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护理程序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时间:2022-08-04 11:31:18

运用护理程序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77-02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食管、胃、肝、胆、胰等的器质性和功能性上常见病、多发病。本系统疾病与其他脏器及全身疾病密切相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概念有了新的熟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把握完整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贯彻护理程序,从整体的角度帮助患者恢复和维持健康。

1 护理评估

1.1 病史、身体评估

1.1.1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应注重了解疾病发生的时间、持续或间歇发作,目前疾病变化及主要不适,有无明显的诱因因素及缓解方法,既往治疗的反应,有无并发症发生。把握这些资料便于指导患者如何缓解症状及控制疾病的复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治疗的质量和有效性。

1.1.2 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

1.1.2.1 恶心与呕吐 应明确呕吐的原因、频率、时间及是否伴有恶心。呕吐方式,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和气味,呕吐后症状改善的情况。剧烈频繁的呕吐,大量胃液丢失要注重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

1.1.2.2 腹胀 多数腹胀系由于食物和气体在肠内运行发生障碍;食物发酵而产生过多的气体或吞咽过多的空气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肠鸣音增多排气增多。长期呕吐、禁食或少食导致低血钾及可引起腹胀,临床表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水引起的腹胀应作腹部移动浊音予以确定。

1.1.2.3 腹痛 评估腹痛的原因、部位、与的关系、程度和持续时间,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有无缓解的方法。注重患者的神态、生命体征、有无压痛、反跳痛、肌防御。

1.1.2.4 腹泻患者评估 起病缓解、大便次数、量、气味、有无里急后重,观察粪便中有无血液、粘液、脓液与饮食的关系、用药史、心理因素、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1.1.2.5 呕血与便血 应评估呕血或黑便的诱因、发生时间、次数、量及形状,以便评估出血的量和速度。

1.1.2.6 营养状况 患者一般营养状况,体重、皮脂厚度、皮肤弹性、头发光泽度等。

1.2 既往健康状况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是否确定诊断,经过那些治疗,效果如何,这些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

1.3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评估

1.3.1 日常生活是否有规律,从事何种职业因为某些流动性较大的职业往往无法保证生活的规律性。有些职业可能接触对人体有害物质而增加患病的几率。

1.3.2 平时饮食习惯及目前饮食情况,每日餐次,进食时间,撤食种类,有无长期食用对消化器官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要求患者回忆近1-2天的食谱及摄入量,以了解基本食物组成是否合理,摄入营养素是否满足机体需要量。有无烟酒嗜好,抽烟饮酒年数,每日量。

1.4 心理社会资料 消化系统疾病多成慢性过程。临床症状往往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有些疾病的预后如肝硬化、肿瘤,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应做一下评估;评估患者对疾病的严重性、预后及防治知识了解的程度,对疾病适应处于什么阶段,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重视与需求,其文化程度、阅读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无感觉缺陷如失眠、失聪、感觉异常等妨碍其接受健康指导。焦虑的评估:焦虑最常见的一种经受压力时的心理反应,也是我们常见碰到的问题。焦虑是一种情绪,一种模糊的不适感,因而无法直接观察,但临床可观察到由焦虑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对焦虑的患者应对焦虑的原因、时间、等级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5 社会支持系统方面是指个人生命中依靠与他人或受他人影响的部分。了解其家庭主要成员的经济状况及文化背景,对患者所患疾熟悉程度,关怀和支持程度,能否满足病人的需求,其潜力如何。

2 常见护理措施

2.1 环境要求 病房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患者受凉。病房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

2.2 活动与休息 任何疾病患者都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于病情答应和恢复期患者因顾虑多而不敢下床活动应做好解释,鼓励其起床活动。

2.3 饮食与营养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一样,饮食和营养是极为重要的。消化系统尤其胃病通常强调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忌食辛辣和节制烟酒,食物应营养丰富、轻易消化,易于吸收;少量多餐,但是不同的疾病,饮食护理要求不同,要指导患者合理摄入营养。

2.4 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 患者的精神、思想状况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患者的心理活动比健康者活跃,并可产生病态心理,应该了解和重视。通过疾病知识的介绍和护理措施帮助诱导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并向患者家属宣传,取得积极配合,满足患者心理的需求,以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医护人员的言行可给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及可形成恶性刺激而成为发病的诱因。因此,护理人员应体贴、关心、帮助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2.5 对患者做好卫生知识的指导 任何疾病要早诊、早治,出现症状需及时求医,不可自以为是小毛病,随便服药而贻误病情。

3 体会

通过运行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了全面的了解,指导患者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疾病的需要,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整体护理查房.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5023-4254-0.

上一篇:中等卫校生物学研究性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 下一篇:和谐护患关系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