测试,就是这个道理。

发射车的起竖装置

记:从侧面看,KN-08发射车上导弹的起竖架两侧,有环形阶梯一样的设计,它有什么作用?

王:KN-08是液体弹道导弹,导弹发射时才会临时加注燃料,但导弹不是水平状态加注燃料,而是在调平起竖之后才能加注,这时就需要导弹号手爬上去,对接加注口,环形的梯子就是供号手攀爬之用的。像俄罗斯“白杨”系列这样的固体燃料导弹发射车上,就不会看到这样环形的梯子。

记:朝鲜KN-08导弹发射车的起竖装置,好像与苏制“飞毛腿”是一样的?

王:是的。它的起竖装置,是按照“飞毛腿”那个形式来的,应该说这么大尺寸的导弹,使用这种方式,这是很原始的,应该是像俄罗斯“白杨”、“白杨”M那样才更好一些。KN-08是裸弹,俄罗斯“白杨”系列是带套筒的,发射筒尾部加一个燃气发生器,采用冷启动,靠燃气发生器作用把导弹弹出筒,导弹出筒离地约20米左右再点火。相信大家都看过咱们国家发射“神舟”飞船时火箭点火的情景,可以知道喷出的尾流有多厉害。像朝鲜KN-08这样的大型液体导弹,不带套筒发射,导弹点火瞬间产生的尾流相当大,肯定会对车辆本身产生很大的烧蚀。而像“飞毛腿”,采用裸弹热发射是可以的,因为它是短程战术导弹,比较小,燃气尾流通过发射架尾部挡板的左、右分流,基本上可以保证尾焰不致于对车体本身产生严重烧蚀。再一点,像“白杨”系列这样的固体燃料导弹,从接到命令到实现发射,时间很短,用不了10分钟。而朝鲜的KN-08作为液体燃料导弹,平时运输时导弹相当于是“空壳”,战前才能临时加注燃料,时间起码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所以朝鲜今后肯定会发展固体弹道导弹,这样实用价值才大。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上一篇:专家解读“布拉莫斯- 2”高超声速巡航导弹 下一篇:笨狼的故事(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