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562例超声骨密度结果分析

时间:2022-08-04 10:40:12

检测562例超声骨密度结果分析

摘要:骨矿物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反应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随着寿命增加和老年性社会的形成,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许多人因此而长期遭受肉体上的痛苦甚至致残及早逝,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更易患此病。目前,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慢性病中已达到第7位。因此,精确而早期测定骨矿物质对诊断和评价骨质疏松症及预测骨折有着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超声;骨密度;骨质缺乏;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测与血钙检测的关系:两者都是检测体内钙平衡的指标,但反映的结果是不同的。人体内钙总量的99%储存在骨骼内,所以血钙浓度正常并不能说明骨钙含量正常,而骨密度减低则无疑能证明人体内钙含量的缺乏。

一、资料分析

1、检查部位:当骨量发生减少时,各部位有明显的不一致。腰椎最早出现变化,其次是股骨三角区和桡骨。所以,骨密度检查最适合这些敏感部位,以获得最早的可靠诊断信息。而儿童处于骨发育时期,骨密度趋于增加,肢体长骨反应敏感,故多选用胫骨。

2、诊断标准:

Z值:是被测人的实测值与同性别同龄骨密度均值的比较值,用于观察尚未达到骨峰值年龄之前,也即35岁以下人群的骨密度状态。

诊断意义:+1――-1参数置信区间;0均值,即为标准值;0――+1高于标准值;0――-1低于标准值;>-1――-2――

T值:是被测人的实测值与同性别骨峰值的比较值,因骨峰值达到的平均年龄为36岁,所以用于观察36岁以上人的骨密度是否达到骨峰值,以及随年龄增加骨密度下降的程度。

诊断意义:+1?――-1参数置信区间;0均值,即为标准值;0――+1高于均值;

0――-1低于均值;>-1――

二、病因、病理机制、治疗

(一)骨密度减低

骨密度减低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以下两种:

1、绝经后骨质疏松,从上表中可以看到51岁以后的女性100%有骨质缺乏――疏松,其原因是绝经标志女性性腺活动的停止,性腺分泌的雌激素也随之减少到消失,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溶解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逐渐减少,骨质疏松软化。所以绝经是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生物标志,也是预防的开始。

2、老年性退变性骨质疏松,从上表中看到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发生在70岁以后的老年男性,因男性没有明显的更年期,性退化远较女性晚,只是发生在男性老化过程中的骨量逐渐减少。

治疗:二者除注重VD、VC、VK、钙、锌等营养元素的补充外,进行以下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像雌孕激素、雄激素、降钙素等,均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推进钙向骨内沉积的作用,所以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但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使用期间半年做一次体检。

第二类:继发性骨质疏松,包括以下五种:

1、营养性。营养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是多样的,例:VD缺乏使肠道钙通道/转运蛋白表达不足,钙吸收减少。VC缺乏骨胶原合成减少,钙沉积缺乏依附,骨质形成困难。其原因说明钙是成骨原料,所以,钙及相关维生素等的缺乏都会在不同生化环节下调成骨活性,发生骨质疏松和软化。

2、内分泌性。这一类儿童较为少见,成人较受关注的主要有糖尿病、甲亢、甲状旁腺等患者,他们的骨矿含量减少更为显著,容易形成骨质疏松症[1]。主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治疗。

3、药物性。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及精神病用药等。主要治疗原发病。

4、先天性。主要对症治疗。

5、废用性。指一侧肢体或一个肢体的骨矿丢失。常常出现于损伤、制动、固定或瘫痪后,因肢体失去正常应力的刺激局部组织废用所致。本质上是一种局限性、废用性骨萎缩的表现,不累及其它部位骨组织。主要对症治疗。

(二)骨密度过高

骨密度过高,在临床较为少见,严重铅/中毒时因沉积于骨,会导致骨密度增高。此外,致密骨发育不全、管状骨狭窄症、硬化性骨病等会使骨密度增高。以上病例中未发现有骨密度增高者。

三:讨论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参照WHO的诊断标准,即受试者骨矿密度低于年轻成人骨矿密度峰值2.5个标准差,骨量减少则为骨矿密度在正常年轻人的1-2.5个标准差之间,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成人骨矿密度峰值均数超过2.5个标准差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国内根据中国人的体质特点建议按骨量低于骨峰值2个标准差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两例儿童在正常最低值、两例属于营养素缺乏、两例孕妇属于特殊生理时期引起骨质缺乏,因为妊娠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运用超声骨密度检测可及早发现孕妇骨钙含量,为指导孕期保健提供依据。女性:31-50岁中有5例有甲亢引起骨质缺乏,51岁以上均有骨质缺乏到疏松,占检查人数的100%,多数属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男性:51-60岁中有19例糖尿病引起骨质缺乏,61岁以上56例骨质缺乏占总数的69%,骨质疏松15例占总数的18%,属于老年性退变性骨质疏松。因此,精确而早期测定骨密度有极其重要意义,随着人的发育和成长,人体骨骼的质量和骨矿物含量也不断增加,大约在33岁左右骨矿含量达最大值,此后随年龄增加骨矿含量而逐渐减少,故应及早补充相关营养素以达到人体所需。

参考文献

1、黄微、郝景华、甲状旁腺疾病与骨质疏松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11,9(4);368-369.

2、廖二元,内分泌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上一篇: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瓜蒌牛蒡汤联合仙人掌治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